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常委會會議>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會議新聞
低碳轉型的貴州探索與實踐——全國政協“發展綠色金融助力傳統產業低碳轉型”專題調研小記
“綠色發展從長期來看有巨大好處,從短期來看,要付出機會成本,特別是對于像貴州這樣基礎相對薄弱的地方,會顯得更加突出。所以,我們選擇貴州來調研是有典型意義的。”全國政協委員錢穎一在座談時說道。
6月6日至10日,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畢井泉率隊赴貴州專題調研“發展綠色金融助力傳統產業低碳轉型”。
調研中,委員們看到了貴州在開展綠色金融探索上的努力。
貴州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務副省長吳強介紹,2017年,貴州建設貴安新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是全國首批5個獲批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的省份之一。貴陽組建專班,貴安新區組建綠色金融港管委會,也是全國第一個政府設立的綠色金融專業技術管理團隊。貴州從省級層面圍繞財政激勵、金融監管、產業扶持、人才引進等方面出臺一系列政策,為全省綠色金融支持產業綠色轉型、助推“雙碳”目標提供有力保障。
5年來,貴州在綠色金融產品服務上不斷創新,如工商銀行等國有大行聯動貴陽銀行落地首單“綠色+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債券,貴安新區海綿城市試點項目被中國人民銀行評為綠色金融典型項目,綠色金融支持的萬山區礦山公園、朱砂古鎮項目使得貴州在資源枯竭型城市綠色轉型的做法列入《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等。
調研組與貴陽市相關部門座談時,貴州銀行行長許安介紹:“我們創新推出了土地復墾綠色貸款、林權抵押貸款、綠色建筑貸款、供水收益支持貸款,落地貴州省首筆‘林業碳票增信融資’業務,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貴州環境能源交易所常務副總經理陳遂介紹的“單株碳匯精準扶貧項目”,引起調研組成員們的熱烈討論。
單株碳匯精準扶貧是按照一定的計算方法,把群眾擁有的符合條件的林地資源,以每一棵樹吸收的二氧化碳作為產品,通過單株碳匯精準扶貧平臺,面向全社會銷售。購買林木二氧化碳的資金將全部匯入對應貧困戶的賬戶,以幫助貧困戶增加收入。陳遂說,目前,他們還嘗試更多層面的推廣,比如企業開會時通過他們的平臺購買碳匯,從而達到“零碳會議”。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副主任張興贏詳細詢問了其制定碳匯標準的情況。委員們認為,雖然很多方面還具有局限性和不足,但這種創新發揮了市場機制的作用,值得推廣。
正如吳強在座談時所說,實現“雙碳”目標,重點在傳統產業低碳轉型,從機遇上看,將新增大量的綠色投資,推動經濟形成新的增長動力。但是挑戰不小,主要是“生產—流通—消費”三個環節的理念轉型節奏還不協調,目前我們強調生產環節的低碳轉型多,在消費和流通環節強調得還不夠。
在遵義市鴨溪電廠,調研組了解到推進“環保鴨電”形成較完整的“電及電循環”經濟產業鏈的相關情況,以及從去年10月進入能源保供階段以來,鴨溪電廠全力加大區域市場煤采購量,深化煤電聯營機制實現高質量煤電聯營的舉措。
貴州是典型的能礦資源型省份,煤電、化工、建材、有色、冶金等能源原材料產業占全部工業比重達60%。
在調研座談時,貴州省政協主席劉曉凱說:“目前來看,貴州能源產業發展整體態勢良好,但也存在不少困難問題。對貴州而言,我們要深刻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帶來的新趨勢、新需求、新機遇、新挑戰,增強保障能源安全的責任感、緊迫感、使命感,加快推動能源革命,積極主動搶占新能源產業的制高點。要繼續做好煤炭綜合利用這篇大文章,推進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轉型升級,不斷延長煤炭產業鏈價值鏈。”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變革,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面對機遇與挑戰,貴州在不斷探索與實踐。 (記者 黃靜)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