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漢,有一條臺北路。
這條路,是連任三屆全國政協委員,臺盟中央副主席、湖北省政協副主席江利平常常散步、打卡的路。
“幾十年來,我在武漢工作生活,每次步行在臺北路,打卡寶島公園、高雄社區,常讓我深感兩岸一家親、同胞攜手行,在‘雙向奔赴’中前景光明。”江利平說。
3月7日上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集體采訪活動現場,我得到最后一個寶貴的提問機會,請江利平委員分享對臺灣這片故土的印象。
20世紀80年代兩岸開放探親后,大量臺灣老兵回武漢探親。在政協委員、海外僑胞的期盼中,1984年,武漢市政府決定將原來的“安定路”更名“臺北路”,隨后,臺北路附近又陸續命名了臺北一路、臺北二路,臺灣地區各地的地名也出現在周邊,如高雄路、苗栗路、宜蘭社區、臺南社區、寶島社區……
江利平生長在湖北,祖輩扎根在臺灣。他告訴大家,很多臺灣同胞每年農歷四月廿六,會在湖北隨州舉辦的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上,通過線上或線下方式,香敬始祖、恭讀頌文。臺灣嘉義縣中埔鄉頂埔村的村民,每年農歷三月三、九月九,都會來到湖北武當尋根謁祖。2011年,江利平隨團到臺灣交流,專程前往頂埔村,鄉親們熱情相迎,一見面就拉著他們的手激動地說,大陸親人來了!
時隔多年,這一幕依然讓江利平難以忘懷。
大陸與臺灣,本是同根生。多年來,兩岸中華兒女為了打破阻隔從未停止努力。從2008年兩岸實現客機、輪船和信件“三通”,到2018年以來大陸出臺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26條措施”,助力臺胞臺企發展的“11條措施”,種種舉動,無不印證著兩岸同胞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以及同屬一個中國的民族認同。
江利平在通道現場講述的臺北好友老蔡的故事,就是一個生動的例證。
“上世紀90年代初,老蔡帶著資金和技術,只身闖大陸。我陪著他乘著綠皮火車,踩著鄉間小路,一個個城市考察,一間間農場參觀,他開辦了奶牛養殖場和葡萄園。這些年,老蔡事業發展穩定,他的三個孩子都考上了武漢的大學。我去宜昌看他,他專門給我們煮了一鍋新鮮的牛奶。這牛奶,甜在嘴里,暖在心頭……”
老蔡是誰?
強烈的好奇心驅使我在通道采訪結束后,繼續追訪江利平委員,還原了“老蔡的故事”——
老蔡,原名蔡劭鴻,現為湖北省宜昌統舜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蔡劭鴻的父親早年從日本回國后,任職于宜昌市供銷社。1989年,蔡劭鴻從臺灣輾轉多次來到宜昌探望父親,自從那時就結識了江利平。
2000年,蔡劭鴻帶著母親、妻子和三個孩子在宜昌陪同父親定居。在江利平的邀請下,蔡劭鴻決定在宜昌投資辦廠,經營奶牛養殖。生意最紅火的時候,公司有90家養殖場,奶牛8000多頭,極大帶動了經濟,農民種的玉米稈、蘿卜菜、苕藤都可以賣給牧場,牧場和當地農民建立了良好關系。
老蔡是個重情重義的人。他建了兩座水塔無償提供給附近10多戶農戶使用,還給周邊村民出資修路,為當時的貧困戶捐贈物資,整修當地食堂。
說起來,老蔡在臺灣還有很多親戚,他的堂兄弟姐妹和愛人的兄弟姐妹經常來往于武漢和臺灣之間……
就在我寫這篇稿子的時候,我收到了江利平委員發來的新聞鏈接——“老蔡的故事”已經在網上火了!
老蔡本人也看了直播,激動地說:“我們一家人早就融入了宜昌,我們就是‘新宜昌人’,期盼早日可以直接坐高鐵從宜昌到臺灣!”
老蔡的愿望能實現么?
2020年12月26日,祖國大陸離臺灣島最近的鐵路——福平鐵路開通運營,自福州站直達福建“第一大島”平潭,而平潭距臺灣新竹僅68海里,是祖國大陸距離臺灣島最近的地方。而正在建設中的“京臺高鐵”線路圖顯示,從北京南站出發,途經福州、平潭,跨過臺灣海峽,將經過臺灣新竹市,終點為臺北站。
如此看,江利平和老蔡的愿望,并不遙遠。
聽了老蔡的故事,我想,老蔡不僅僅是一個人,也代表了很多很多在大陸定居生活的“老蔡們”,淺淺的海峽已經不再是抹不掉的鄉愁。
本報記者 劉彤
《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3月08日 第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