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3地方政協全會掃描>新聞動態
開局之年話發展 | 為中國式現代化南京新實踐注入文化力量
——南京市政協全會充滿文化味
本報記者 江迪 通訊員 管妍 傅可
黨的二十大報告專章論述了“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1月9日,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韓立明在市政協十五屆一次會議開幕會上發表講話,就建設更有文化厚度的魅力南京作了重點闡述。
“用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不可復制的獨特稟賦,把文化影響、時代精神融入城市發展全過程,充分彰顯古都神韻與國際風范,為現代化建設注入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力量,打造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樣板城市?!表n立明說。
“韓書記的講話用如此大的篇幅來論述文化,在我的印象中還是頭一回,這讓我十分感動。”當天下午,市政協委員許耀華在小組討論會上表示,作為長期從事文化工作的政協委員,他一直呼吁加大對地方文化及其從業者的關注。去年他關于文藝“兩新”組織的提案,被確定為市政協年度重要提案。
市委書記講話用較大篇幅突出文化,并非偶然。在南京,關注文化早已蔚然成風。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對著力增強城市文化影響力作出部署。本次南京市政協全會上,各民主黨派南京市委會都提交了有關文化的大會發言,許多市政協委員也就文化問題建言資政。大家紛紛表示,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利用本地資源、挖掘本地素材,向世界講好發生在南京的中國故事。
堅持以文化人,鑄城市之“魂”。市政協委員、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局長劉斌表示,雨花臺將進一步以全國首部保護具體烈士紀念設施的“點上立法”《南京市雨花臺烈士陵園保護條例》為引領,整體化、系統化、特色化弘揚雨花英烈事跡與精神,持續在加強文物征集保護、深化理論闡釋與資政研究、創新拓展傳播路徑等方面下功夫,講好雨花英烈故事,服務“大思政課”建設。依托南京雨花臺干部學院,深入開展黨性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雨花英烈事跡中感悟信仰的光芒,堅定信仰信念,汲取奮進力量。
南京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民進南京市委會建議,深度挖掘紅色旅游的文化內涵,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以革命故事、革命先烈的故事為抓手,開展形式多樣的“四史”教育研學活動。創新紅色旅游方式,從景點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轉型,將不同區域的紅色旅游景區景點串聯,打造多條主題突出的紅色旅游線路,加大紅色文創產品的開發力度。
韓立明在講話中表示,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宣傳教育,大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弘揚雨花英烈精神、渡江勝利精神等紅色基因,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根鑄魂、潤城化人。深化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融媒體中心功能,充分激發全體市民的主人翁精神,不斷塑造開放大氣、包容創新的時代追求、人文特質和城市品格。
延續歷史文脈,固城市之“根”。南京曾是我國長江流域唯一的統一王朝都城,也是跨江發展的城市。民盟南京市委會建議,傳承弘揚南京新時代長江文化,積極建設“長江文化博覽園”,努力讓南京段成為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的璀璨明珠;完善濱江重要節點景觀與休閑系統,讓人民群眾共享長江大保護成果。
南京的文化孕育,離不開“山水城林”融為一體城市生態格局。農工黨南京市委會建議,突出南京“山水城林文”特色要素一體聯動,形成“自然山水韻、古都文化魂、國際現代貌”的總體風貌特色,構建起“古都為核、江河融匯、城丘綠間、多心輝映”的城市特色空間格局,加強各類歷史文化遺產串聯,形成多條融入現代生活系統的歷史文化展示線路和網絡。
韓立明說,將聚力彰顯南京在中華文明時空坐標上的獨特地位,以敬畏之心守護城市的歷史文化遺產,加強古都格局風貌、歷史地段、古鎮古村、文物古跡、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做好長江文化、大運河文化、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的系統闡釋和價值挖掘,讓標注在典籍中、雕刻在樓臺上、傳誦在煙雨里的城市文脈薪火相傳、創新轉化。
激發文化創造,揚城市之“韻”。錢小俊委員提出,雨花茶文化的打造以及相關產業發展較為薄弱。他建議,成立協會負責組織雨花茶文化活動,打造小而精的茶文化核心景點,整合茶農資源,打造精品“茶旅”線路和網紅新消費品牌。創作以雨花茶為主題的文藝作品,加強雨花茶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完善產權保護制度。
沈俊苗委員希望在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南京段建設過程中,更加重視南京特色文化IP產業的同步發展。她建議圍繞長江江豚主題開發動漫、手辦等相關文創產品,推動南京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與長江文化公園建設緊密融合,打造“長江文化南京會客廳”,打好長江文化公園的“文化IP牌”。
“爭做示范和引領,建設更有文化厚度的魅力南京?!表n立明提出,深入挖掘城市文化的時代價值,推動文化與旅游、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壯大創意、動漫、影視等行業,開發更多鐫刻南京印記的文化標識,豐富高品質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實現文化保護與產業發展、文化生活和城市建設深度融合。
《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1月12日 第 01 版)
編輯: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