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深圳市政協七屆一次會議>委員建言
陳清州:積極參與國際貿易規則制定 發揮先行示范作用
去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要“構建新發展格局”。適逢去年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中央更是對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提出了更高期待,要求深圳“增強暢通國內大循環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功能”,市委“1+10+10”工作安排明確了“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努力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先行示范者”。在此背景下,我建議深圳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充分理解并合理應對國際貿易風險,積極參與國際貿易規則制定,從而提升深圳對外經貿影響力競爭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先行示范的作用。
一、 充分理解國際貿易風險隱患
首先,深圳企業應充分理解自身在國際競爭中可能面臨的風險與隱患。一方面,企業走出國門之初往往缺乏經驗,對西方法律、政治環境以及國際貿易法規和標準不熟悉,容易埋下隱患。另一方面,近年來出海企業實力不斷增強,引起了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注意,運用一系列自有工具和方法打擊我國企業境外發展。當前出海企業面臨的潛在風險主要源自出口管制、反賄賂、知識產權、國家安全、商業秘密五個方面。
二、 合理應對國際貿易風險問題
企業應做到未雨綢繆,知規守規,規避風險,行穩致遠。首先要評估與了解可適用于自身業務的合規規則,評估是否可能會導致外國政府的長臂管轄,這是防范潛在風險的前置性事項。在此基礎上,要塑造合規理念意識,建立合規管理體系,強化責任,并將這些理念貫穿在企業經營的方方面面。此外,要積極應對涉外調查,做到充分重視,及時響應,積極溝通,理性應對。
三、 積極參與國際貿易規則制定
在企業嚴防和應對風險的基礎上,建議政府提前做好主動布局,積極參與國際貿易規則制定,在國際貿易體系和法治建設中掌握主動權。
(一)打造保護知識產權標桿城市
希望政府在市場開拓、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給予企業自主創新更大的政策傾斜,鼓勵企業主導制定各項技術標準,并不斷推廣到發展中國家和一帶一路國家,在保護中國企業的同時,對海外企業也能有所制衡。在開展知識產權保護重點工作時,建議參照商務局在歐洲、美國、日本等設立辦事處的模式,可在有關區域設立知識產權資源中心,增強海外知識產權的維權支撐。
(二)促進自身國際貿易體系建立完善
中國企業在海外與美國企業直接開展競爭時,美國企業通過對中國企業采取不合理的法律措施,進而在商業競爭中取得優勢。此外,美國的行政及司法程序長、律師費用高,中國企業應對美國相關行政調查及訴訟需要支付高昂的律師費,許多企業在漫長的調查及訴訟中被不斷消耗。因此,建議完善自身的國際貿易體系和法律體系,尤其是監管海外企業的法律。例如建立與ITC對等的機構,快速通過行政執法防止海外企業的侵權行為等。
(三)司法系統積極亮劍,保護深圳企業權益
可以嘗試在本土建立貿易仲裁法院等,逐步建立我們自己的話語權。深圳法院應對國外巨頭企業惡意管轄的行為給予禁止。如,通過禁訴令、訴前保全程序等司法手段,支持深圳企業要求在中國法院處理中國相關知識產權訴訟糾紛的訴求。此外,還應加強國內知識產權相關司法程序的可用性,提高中國法院在解決國際知識產權糾紛爭議中的司法地位。如,通過司法及行政機構的聯合執法等方式,加強相關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的懲罰力度。
面對日益密切的國際合作和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深圳應當勇于參與到規則制定中來。這樣不僅有利于保護深圳企業的切實利益,更有利于推進“深圳標準”建設,綜合提升深圳對外經貿影響力和競爭力。
在十四五時期,我們仍將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科技創新自強,深化對外合作談判,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促進依法、規范的高質量發展。深圳積極參與國際貿易規則制定,有利于保障“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有利于深圳率先探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路徑。
(發言者系市政協委員,海能達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編輯:劉乙潼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