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畫界雜志>2023年第四期
美美與共 方成大同
江南園林素以靈秀為美,是中國千百年來深沉的建筑美學,它蘊含著家庭倫理的布局安排、生活安適的庭院設計、視覺感官的自然和諧。我常常被濕潤的長滿霉點的墻壁、腐朽酥脆的木頭、銹跡斑斑的鐵塊、干燥開裂的土地、變化莫測的云朵、風化的古陶和巖石等物象吸引,就像來自對生活情感累積的迸發,更像是來自某種使命感的召喚,讓我用心去舔舐這些行將與生命告別的凄美,含蓄地描畫被歷史風干的過往,以此駐足,仰望生命的跡象。很多時候,時間在萬物中留下的印記似乎本就是藝術品。
境-象(油畫)200×185cm-2020年-錢兆峰
然而,隨著城鎮化的建設,原鄉面貌改變,建筑群落消失,已有的鄉村文化瓦解,古老的傳承失去根基或將一去不復。作為生活在江南的油畫家,深愛鄉村傳統園林建筑的安適與悠閑,眼見建筑群落日漸敗壞,或遭摧毀重建新樓,不免心憂。我懷戀那東山鄉村聚落的一景,或許是閑賦的官宦人家,或許是耕讀世家,又或許是文人雅居,其間古樹參天,白墻黛瓦、湖石曲徑,令人有思古幽情之慨。此后,無論是晨光初綻,還是余霞夕照,我總會注目眼前,與它們一起沉吟那首故去的小詩。循著日照足跡,它們那矜持的美展現在我眼前,我沉浸下去,在明暗交織的角落,用簡單的畫筆追光逐影,拾掇起美麗生命的碎片,窺探它們不曾講述的心語
清-氳(油畫)200×155cm-2016年-錢兆峰
中國美院司徒立老師曾說:“藝術是思想的呈現,是技法、學識與涵養的經驗累積,方能凸出自我風格。創作過程中若體會不深,畫面往往呈現張力薄弱現象,不少創作者缺少自知之明而又自認曠世奇材,無法精益求精,就難有登峰造極之作了。而有思想學養的人,在創作時也會有半途明知作品難臻于完美,卻居于盛名有其利益而濫竽充數,這是當今藝術界的普遍現象,應引以為戒。”他的這番話殊堪玩味,而我又該以怎樣的形式去表現代表著傳統建筑審美的江南園林呢?
江南凝翠(油畫)275×175cm--錢兆峰
魯迅先生看到漢代銅鏡上的“葡萄海馬紋”,不禁感慨漢代的閎放:新進口來的動植物,即毫不拘忌地來充裝飾的花紋。唐代也不斷吸取外來文化,多有海納百川之氣象,漢唐盛世如此而來。
為何戰亂不已的時代,文學、藝術、宗教、戲曲也豐富璀璨?這因為外來文化的沖擊,讓原有文化注入了新血,浴火重生的活化且壯大了原本文化。如佛教的東來,融合了固有的儒道思想,創造了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禪宗文化。繪畫藝術亦然,清代油畫的傳入影響了中國人對西畫的探索,徐悲鴻、林風眠、劉海粟的西畫教學,不僅是油畫的教育與創造,進而運用國畫的素材,西畫的技巧,開創了新的繪畫途徑,新視覺與新畫風成了傳世的藝術瑰寶。
侏羅紀花園(綜合材料繪畫)200×230cm-2014年-錢兆峰
于是,我以西方油畫的形式,將園林中的古典遺存和現代架上繪畫的表現手法結合,以濃郁的中國文人古風來體現現代人心靈的寄所,由一幅油畫所承載的傳統人文向往鋪陳開去,喚起在西方價值觀和審美取向沖擊下對中國傳統精髓的反思和再繼承。我創作、追求的是內在的真實,藝術是天然的流露,繪畫作品是有感而生的產物。原型只能為作品提供素材,而不能提供意義,這就要求我們把園林中的那些具有情感意義的因素進行重新“處理”,使其轉化為具有真正情感意義的形象,這種形象被賦予了新的生命,而這新生命最終決定了畫面的語言。當然這種語言是隱喻的,其傳達的情感比普通交流方式傳達的情感更為生動,意義更為深刻、完整,而這一切又與繪畫技巧和畫面的構成緊密相連。
故園晨曦(油畫)200×175cm--錢兆峰
我畫園林的時候感覺到每一種花草都有自己的語言,每一塊湖石都有自己的性格。花開花落都是詩一般的感覺,我想畫的不僅是眼前景象,而是把我看到,感慨感染到的各種可以表達思想的聲音用繪畫的語言表現出來。無聲的語言是豐碩的,它賦予我們無限無盡的想象空間。人的思維是自由的,藝術的美都因各個的賞識角度而不同。我慶幸自己能用繪畫的方式來表達思維,不斷的在學習、鞏固這項技能,但愿自己能更清晰的把繪畫的思維和語言傳遞給觀者。
大夢敦煌(巖彩)280×200cm-錢兆峰
油畫與中國繪畫迥異,所描繪的對象是蘇州的村落園林,要表達的精髓是傳統的建筑美學。我希望融通東西文化的藝術形態,構思將天與地、粉墻黛瓦以大塊色彩突出:墻面的爬藤虎,似歲月穿插的古舊;湖石雄踞,彷若久遠的固守;古樹的伸展,宛如通天之徑。
秋-實(油畫)60×80cm--錢兆峰
繁雜的都市生活,猶如一首紛亂的樂曲,讓人窒息。希望我對這些被遺忘的美麗的描摹,人們可以體味久違的風情,重溫閑憩,宛若寂寥的心底有潺潺的小溪靜靜地流淌。所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以西方油墨繪染江南園林,便是我留存悠遠的江南記憶的“方便之門”。
錢兆峰
1981年生于江蘇連云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油畫學會理事、蘇州市美術家協會理事、蘇州市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蘇州市吳江區美術家協會主席。蘇州科技大學藝術學院兼職教授、藝術碩士校外導師。江蘇省十佳青年油畫家、2021年吳江文化創新重點人才。
多次參加各級展覽并獲獎。作品為上海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江蘇省現代美術館、南京市美術館、蘇州美術館、深圳大芬美術館、上海鋼泰美術館、連云港市美術館、中國美協西部創作中心、西安亮寶樓藝術文化中心等專業機構收藏。
責任編輯:楊文軍
版式設計:湯煒
編輯:畫界 邢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