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深圳市政協七屆一次會議>委員建言
蘇杰:打造全球農產品價值中心 努力成為新發展格局的先行示范者
我國已是世界農產品進出口大國,而中國農產品未來在粵港澳大灣區。在世界農產品行業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如何我國農產品流通行業面臨國內、國際的雙重挑戰。未來五到十年,全球農產品格局將發生巨大變化、全球農產品面臨產業大調整,這是挑戰,更是機會。
一、 構建雙循環格局,將深圳打造成“全球農產品價值中心”
(一)戰略構想。建議深圳市抓住千載難逢的機會,構建雙循環格局,將深圳打造成“全球農產品價值中心”。包括四重價值:一是打造國際農產品流通中心。以冷鏈物流園區為中心樞紐,建設物流、貿易、加工、交易、流通一體化的冷鏈物流網絡。二是打造國際大健康產業中心。開展農產品、中藥材、功能食品等領域的研發,對內對外雙向輸出農產品更大的附加值。三是打造國際農產品數據中心。匯集全球農產品生產、流通、價格、市場、消費等各方面的數據,搶占全球農產品數據制高點。四是打造國際農產品金融中心。以農產品現貨、期貨交易場所為依托,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撬動國內國外兩個市場。
(二)有利條件。國家戰略支持、硬實力一流、軟實力一流。
(三)戰略意義。一是參與國際產業鏈重塑,保障我國農產品產業鏈安全。二是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國際商貿中心城市。三是加快構建雙循環格局。四是形成深圳經濟新的增長點。
二、 打造“全球農產品價值中心”的具體建議
(一)建立體制機制,創造雙循環的政策環境
國內循環:圍繞“優化流通網絡布局、構建全國骨干流通網絡”的國家政策,將深圳建成跨區域物流樞紐和商品集散中心,推動區域物流一體化發展。力爭成為“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
國外循環:進一步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圍繞“實施優進優出計劃”的國家政策,增加優質產品進口,將深圳建成“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圍繞“促進內外貿一體化”,開展內外貿一體化試點,培育首批雙循環示范企業;推動國內外流通融合。
(二)建設物流網絡,暢通雙循環的基礎設施
對內,克服深圳市地價昂貴等困難,補上冷鏈基礎設施短板,依托集中化、智慧化的物流基礎設施,打造農產品智慧冷鏈物流網絡,加強深圳與周邊城市互聯互通,暢通內循環。對外,建立農產品國際物流網絡,暢通外循環。
(三)壯大流通主體,培育雙循環的開路先鋒
實施流通大企業大集團培育計劃,加大對具有全球產業潛在影響力企業的綜合扶持,提升產業集中度和國際競爭力。支持核心企業創新投資方式,投資并購境外優質資產;整合資源,走國際化經營道路。
(四)發揮科技力量,激發雙循環的內生動力
大力開展農產品行業“新基建”,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快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實現線上線下良性互動。特別是大力推進農產品產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對內推動農產電商經濟發展,強化互聯網平臺為中小企業數字賦能,培育數字商務企業;實施數字興商行動計劃,開展商品市場優化升級專項行動,培育一批示范基地,支持實體商業轉型升級。對外打造數字外貿服務平臺、推動貿易數字化發展。
(五)發揮金融作用,為雙循環可持續運轉注入潤滑劑
通過供應鏈金融解決農產品供應鏈中的融資難問題,疏通整合商流、物流、信息流,促進產銷平衡、渠道暢通、利益共享。
(六)打造“深圳標準”,在雙循環中占據制高點
建立深圳主導的產品標準、服務標準等高標準規則體系,提升國際影響力和產品競爭力;積極參與國際貿易規則制定,提升深圳對外經貿影響力競爭力。
(發言者系市政協委員,優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編輯:劉乙潼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