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聚焦
這些聲音言猶在耳 這些問題仍需推動
——教育強國建設需要一年接著一年干
●全國政協常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尚勇:
科教工作者要結合本單位實際,提出行之有效的落實舉措,在落地見效上下苦功。既要有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更要摒棄浮躁、形式主義,多做啃骨頭、謀長遠的硬功夫,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格局,久久為功,持續一抓到底,不達目的不罷休。
●全國政協常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蔡名照:
在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中,要把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推進科技創新、加強對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區域主導先導產業的教育支持力度作為重要內容。將科技前沿成果融入核心課程、核心教材、核心實踐等人才培養環節,用高水平科研來支撐高質量人才培養,以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教科衛體委員會原駐會副主任叢兵:
“公平”和“質量”是教育改革發展的關鍵,也是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期盼。當前,我國正努力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質變,教育事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要更加注重教育公平,不斷提升教育質量,讓人民群眾不僅“有學上”更能“上好學”。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校長汪小帆:
在引領青少年不斷進行科學探索的過程中,要注重增強他們追求真理、獻身科學、造福人類的信心和恒心。把興趣升華為志趣,只有這樣才能讓廣大青少年以鍥而不舍的韌性面對科學探索中遇到的各種挫折。
●全國政協委員、教科衛體委員會委員堵遠放:
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改革教育體制機制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又好又快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和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等方面,要精心組織設計教育專題調研和委員自主調研,以調查研究的廣泛深入,保證協商建議的科學實效。總之,一句話:作為政協委員,推動教育強國建設,需要從戰略思維上領悟,用政協思維來推動落地。
●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大學教授楊全紅:
作為高校教師,我們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傳遞給學生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勇擔大任的擔當和豪情,賦予他們自信自強、踔厲奮發的科學家精神,培養他們勤于思考、勇于創新的能力,從而更好地服務國家高質量發展,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建功立業。
●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四川省委會副主委,四川大學副校長褚良銀:
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為學生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需求。因此,隨著新的時代背景下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現有教育模式也應該朝著更加現代化和有效的方向優化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廣西體育高等??茖W校體育與教育學院院長韋軍:
我們目標是2035年建成體育強國,從現在開始青少年就要了解體育、熱愛體育,要欣賞、發掘、交流體育的美。了解之后才能夠產生興趣,有了興趣才會愿意參與體育活動,只有自己身體力行,才能夠收獲體育活動所帶來的身心愉快。最后我們的目標是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
●全國政協委員,新高教集團董事長李孝軒:
教育強國離不開民辦教育界的貢獻。我們需要完整、準確、全面理解黨的二十大“引導規范民辦教育發展”的豐富內涵。我理解,黨代會報告,之前強調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主要解決“有無”的問題;現在提“引導規范民辦教育發展”,主要解決“質量優劣”的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王國仁:
做科學探究要有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的勁頭,因此要培養青少年的專注力;還要激發他們的科學志向,在各國科技競爭的激烈環境中,一定要讓青少年群體有責任意識、擔當意識,有強烈的愛國情懷。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第二中學藝體中心主任孟艷:
一個人幸福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人自身感知幸福的能力。美育恰恰能夠豐富人的情感、純潔人的心靈,從而提升青少年幸福生活的能力。成為高素質的人才,需要有美的品德、美的情操、美的人格。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北京城市學院校長劉林:
近年來職業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政策制度環境和社會市場環境,取得了歷史性的進展。但職業教育吸引力仍與普通教育有著重大差距,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選起來不要的狀況沒有實質性好轉,相當多的職業院校仍然沒有走出靠征集志愿補錄、低分數甚至無門檻仍招不滿計劃、招不到優秀生源的現實困境。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商文江:
2022年,我國在學研究生已經達到365萬人,總規模位居世界第二。面對如此大規模的研究生教育群體,進行分類規劃是當前的研究生教育必須完成的時代課題。而對于專業學位而言,也應基于不同學校的辦學優勢以及社會需求做更有針對性的具體設計。
●全國政協委員,江蘇泰州市姜堰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校長高金鳳:
“雙減”實施兩年來,孩子的減負已經初見效果,育人合力正在逐步增強?!半p減”要求教師也要從舊有的習慣性的機械的教學路徑中解放出來,實現創造性勞動。而要讓老師們創造性地勞動,就要給他們思考、學習充電的時間。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王定華:
我們要從民族精神維系的政治高度,注重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遺產資源的精心選擇和意義闡釋。在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中,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浩若群星,光輝燦爛,從未中斷,需要我們通過恰如其分的方式,讓青少年一代接納、掌握、內化、弘揚,進而轉化為自覺行動。
●全國政協委員,上??萍拣^館長倪閩景:
人才成長需要自由的氛圍,父母和老師要學會尊重和保護孩子們的愛好和追求,給予他們自主選擇和判斷的機會。此外,要讓青少年有機會經歷不一樣的環境,認識不一樣的人,從而讓他們有機會成長為不同的人才。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運動健康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厲彥虎:
生活中的每個細節對孩子的健康都很重要,成人缺乏健康意識正在不知不覺中損害孩子身心。當務之急是面向全民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全體國民的健康意識,普及健康知識,提高健康素養。其中,要做好頂層設計,給孩子們的戶外運動留下更多空間和時間。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郵電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高新波:
立足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大力推進高水平科技創新、高質量產業輸出、高水平創新人才輸出的有效結合,堅持服務社會重大需求,才能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的必由之路上行穩致遠。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音樂學院附中校長娜木拉: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要從青少年抓起,綿綿用力、久久為功。要旗幟鮮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種子播撒在學生心里,以造就具有牢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全國政協委員,教育部原副部長、總督學鄭富芝:
建議將中小學教研隊伍建設納入教師隊伍建設整體規劃中,一同規劃一起實施。要將中小學教研工作納入國家教育制度體系中,將中小學教研隊伍建設作為構建基礎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關鍵舉措,作為質量評價的重要指標,形成重教研的長效機制。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王成斌:
要讓教師靜下心來搞教學,讓科技人員靜下心來搞科研?,F在各種各樣的評審、考核、活動太多,把大家都綁在一個快速旋轉的戰車上。各高校忙著去爭搶新計劃、新項目,看似很熱鬧,但推進、落實的精力就被擠占了。
●全國政協委員,民盟浙江省委會副主委羅衛東:
我國高等教育從總量看已經具有相當大的規模和體量,然而其結構、功能、品質與人民對優質高等教育的內心期盼相比、與國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對優質高等教育的戰略需求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需要我們努力再努力。
●全國政協委員,廣西民族大學副校長黃曉娟: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蓋、多樣化、高質量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學校美育體系”。然而,美育要實現從“面向人人”到“多樣化、高質量”這一跨越式發展,仍然任重道遠。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民進湖南省委會主委,湘潭大學校長潘碧靈:
廣大青年生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身處人生的起步和重要時刻,未來可期,一定要心懷國之大者,早立志、立大志、立長志,堅守道德底線和法律紅線,不辜負父母和老師的培養,不辜負自我奮斗的初心,不辜負祖國和人民的期望,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努力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之才、棟梁之材。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高端智庫教育國情調查中心主任張志勇:
為了加快構建良好教育生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國家應出臺“教育功利化短視化行為專項治理行為具體表現清單”,把清理教育功利化、短視化行為的成效,作為考核地方黨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工作和中小學校長、教師工作評價的重要內容。
●全國政協委員,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城區第四小學校長龔健梅:
教師減負的目的在于讓教師從那些不該由教師承擔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把精力放到立德樹人的使命上去。讓他們能真正熱愛自己的職業,靜下心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們的狀態必將會感染到孩子們的情緒和狀態。
●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浙江省委會副主委,良渚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歐陽宏偉:
今天我國已經進入大規模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新的歷史階段,教育應該引領年輕人追求更高遠的人生目標,培養出能清晰解釋問題或能真正解決問題的人才,即要有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這個世界更美好的終極目標追求,做“以終為始”的教育。
●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江西省委會副主委張玉清:
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教育工作者,基于調研進行育人反思,多傾聽孩子的聲音,多講孩子們聽得懂的話,多關注優秀的傳統文化,多吸收先進的多元文化,開展高質量的教育工作,培養擁有“四個自信”的孩子。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萬師強:
地方高校特別是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地方高校的發展面臨的一個挑戰是思維固化和視野狹窄。要指導和引導國家級科研院所和雙一流高校對口定點支持和幫扶地方高校,從管理、教師和人才培養等多個層面加強交流,促進地方高校在人才培養和管理等方面開放思維、拓寬視野,幫助和帶動地方高校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國際化水平和質量。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郵電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徐坤:
培養卓越工程人才是戰略使命、是時代責任,需要持續加強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的融合發展,才能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倍增效應;需要統籌推進高校、產業、社會“三大系統”的協同創新,才能厚植匯聚高水平人才的培育沃土。
編輯: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