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奮斗者正青春>新時代新青年
優秀抗疫青年志愿者⑦
奮斗者·正青春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青年的力量”人民政協網7月5日電(記者 趙瑩瑩)親切地喊一聲“閨女”,是社區老人對她的喜愛與肯定,也是她熱心服務的最好證明;疫情防控工作強度最大時,她日入戶檢測600人,累得渾身酸痛,靠吃止痛片才能入眠;18歲的花樣年華,心系他人安危冷暖,她用魄力扛起新時代青年的擔當與責任……她,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青年抗疫志愿者王雨晴。
今年上半年哈爾濱市新冠肺炎疫情開始時,正在念高三的王雨晴已提前被大學錄取。本可以有一個無憂無慮的輕松假期,她卻第一時間報名成為抗疫志愿者,并且利用空閑時間到醫院學習核酸檢測作業。
從4月起開始從事抗疫志愿服務,王雨晴短時間內就掌握了全部流程,其間為3000多人做過核酸檢測,“用棉簽在指定位置蘸取唾液,看似一個小動作,但是一天下來重復幾十遍甚至數百遍,到最后胳膊都抬不起來。”王雨晴告訴記者。
不僅胳膊需要來來回回抬起放下,手上的消毒也是同樣的頻率。午夜到家前,脫下防護手套,皮膚已經泡得發白,干癢難受的感覺讓王雨晴尤為記憶深刻。同樣讓她難忘的,還有核酸檢測過程中熟識的溫大娘一家。
“早上好啊,爺爺奶奶,我們來做核酸檢測了。”全員核酸檢測的那段日子,一聽到這個聲音,溫大娘就知道是王雨晴來了,她總是邊開門邊熱情地招呼她:“快進來、快進來,吃早飯了嗎閨女?”這個愛笑、愛幫忙的姑娘,每次來都讓子女不在身邊的老兩口開心很長時間。
一來二去地,從相遇到熟悉,每次上門做核酸檢測,王雨晴都會捎帶著幫兩位老人買菜或是取快遞。幫著干完手頭上的活兒,她也不忘叮囑一句:“有什么需要就找我。”
“只要有核酸檢測,我們都是五點半開始入戶采集,每天平均工作6個小時,能完成差不多600人的檢測。”王雨晴告訴記者,每天,她和志愿者們穿的防護鞋套都會因走路太多而磨破,天氣炎熱的時候,防護服里也全都被汗浸濕,臉上、手上、腿上勒得都是印子,“大家苦中作樂,說那是刻入皮肉的榮譽勛章。”
核酸檢測過程中留下的印記可謂家常便飯,對王雨晴來說,最辛苦的是不能喝水,“早上起來不敢喝水,怕上廁所,工作過程中也不能喝水,可又大量出汗,每天感覺都要脫水了。”
核酸檢測時,遇到不知如何掃碼操作的老年人,王雨晴用自己的耐心與細心一次次告知;那些使用老年手機的,她就用自己的手機幫著注冊,截圖后再打印下來交給他們,讓檢測過程更加便利。
工作結束后,每天都累得渾身疼痛,兩條腿像灌鉛一樣沉重。即使這樣,王雨晴依然每天干勁十足地奔忙在抗疫志愿服務的路上。她身體力行并始終堅信,千千萬萬個平凡人組成的志愿者隊伍,搭建起了一道道抗擊病毒的“隔離帶”“防護墻”。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有義務去深入了解相關情況,學習相關知識,增強防疫意識,為抗擊疫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眼下,盡管抗疫志愿服務暫告一段落,即將邁入大學校門的王雨晴也沒有讓自己放松一下。趁著假期,她正在配合哈爾濱市公安局南崗分局進行防疫志愿服務工作,依舊像往常那樣全力以赴,“從穿上防護服、戴上護目鏡的那一刻起,我感覺到了身為一名青年志愿者的責任。不只是疫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青年的力量。”王雨晴說。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