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十四屆全國政協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加強兩岸產業合作 打造兩岸共同市場>要聞
推動融合共享發展
——全國政協“加強兩岸產業合作,打造兩岸共同市場”遠程協商會綜述
人民政協網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 孫金誠)兩岸同根同源,血脈相連。兩岸融合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提出的推進兩岸和平統一的重大政策主張。“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明確提出,“加強兩岸產業合作,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壯大中華民族經濟?!?/span>
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是榮辱與共、水乳交融的命運共同體。在當前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大背景下,推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是兩岸的共同責任。大陸方面始終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出臺一系列惠臺政策和措施,持續推動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在大陸方面的主導和推動下,兩岸經貿合作克服重重困難,始終保持不斷發展的前進勢頭。
加強兩岸產業合作,打造兩岸共同市場,有助于調動臺灣同胞參與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共同致力于發展壯大中華民族經濟,拉緊兩岸融合發展的紐帶,為祖國和平統一創造條件、積勢蓄能。
如何理解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正確研判打造兩岸共同市場面臨的新環境,找準未來方向和著力點至關重要。
12月25日,全國政協召開“加強兩岸產業合作,打造兩岸共同市場”遠程協商會,在全國政協機關設置主會場,在江蘇、福建、海南三地設置分會場,組織政協委員、專家圍繞加強兩岸產業合作,打造兩岸共同市場與有關部門負責同志深入協商,廣泛匯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為更好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建言資政、凝聚共識。
深化兩岸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
產業融合是兩岸融合發展的先行軍。加強兩岸產業合作,有利于深化兩岸經濟領域融合發展,增強兩岸產業韌性,促進兩岸產業高質量發展。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和臺盟中央聯合調研組調研發現,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持續推動兩岸產業合作和共同市場建設,取得明顯進展。
調研同時發現,受多重因素影響,兩岸產業合作潛力尚未有效釋放,產業鏈互嵌度不夠,共同市場建設仍在路上。
對此,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政協原主席王榮建議,加強完善支持政策,持續推動中央系列惠臺政策落實落地,進一步釋放惠臺政策紅利。擴大兩岸人員交流,實施更為便利的通關模式,便利兩岸人員貨物往來和臺灣企業拓展大陸市場。精準開展產業招商,著力提升兩岸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提供助企紓困服務,助力臺企拓展內銷市場、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打造良好營商環境,逐步構建對臺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體系。推進兩岸規則對接,探索實施“一試三證”(一次考試可獲得國家職業資格認證、臺灣認證及國際認證),探索建立臺企資質評估及認證體系。
“在當前國際國內形勢下,要通過深化兩岸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推動兩岸企業密切對接,共同融入國際國內市場,實現互利互惠、合作共贏?!比珖f常委、臺盟中央副主席兼秘書長江利平認為,要整合各方資源,引導、鼓勵臺商臺企積極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發揮行業領先優勢,推動兩岸經濟互融互促。要完善兩岸產業合作聯盟,重點關注新興領域有領先優勢的兩岸企業,促進兩岸產業深度合作,共同培育民族特色品牌。
對于江利平的建議,江蘇昆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建設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周偉深表贊同。
在他看來,盡管昆山在深化兩岸產業合作、推動昆臺融合發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昆臺企與大陸供應鏈企業聯系不夠緊密,自主創新水平偏弱,核心競爭力有待提升,加之兩岸尚未建立精準有效的綜合信用評價體系,造成昆臺融合發展出現“瓶頸”。
周偉建議,營造更加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鼓勵臺企與國企、民企強化產業協同、技術合作,更大力度助推在昆臺企創新轉型發展,推動臺企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攀升。加強國家層面頂層設計,探索建立綜合信息共享平臺,提升在昆臺企金融服務水平。
攜手臺企打造兩岸共同市場
打造兩岸共同市場有助于促進兩岸人員往來,促進貿易投資合作,全面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為兩岸和平統一奠定堅實的基礎。
前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簡稱《意見》),內容涉及經濟、社會、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這是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的重要安排,是加強兩岸產業合作、建設兩岸共同市場的有利契機。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姚志勝認為,如何支持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是當前的重要任務。
他建議,加強粵港澳大灣區與福建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合作聯動,在泛珠合作框架內,建立合作聯動機制,加強金融合作及科技與制造業合作,吸納更多符合條件的在閩優質臺企到深圳或香港上市。
日前,福建省公布貫徹落實《意見》的首批15條政策措施,涉及便利臺胞往來和生活、深化閩臺經貿合作、鼓勵臺胞就業創業、推進涉臺法治建設等領域。
據了解,福建現有臺企超1萬家,建立了18個國家級兩岸產業合作園區。
在全國政協常委、福建省副省長江爾雄看來,當前,閩臺產業合作面臨著疫后經濟重振、世界政經格局調整、臺海局勢動蕩、同等待遇落實亟須深化等挑戰。
為此,她建議,加強組織統籌推進,建立常態化部省聯席會商機制,制定和組織實施閩臺產業融合重點項目行動計劃。深化兩岸產業融合,加強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接合作,加快建設新型工業化產業基地。推進共同市場對接,努力實現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生產要素自由流通、規則標準互認互通。優化涉臺營商環境,依法維護臺胞合法權益。
“生物科技產業是臺灣當前最具優勢產業,應助力生物科技保健食品臺企進入大陸市場,增進兩岸同胞福祉?!比珖f委員、鳳凰衛視金石財經主持人曾瀞漪建議,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近日出臺的支持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標準計量認證認可七條政策措施,盡快運用于臺企保健食品的進口認證標準,推進兩岸生技產業標準共通。同時,簡化臺企保健食品進口程序,加速落地進程,在一些地方開展先行先試,減少臺企進入大陸市場的成本。
全國政協常委、臺盟中央副主席符之冠則認為,臺灣地區在海洋漁業產業結構優化、融合、品牌打造、傳統漁業轉型升級、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積累了許多成功經驗。應加強瓊臺海洋漁業合作,推動海南海洋牧場等相關海洋休閑漁業高質量發展,為海南海洋強省戰略提供支撐。
“瓊臺共同市場建設不僅是兩岸關系發展的需要,也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符之冠建議,支持在海南建立海洋“南繁”種質現代科技產業園區,降低臺企市場準入門檻,推進兩岸經貿暢通,優化對臺貿易監管,推動擴大臺灣職業資格、企業資質和行業標準采認及臺灣商品第三方檢測結果采信和應用范圍,互補兩岸水產資源優勢,加強兩岸水產市場緊密聯系。
支持臺胞臺企融入新發展格局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廣大臺胞臺商參與民族復興的重大歷史機遇,將為兩岸經濟合作和融合發展開辟更廣闊空間。
“當前臺商在祖國大陸投資發展,需要有政府更多的優惠政策扶持及銀行貸款、資金配套等方面的支持,才可能做優做大做強?!备=ㄕ钠脚_商聯誼會會長李志鴻自2004年到漳平投資種茶。
他認為,要助力臺胞臺企融入祖國大陸發展,首先應按民營企業待遇給予臺商臺企更多支持與政策,給予更多與政府、央企、國企對接的商機。其次,要為兩岸交流、融合創造更多條件,讓更多臺灣同胞來大陸感受祖國的發展。要鼓勵支持臺灣年輕人來祖國大陸學習、就業,鼓勵企業招收臺青。
江蘇是大陸臺資最密集、兩岸經貿交流最活躍、合作成果最豐碩的地區之一,吸收利用臺資連續19年位居大陸各省前列,蘇臺貿易額長期保持在兩岸貿易額的1/5左右。
在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政協主席張義珍看來,在蘇臺企缺少自主決策權,多為生產經營單元并由職業經理人管理,對融入雙循環缺乏積極性主動性。臺企受代工模式影響較大,自有品牌知名度較低,拓展內銷市場難度加大,領先優勢不斷縮小。大陸產業處于快速迭代發展時期,部分臺企難以適應大陸商業模式變化。
她建議,鼓勵臺企與國企、民企攜手,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鼓勵各地結合產業實際成立企業合作聯盟,支持臺企轉型升級,提升發展質量和綜合競爭力。引導更多臺企將總部設在大陸,并吸引臺灣產業人才到江蘇創業。
人才是推動兩岸產業合作的重要橋梁和支撐。近年來,中央有關部門先后出臺一系列惠臺政策措施,把加強兩岸人才交流合作作為重要內容,有力促進了兩岸產業融合。
然而,受制于島內政治生態和中美關系變化,以及新一輪科技產業革命競爭全面展開,制約兩岸人才交流合作的障礙明顯增多、空間受到擠壓。
“兩岸應共同創造條件,讓高科技人才留在兩岸,在兩岸交流、發展、壯大?!比珖f委員、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楊明杰建議,凝聚讓人才在兩岸發展、讓產業在兩岸成長、讓市場在兩岸繁榮的共識。給人才扎根在兩岸、發展在兩岸提供切實的、實惠的政策和條件。
“為進一步提升祖國大陸對臺企的吸引力,讓臺企在祖國大陸安心、放心、舒心發展,要進一步落實落細同等待遇政策,以解決其后顧之憂?!比珖f委員、全國臺聯副會長楊毅周表示,近年來,同等待遇政策對吸引臺胞前來祖國大陸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落實中還存在著“最后一里路”問題。
他建議,把臺胞證管理納入身份證管理體系同等管理,使臺胞證真正能夠用得上、用得好。建立臺胞入職國有企事業單位的支持政策和有效通道。積極推動臺商臺胞代表人士加入行業協會,不斷提高他們的榮譽感、歸屬感、認同感。
編輯:付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