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教育·資訊
教育部印發規劃:小公民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發揮大能量
教育部要求切實增強普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將青少年普法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規范化和常態化。重視推進教育系統精準普法,分類設計普法的目標、內容、方法和途徑,探索開展菜單式普法。
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學校教育;
把法治素養和依法履職情況作為干部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建立健全領導干部應知應會法律清單制度;
推廣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方法,適當增加法治知識在中考、高考中的內容占比;
推動憲法學習制度化、常態化,讓每一天都是“憲法日”;
鼓勵支持師范院校法學院(系)培養更多更專業的法治教育師資后備力量,努力讓每位中小學教師每年接受不少于5課時的法治教育培訓;
將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納入社會實踐大課堂活動場所范圍,努力推動學生每年接受法治實踐教育不少于2課時等……
這些真抓實干的舉措,來自于教育部近日制定發布的《全國教育系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這一對“十四五”時期教育系統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所作的全面部署,有望讓普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明顯增強,推動教育系統法治宣傳教育的質量和水平邁上新臺階。
學生積極參與法治建設
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基礎性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強調,普法工作要在針對性和實效性上下功夫,特別是要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斷提升全體公民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
有了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的“小公民”,可以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發揮“大能量”。
2020年11月,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華東政法大學附屬中學突然收到來自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的感謝函。原來,該校學子的一條建議被立法機關正式采納,寫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為此,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以感謝函的形式,表揚了他們學法、用法,為青少年自身的權益建言獻策,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行為。中學生的立法建議被采納并修訂到國家法規中,這在全國并不多見。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召開的大背景下,更顯得意義非凡。
“關于第116條提出的‘公安機關發現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等行為的,應當予以訓誡、責令其繳納保證金并接受家庭教育指導。對于拒不接受家庭教育指導的,可以沒收保證金’的內容,鑒于每個未成年人家庭經濟條件不一樣,建議修改為對發生此類情況的監護人予以教育為主。”
這就是華東政法大學附屬中學學生事務中心志愿者團隊提出的建議。看到自己的修改意見得到重視并被采納,小伙伴們備受鼓舞:“能參加保護自己的法律修改,既看到了黨和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未成年人的深切關懷,同時又為親身參加了這一歷程感到終生難忘。”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團隊。他們聚焦校內事務,參與學校民主管理,起草校園規范草案,提交學校學生會,經由學生代表大會討論、表決通過,再正式遞交學校校務會決定,經校長簽字,正式生效。截至2020年,已經出臺《華東政法大學附屬中學無校服日實施規定》等五部校園規范。
他們放眼和關注校園周邊社會問題,嘗試學習和學會承擔公民社會責任。比如,他們發現學校門口百米開外的牛橋浜雖然正式開通,路口還裝了紅綠燈,但校門口上下學高峰時段擁堵現象絲毫沒有改善,便認真書寫了調查報告,報告后來被轉化為政協提案。
他們在教育部就教育懲戒權規則向全社會征詢意見中發聲,形成意見建議提交,并部分被采納。
增強普法針對性實效性
依法治國,夢起少年時。華東政法大學附屬中學的這些“小公民”在社會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正是我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取得成績的一個顯著體現。
教育部政策法規司負責人近日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說,“七五”普法期間,教育系統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著力提升廣大干部師生的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推動教育系統普法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如今,教育部在認真總結“七五”普法經驗成效的基礎上推出《規劃》。《規劃》將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將持續提升教育系統法治素養作為首要任務。強調把好政治方向,要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引導廣大干部師生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突出以憲法教育為核心內容,將民法典教育作為重點內容,將民法典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同時,切實增強普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著力推動教育系統法治宣傳教育高質量發展。《規劃》將青少年普法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規范化和常態化,提升法治課教師專業教學能力,結合安全、防災減災救災、防范網絡詐騙等內容開展日常宣傳教育,將法治教育納入中小學課后服務范圍,深入開展法治實踐教育。重視推進教育系統精準普法,要求分類設計普法的目標、內容、方法和途徑,探索開展菜單式普法,提高普法內容的適用性和實效性。
深度融入教育系統依法治理,為加快教育現代化營造良好法治環境。《規劃》堅持普法與依法治理有機整合的原則,要求推動普法與依法治教緊密結合,將普法融入教育立法過程,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誰管理誰普法”;將普法融入學校教育教學與日常管理,體現在學生守則、教學規則、行為規范和其他管理制度中,建立健全對學生日常行為的考察評價與獎懲機制;加強學校未成年人保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懲戒實施等相關規章文件的學習宣傳,規范和保障學校、教師依法履行職責。
推動構建多元參與新格局
青少年是教育系統普法工作的重點人群。提升青少年普法針對性和實效性,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新要求、新舉措?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首先是突出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規劃》提出,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學校教育,納入高校法治理論學科體系、教材體系、教學體系。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納入法學專業核心必修課,組織修訂法學類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支持有條件的高校面向全體學生開設習近平法治思想公共選修課。
突出以憲法教育為核心內容。《規劃》將憲法教育作為教育系統普法的核心內容,強調深入學習宣傳憲法。推動憲法類教材編寫與修訂,深入開展全國學生“學憲法 講憲法”系列活動。持續開展國家憲法日教育系統“憲法晨讀”特色活動等,推動憲法學習制度化、常態化。
突出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規劃》緊緊抓住教師隊伍建設這一重要環節,鼓勵支持師范院校法學院(系)培養更多更專業的法治教育師資后備力量,推動高等院校在師范、法學專業培養方案中增加法學、教育學原理等相關內容。推進學校主要負責同志普法,研究制定各級各類學校主要負責同志應知應會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等知識要點,探索建立相關法治能力評測制度等,更好地提升學校依法治理能力。
青少年法治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方面共同關心支持。《規劃》突出推動構建多元參與的普法工作新格局,將深入開展法治實踐教育作為重要任務,提出大力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完善相關組織保障機制。重視推進“互聯網+”法治教育,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建設,推動學校加強與人大、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等單位交流溝通,共同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記者 張維)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法治 普法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