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大代表在基層
侯艷:做老百姓的“翻譯官”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本報記者 范文杰
“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科學態度,彰顯了我們高度的文化自信。我們要進一步推進文化鑄魂,把文化自信所蘊含的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充分激發出來。”近18000字的講稿,黨的二十大代表、寧夏秦腔劇院黨支部書記、國家一級演員侯艷準備了整整一個星期。帶著這份厚重的講稿和一本密密麻麻的學習筆記,侯艷開啟了回到銀川后的多場宣講。
文化自信是黨的二十大報告的高頻詞。談到如何推動文化自信自強,侯艷說:“作為基層代表,我深有感觸,在20世紀90年代戲曲不景氣的時候,我連自己從事的行業都不敢提及。隨著黨和政府對戲曲的好政策一個接一個出臺,我們從開始的無戲可演到現在的戲演不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40多年來,從一名普通演員到“梅花獎”獲得者,再到寧夏演藝集團秦腔劇院負責人,侯艷博采百家之長,逐漸形成獨特的表演風格,她主演了《竇娥冤》《楊三姐告狀》《朔方天歌》等傳統與新編劇目,累計演出達5000余場。
聽完侯艷的宣講,寧夏秦腔劇院職工韓琦說:“說的都是實在話,講的都是實在事。沒有照本宣科,沒有大話套話,宣講內容‘接地氣’,受益匪淺。”
“我相信每個人都和我一樣,切切實實感受到了國家的繁榮強大,感受到了新時代的非凡成就,感受到了我們的生活所發生的變化。”侯艷認為,在基層宣講就是要做老百姓的特殊“翻譯官”,“只有把學和做結合起來,講老百姓最關心的民生實事,才能讓百姓坐得住、樂意聽、記得牢。”
這不,自治區文化系統的宣講剛剛鋪開;另一邊,農村社區的基層宣講也在緊張準備中。不同的是,這項宣講工作要在戲曲舞臺上完成。“黨的二十大閉幕,我們就圍繞學習宣傳貫徹會議精神,著手創排群眾聽得懂、易理解、能記住的文藝作品,讓文藝‘輕騎兵’將會議精神傳遞到千家萬戶。”侯艷說:“目前已初步創作情景劇、戲歌、小戲、朗誦等8個節目,經反復排練完善后,將以‘文化大篷車’送戲下鄉的形式演出。”
在寧夏,由拉送演員和道具的大篷車改裝成的流動舞臺常年奔走在山川大地。“群眾在哪里,我們的舞臺就搭在哪里;群眾在哪里,我們的宣講就延伸到哪里。”侯艷說,大篷車跑了數萬公里,她的戲也演了萬余場。在偏遠的西海固,一天能在不同的村莊演出四場。
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侯艷還將走進田間地頭、城鄉巷陌。她告訴記者,正在創排的節目中,《這就是民心》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過的村莊發生的巨大變化,反映塞上兒女永遠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心聲;《山海情長》則以閩寧協作為創作背景,講述在黨中央關心和東西部對口協作幫扶下,寧夏與全國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的奮斗故事。
“身為一名黨代表,如何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帶到基層、落到實處?”侯艷一直在思考。她表示,接下來,還將運用基層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把透徹的理論講透徹、把鮮活的思想講鮮活,讓黨的二十大精神進入尋常百姓家。
《 人民政協報 》 ( 2022年12月13日 第 07 版)
編輯:朱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