首頁>專題>雙向發力的天津實踐>政協資訊
一場履職與促進發展的雙向奔赴
——天津市政協緊扣“十項行動”凝心聚力
人民政協網1月8日電(記者 張原 李寧馨 通訊員魏天權)圍繞防范化解債務風險,組織專班深入有關區、部門、企業調研,召開30余場座談會,專題報告為黨政決策提供重要參考;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發生后,迅速組織委員開展災后恢復重建專題調研,就進一步完善轉移安置方案、防洪工程體系、救災補償政策等提出具體建議,被政府部門轉化為政策措施……
天津市政協堅持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把實現黨的二十大確定的目標任務作為履職著力重點,緊扣天津市委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部署政協履職活動,認真落實市委批準的年度協商計劃。一年來,助力“十項行動”結出累累碩果,演繹出一場履職與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雙向奔赴。
圍繞中心 唱響服務大局主旋律
市政協始終堅持把市委工作部署作為政協履職的“風向標”“指揮棒”,緊扣全市中心工作謀劃協商議題、加強調查研究、組織協商活動,把助推經濟建設和高質量發展作為政協履職的第一要務,制定助力服務“十項行動”工作方案,以扎實履職成效檢驗履職質量。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天津市委“十項行動”對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作出重要部署,市政協選準“打造區域文旅精品線路,推動京津冀文旅融合協同發展新格局”專題開展調研協商。通過在天津旅游定位上下功夫,明確重點發展方向;在打造天津旅游精品路線上下功夫,找準突破口;在提升服務品質上下功夫,制定針對性措施,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助力講好天津文旅故事。成功組織召開京津冀政協主席聯席會議第九次會議,制作《浪漫天津·精彩紛呈》文旅宣傳片,與北京市政協、河北省政協共同簽署推動三地文旅融合協同發展倡議書,就三地文旅規劃共編、市場共建、線路共推、環境共創,向全國政協提交聯名提案,被列為重點督辦提案,相關建議得到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等部委吸收采納。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市政協黨組提出要求:細化工作方案,推動調研成果轉化,促進真正解決問題。聚焦推動“十項行動”,市政協黨組成員、主席會議成員牽頭13項重點調研課題,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參與調研900余人次,一些調研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改進工作的實際舉措。
建設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是天津發展大局,市政協圍繞“大力推動全市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召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各調研組找準切入點,調查研究更加注重質量,反映情況準確,分析問題深入,就創新驅動引領、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產業協同配套等提出具體對策建議。委員們圍繞天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出提案38件,被《天津市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吸納、推動了中石化新星南港海上光伏等項目落地,為加快建設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增添了助力。
突出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既胸懷“國之大者”,又心系“民之關切”。聚焦法治天津建設,市政協主席王常松,各位黨組成員、副主席分別帶隊視察,先后走進快遞營業部、青少年學生法治教育實踐基地、東麗區海頌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海頌約吧”、河西區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市退休職工養老院等,實地了解相關工作情況,與工作人員、群眾互動交流,開展20余場調研座談,形成調研報告116篇、大會發言28篇,對落實首都“護城河”責任、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加強基層治理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促進發展 用心書寫“履職答卷”
從加強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到促進公立醫院改革、民營醫院發展,從助力農產品銷售到打造現代都市型農業升級版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一枝一葉總關情,市政協把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作為履職要責,把開展主題教育同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天津市委“十項行動”結合起來,不斷提高服務中心工作和發展大局的履職能力,組織委員加強學習,錘煉委員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擔當精神。
按照市政協主席王常松“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反映情況準確,分析問題深入,提出建議具體”的工作要求,各專委會聚焦“十項行動”目標任務開展專題協商,深入調研。
規劃建設天開高教科創園是天津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科技創新高地的重要舉措,市政協主席王常松表示,要為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作出政協貢獻,要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走出一條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政策鏈、資金鏈深度融合的路子。助力天開高教科創園高質量發展成為貫穿本屆天津市政協履職全過程的重要課題。2023年,市政協副主席李劍萍帶領科教委擬定60個調研子課題深入調研提出建議,委員們圍繞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提出提案115件,為制訂天開園“34條”優惠政策、實施《天津市創新聯合體建設工作方案》等提供了參考。
教育發展關乎天津未來。著眼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市政協組織委員深入幼兒園、大中小學校,職業技術學院,就鄉村幼兒園建設、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增強學生體質、推進職普融通、暢通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成才通道、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魯班工坊知識產權體系等提出意見建議,切實幫助學校解決發展難題。
圍繞鄉村振興,聚焦農民群眾關切,組織委員赴涉農區實地考察16次,就推進銀農對接、加大金融支持、助力農產品銷售等深入調研,協調市扶持發展辦等九部門聯合出臺關于經濟薄弱村消費幫扶工作的實施方案,搭建“津農薈”消費扶貧平臺,促進村集體和村民“雙增收”。委員們圍繞都市型農業發展提出提案61件,推動了農業產業園提質增效,為城鄉融合發展提供了借鑒。市政協還廣泛開展送愛心、送文化、送健康等活動100余項,推動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62個。協調資金300余萬元,幫助結對經濟薄弱村改善鄉村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
為解決基層群眾“看病難”問題,市政協開展“為民服務”義診活動,組織醫藥衛生界委員和專家,赴薊州區桑梓鎮歸寧屯村、孫各莊滿族鄉為群眾提供眼科、心腦血管、內分泌、中醫、康復、代謝病、骨科、健康知識普及等方面的健康咨詢和就醫指導,把優質健康的醫療服務送到了鄉親們的“家門口”,展現了質樸的為民情懷。
發展文化旅游是天津發展的潛力所在,委員們圍繞文化傳承發展提出提案67件,組織委員開展專題研究,深入五大道、西北角、獅子林橋等30余個點位蹲點調研,形成《天津市文化旅游發展情況》《“五一”期間天津旅游新特點》等調研報告,為市委、市政府加強小洋樓資源保護利用、激發老字號創新活力、增加優質商品和服務供給、促進消費擴容提質等提供參考……
打造數字天津、建設天開高教科創園、促進津港澳合作、建設歷史文化名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規范民營醫院發展、打造現代都市型農業升級版、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市政協召開8次專題協商會,從204篇協商成果中反復甄選,凝練提出有針對性的39條具體建議,匯總報送市委、市政府作為決策參考,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編輯: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