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 頁 資訊 宏觀 金融 行業 國企 民企 人物 新資訊

首頁>經濟>資訊

從國之光榮到國家名片

——寫在秦山核電站并網發電30周年之際

2021年12月16日 14:10  |  作者:李元麗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12月16日電(記者 李元麗)1991年12月15日,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自行建造的核電站——秦山核電站并網發電,結束了中國大陸無核電的歷史,中國核電從這里起步,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七個能夠自行設計建造核電站的國家。

2021年1月30日,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投入商業運行,標志著我國在三代核電技術領域躋身世界前列,向建設核工業強國邁出堅實一步。

2021年12月15日,秦山核電站迎來安全發電30周年。30年來,在“國之光榮”秦山核電站基礎上,中核集團引領我國核工業整體科技、管理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打造了我國第三代自主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成為彰顯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的“國家名片”。

三十載篳路藍縷

我國核電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我國核電事業發展30年以來,以中核集團為代表的中國核工業人艱苦創業、開拓創新,推動我國核電實現規模、安全、創新、綠色、協同發展。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實現規模發展。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具有完整的核工業體系的國家之一,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完整的核電產業鏈。經過30余年的努力,我國核電實現了規模化發展。改革開放后,黨中央對核工業轉型發展、服務國民經濟提出新要求,1985年3月20日秦山核電站開工建設、我國和平利用核能邁出新步伐;1991年12月15日秦山核電站成功并網發電,16天后中巴兩國在北京簽訂了合作建設巴基斯坦恰希瑪核電站協議,標志著中國跨入核電出口國行列。此后,中核集團成功研發了10萬千瓦、30萬千瓦、60萬千瓦和100萬千瓦壓水堆系列技術,核電產業快速發展。

30年來,中核集團建成秦山、田灣、福清、昌江、三門等一批大型核電基地,實現了核電的規模化發展。目前,我國大陸在運核電機組52臺,裝機容量5348萬千瓦,位居全球第三;在建核電機組18臺,裝機容量1902萬千瓦,位居全球第一。核電產業規模的提升,既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安全、清潔、高效、穩定的電力供應,也有效帶動了核工業全產業鏈的體系能力建設。

高起點、高標準,實現安全發展。30年來,中核集團始終堅持“安全是核工業生命線”,所有機組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記錄,運行管理水平逐年提升,機組安全性、經濟性顯著提升。我國核電站運營能力全球領先,我國在運核電站的安全水平和運行業績良好,沒有發生過國際核與放射事件分級表(INES)二級及以上的事件或事故;運行水平不斷提高,主要運行特征參數好于世界平均水平,一批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中核集團2020年度15臺在運核電機組獲得WANO(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指數滿分,2021年以來16臺在運機組獲得WANO指數滿分,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在建核電安全有序建設,滿足全球最高安全標準的自主三代技術華龍一號首堆建成投運,是世界上唯一不拖期的三代核電首堆工程。

2021年12月15日,秦山核電成為國內第一個達到安全發電30年的核電基地,已連續安全運行約140堆·年,9臺機組運行業績多年穩定處于世界先進水平。

跟跑并跑、局部領跑,實現創新發展。30年前,秦山核電站實現我國核電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調試、自主運行管理,標志著我國核工業的發展上了一個新臺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目前,秦山核電擁有專利735項及2項ISO國際標準。華龍一號是我國在三十余年核電科研、設計、制造、建設和運行經驗的基礎上,研發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壓水堆核電創新成果,匯集“最高的安全標準、177堆芯、雙層安全殼、能動與非能動安全系統、抗震能力、抗大飛機撞擊能力”等多項重大技術改進,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華龍一號”在安全性上滿足國際最高安全標準的同時,所有核心設備均已實現國產化,首臺套國產化率達到88%,完全具備批量化建設能力。

從秦山到福清,我國核電從技術上“一窮二白”起步,到自主設計、建設百萬千瓦級核電站,技術水平和綜合實力躋身世界第一方陣,掌握了核電設計核心技術。我國已具備同時建造40臺核電機組的工程施工能力,建立起一支專業配置齊全、知識和年齡結構較為合理的核電工程研究設計隊伍,形成了比較完善的設計管理和接口控制程序以及質量管理體系。

30年來,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中核集團形成體系完整的核科技研發平臺,中國先進研究堆、中國實驗快堆等一大批核科技研發設施先后建成投用,自主核電燃料元件實現工業應用。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海外首堆成功投入商運,技術指標、建造工期、安全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實現臨界,快堆示范工程加快推進,四代核電商業化應用邁出堅實步伐。全球首座陸上商用模塊式多用途小堆示范工程開工建設。受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2M裝置建成放電。核工業人勇攀科技高峰,打造了一個又一個大國重器。立足我國核能技術發展現狀,集中力量突破受制于人的關鍵技術、裝備和材料,推動三代核電技術不斷優化改進,小堆技術實現型譜化、系列化發展,拓展核能多用途利用領域。全面提升核能自主創新能力,帶動核能全產業鏈實現高質量發展。

穩定基荷、清潔低碳,實現綠色發展。30年來,中核集團努力踐行“強核強國、造福人類”的企業使命,牢記“國之大者”,切實履行央企社會責任,奉獻安全高效能源,創造清潔低碳生活。中核集團核電已累計發電1.2萬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省4億噸標準煤,減少排放二氧化碳10億噸、二氧化硫3400萬噸、氮氧化物1700萬噸,減排效應相當于造林近300萬公頃,面積可以覆蓋2個北京市。

實現安全發電30年的秦山核電目前共有9臺運行機組,總裝機容量為660萬千瓦,年發電量約520億千瓦時。截至2021年12月15日,秦山核電基地累計發電超過6900億千瓦時,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6.53億噸,植樹造林433個西湖景區。核能多用途利用也正不斷為民生造福,從2021年7月28日開工到2021年11月15日僅用不到4個月時間,秦山核電完成江南地區首個核能供熱項目建設,以“秦山速度”開辟了核能綜合利用新市場,探索了江南地區冬季集中供暖的“秦山方案”。

與全產業鏈共進、與世界同行,實現協同發展。核能發展是一個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70多個專業學科,一次性投資金額大,產業鏈條長,核電投資建設對相當多的產業形成直接和間接的拉動作用,有助于暢通國內大循環,在后疫情時代有望成為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產業。一臺百萬千瓦核電機組,可提供就業崗位近萬個,全生命周期對產業鏈貢獻高達上千億元,有助于擴大有效投資。核能的科技創新輻射帶動作用有助于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核產業鏈,解決“卡脖子”問題,助推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范工程更是帶動了上下游5300多家企業,促進了國家高端重大裝備制造業、相關服務行業的發展,對材料、冶金、化工等幾十個行業的加工技術和工藝水平具有顯著拉動作用。實現安全發電30年的秦山核電累計投資833億元,年繳稅費約37億元,帶動核電關聯企業近百家,年產值291億元,吸納就業2萬余人,樹立了企地融合發展的典范。

另外,核電項目也是打通國際大循環的可靠手段。中核集團積極推動核能全產業鏈“走出去”,已向7個國家出口了7臺核電機組、8臺研究堆和次臨界裝置,為全球減排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中核集團以核電項目為紐帶,成就國家之間的“百年聯姻”,將更有力地擴大對外開放,增強國際合作,促進合作共贏,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華龍一號海外首堆投入商業運行,進一步增強華龍技術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中俄最大核能合作項目在兩國元首見證下開工建設,樹立了全球核能合作典范。中核集團牽頭承擔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項目核心安裝工程進展順利。

六十六載初心如磐

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核能發展之路

回顧發展歷程,從核工業發展歷程中汲取奮進力量。我國核工業創建六十六年以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中國核工業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培育了一支甘于奉獻、勇于拼搏的核科技人才隊伍,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核能發展道路。

堅持黨的領導是核能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我國核能事業是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直接領導下創建和發展壯大起來的。一心跟黨走、始終聽黨話,已成為中國核電事業與生俱來的紅色基因,融入發展的血脈中。推動核能事業高質量發展,必須一以貫之堅持黨的領導,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把筑牢國家安全基石作為第一要務,堅守使命擔當。

堅持舉國體制是核能高質量發展的顯著優勢。核電建設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主戰場,建設一臺百萬千瓦核電機組,需要6萬多臺設備,需要數千名研發設計人員、5000余家協作配套廠家、近20萬名技術人員共同參與建設。推動核電事業高質量發展,必須一以貫之堅持道路自信,更加注重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實現資源最佳配置和充分利用,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發展新局面。

堅持自力更生是核能高質量發展的制勝法寶。從核電“零的突破”到“華龍一號”成功商運,從國產化的重大跨越到核電站的成功出口,每一次自我超越都離不開自力更生的志氣、骨氣、底氣。推動核電事業高質量發展,必須一以貫之堅持自主創新,把核心技術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勇攀科技高峰,敢為人先,掌握創新制高點、發展主動權,推動中國特色先進核工業體系早日建成。

堅持安全第一是核能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關鍵。核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核事業發展的生命線。我國核電建設發展中始終保持著良好的安全記錄,我國正在開展的第三代核電建設以及第四代核電技術研發,提高了核能發展的本質安全度。推動核電事業高質量發展,必須一以貫之堅持安全發展,繼續創新管理方式,不斷提高我國核設施的固有安全性,在確保核安全中追求卓越,真正實現核工業穩定、高效、安全發展。

堅持偉大精神是核能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偉大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核工業不斷傳承和發揚偉大建黨精神,激勵一代又一代核工業人獻身核工業,攀登一個又一個科技高峰,取得一項又一項科技成果,成為核工業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和寶貴財富。推動核能事業高質量發展,必須一以貫之堅持文化自信,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四個一切”核工業精神和“強核報國、創新奉獻”的新時代核工業精神,續寫核能事業的新輝煌。

把握“雙碳”新機遇

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能

習近平總書記對核工業創建六十周年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核工業要堅持安全發展、創新發展,堅持核能和平利用。《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要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國務院《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合理確定核電站布局和開發時序,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發展核電,保持平穩建設節奏。推動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是中核集團肩負的重要責任和使命,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

核能是大國能源戰略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最現實的戰略選擇。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打造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核能產業鏈對于實現核能產業高質量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2018年,黨中央、國務院做出了“兩核”重組的戰略決策,核工業迎來了“兩彈一星”以來又一次重要發展時期。新時代、新中核、新氣象,中核集團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核工業的指示批示精神,努力建設先進的核科技工業體系,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集團,推動我國從核大國向核強國轉變。中核集團形成了集核能發電、核燃料、天然鈾、工程建設、核環保、核技術應用、海外市場開發、裝備制造、資產管理和產業金融等完整核工業產業鏈。

核能在構建多元化清潔能源體系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核電運行穩定、可靠、換料周期長,適于承擔電網基本負荷及必要的負荷跟蹤,可大規模替代化石能源作為基荷電源,通過與風光水等清潔能源協同發展,共同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對優化能源整體布局、保障能源供應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核電在我國能源結構中占比越高越有利于整個電網系統的安全,越有利于電網對風光等間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大比例消納。

中核集團將積極推動核電新項目核準,以華龍一號為主力堆型推動核電項目批量化、標準化建設,爭取核電在國家能源電力結構中占據更大比重。推進先進核電技術應用,推動高溫氣冷堆等工程建設示范及產業化。核電有潛力由過去戰略性的少量補充,逐漸演變為電力系統安全、低碳清潔電量供給的基礎性能源、主力能源,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發揮中堅作用。

核能多用途利用有望迎來爆發期。核電發展節奏進一步加快,核能的多用途利用也有望迎來爆發期。核能在煤電替代、供熱、制氫等多個領域出現了新的發展機遇,出現一批新項目商機。核能供熱可以為工業生產和區域集中供暖提供高品質大容量熱源,核能制氫特別是高溫氣冷堆熱化學制氫是未來最有前景的制氫技術路線之一,核能還可以進行海水淡化、海島供能和同位素生產。通過與工業領域能源密集型行業的耦合發展,實現核能對化石燃料的替代,進一步凸顯其零碳價值。

中核集團充分對接核電周邊市場需求,積極推進核電余熱供暖,推動在核電基地建設熱電聯產示范項目。推動核能在清潔供暖、工業供熱、海水淡化、同位素生產等領域的綜合利用,高質量建設小堆示范工程,積極推動海上浮動堆,積極穩妥推動燕龍供熱堆等示范工程落地。

爭當綠色低碳領域原創技術策源地。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將全面引領經濟社會尤其是能源領域綠色低碳轉型,極大推動低碳經濟、綠色產業發展,有助于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空間格局。

中核集團加強低碳領域基礎科研和顛覆性技術研究,瞄準世界領先目標,推動基礎性、原創性核電及零碳負碳技術創新,加強關鍵共性技術產業化、工程化應用,在先進核能、核燃料循環、核技術應用、新能源、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等領域探索部署一批具有潛力、尚處于概念提出或初期探索階段的顛覆性技術研究,爭當綠色低碳領域原創技術策源地。發揮中核集團核科技工業創新主體作用,積極建設節能降碳和新能源技術產品研發等領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布局建設一批核能科研重大基礎設施。加強協同創新體系建設,積極聯合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產業園區等力量,建設核領域創新聯合體。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動優勢創新資源服務國家和地方科研創新。

當前,“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成為我國優化能源結構、保障能源供給安全、實現“雙碳”目標、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手段。核電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展望未來,到2025年,中核集團的運行電力裝機容量有序平穩增長;核能多用途利用打開新局面,核電技術服務產值實現“翻一番”,核電運行業績繼續保持全球領先。到2035年,中核集團基本實現“建設先進核科技工業體系、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集團、推動我國建設成核工業強國”的“三位一體”奮斗目標。

編輯:秦云

關鍵詞:秦山核電站 30周年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