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深圳市政協七屆一次會議>大會發言
關于加大扶持 不斷創新 推動我市民辦教育優質特色發展的建議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發布,深圳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翻開全新一頁。9月10日,深圳市委市政府隆重召開全市教育大會并發布《關于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推動民辦教育優質特色發展”的戰略部署。2020年12月3日,深圳首次召開全市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大會,會上重點提到了推動民辦學校提質特色發展,推動深圳形成資源充分、選擇多元、質量一流的基礎教育發展新格局。
長期以來深圳市委市政府對民辦教育高度重視,科學管理,大力扶持,在全國率先從惠學生、惠教師、惠學校三個層面創新公共財政投入,剛剛閉幕的第七次黨代會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朝著民生“七有”的目標邁進。為此,必須創新發展我市民辦教育,著重解決一些關鍵問題。
一、 政府對民辦教育扶持力度不夠。2020年我市共有民辦中小學260所,其中義務教育階段學校252所,占全市普通中小學總數的36.1%;民辦中小學在校生54.6萬人,占全市普通中小學在校生總數的40%;民辦中小學教職工總數3.7萬人(其中專任教師2.6萬人),占全市普通中小學教職工總數的38.6%。民辦教育為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提供了就學學位,在深圳教育體系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讓“來了就是深圳人”這句口號落到了實處。但同時,我們對民辦教育的扶持力度還有所欠缺,2013-2018年,全市財政教育投入累計2675億元,年均投入446億元;2012年以來,深圳支持民辦中小學資金110億元,可能統計口徑有所差異,但40%的在校學生數和4%的投入,存在著一定差距。
二、 收費審批嚴苛,制約了學校可持續發展。雖然民辦高中的收費已實行備案制,但是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收費仍然實行審批制,發改部門一直對此項收費進行比較嚴格的控制。由于大部分民辦學校收費起點低,所以每一次提費都是幾百幾百的少量遞增,收費增速遠落后于社會經濟發展,導致民辦教育進入了“低收費—低端辦學”的循環之中。
三、 教師福利待遇偏低,難以安心樂教。2019年,深圳市新引進的應屆畢業生就職公辦學校,年薪是30萬。而深圳最好的民辦學校,教師年薪不過10余萬。更有80%左右的民辦學校,教師年薪不到10萬。近幾年,民辦學校紛紛想辦法給教師提高福利待遇,但是由于學校收費低,工資提高的幅度有限。此外,由于民辦學校是民營非企業,教師社保不同于事業編制,教師退休后能領到的社保金與公辦教師存在差距。
四、 公民辦同質化競爭,不利于民辦發展。按國際慣例,公辦教育為學生提供普惠教育,民辦教育滿足市民對教育的選擇性需求。然而,由于學位緊張,深圳大部分民辦教育承擔著普惠義務教育職能,沒有招生自主權,沒有收費自主權,在特色辦學方面也面臨著與公辦學校的同質化競爭。例如,原本民辦學校為學生提供課后托管服務,解決家長后顧之憂,是其一大特色,然而近年政府推出惠民政策,對公辦學校“四點半學校”給予經費補貼,而民辦學校既不許收費,又幾乎沒有補貼(全市享有此項補貼的民辦學校不足10間)。
五、 辦學場地受限,辦學成本大幅提升。我市民辦學校絕大部分使用租賃土地或者租賃廠房改造而成,受限于客觀環境(土地、產權等)的制約,不具備轉型升級高端發展的條件。早期租賃場地的合同時間一般為20到30年,近幾年各個區都出現了民辦學校場地陸續到期、租金迅速提高的情況,一方面使辦學成本不斷加大,舉辦者難下決心追加投入,另一方面使學校的可持續辦學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現提出以下建議:
一、 正視歷史,調整定位。深圳市的民辦教育和其他城市的民辦教育情況有很大不同。全國很多城市,民辦教育起步晚,份額小,質量優,收費高,承擔的是差異化、特色化教育角色,在市民心目中的地位很高。深圳的民辦教育起步早,體量大,收費低,承擔著事實上的普惠公益性教育角色。在教育部門未來五年的民辦教育行動方案(討論稿)中,我們看到不少“引進一批、新建一批優質民辦學校”等字眼。在繼續新建、引進的同時,希望可以充分肯定民辦教育為深圳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的重大貢獻,針對深圳民辦教育三十年的發展歷史,認真考慮現有民辦學校的生存環境與發展方向。
要解決深圳民辦教育的瓶頸問題,必須重新梳理民辦教育的定位。2020年12月召開的全市基礎教育大會,提出了新建74萬個公辦義務教育學位的目標,這讓民辦學校看到了不再作為學位兜底的希望。我們必須認識到,民辦不是公辦的補充,而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辦不是學位的兜底,而是要對標國際,滿足家長個性化、多元化、選擇性的需求。
二、 根據公辦生均經費標準調整收費審批制度。目前,深圳公辦學校,由政府撥款,小學一年的生均經費在2.7萬左右,初中一年的生均經費是3.5萬左右。而全市民辦學校中,約90%的學校,一年的生均學費收入最多1.5萬左右。為優化民辦教育格局,收費由市場調節應作為民辦教育發展的基本方略。建議深圳結合地方實際和公辦學位建設進度,逐步調整民辦學校收費審批制度,以公辦學校生均經費為底線標準,讓民辦學校根據其辦學水平,按市場規律自主發展。只要收費高低與其辦學投入相匹配,盈利部分繼續投入辦學加快學校發展,就予以允許。
三、 建立民辦學校教師保障新機制,逐步提高民辦學校教師福利待遇。深圳民辦教育教師工資收入不足公辦教師一半,退休后待遇也存在差距。建議政府部門按照先行示范區建設的相關部署,根據“新民促法”對非營利學校的扶持政策,突破體制機制障礙,構建學校、個人、政府合理分擔的社保機制,為民辦學校教師購買足額社保,提供企業年金支持,解除民辦教師老無所依的后顧之憂。同時參照公辦學校教師工資標準,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制定實施民辦學校教師工資指導標準,開展全市層面的民辦學校教師職稱評聘。進一步提高民辦學校教師從教津貼額度,不設封頂年限,擴大教師受益面,穩定教師隊伍,保證民辦教育穩步發展。
四、 探索劃撥土地新建民辦學校,創新民辦學校辦學方式。要實現民辦學校優質發展,甚至優于公辦,需要新建契合現代教育要求的新學校。深圳民辦教育極少有學校有自己的土地和產權,“先天不足”限制了學校改擴建和升級轉型發展。“新民促法”里提出:地方政府對非營利性的民辦學校要予以土地優惠和政策扶持。建議政府部門創新民辦學校創辦方式,拿出部分地塊,以劃撥方式給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或辦學機構,或者根據用地規劃,以低租金方式提供用地支持,引進國內外知名教育品牌資源,高起點打造本土優質民辦教育品牌,開展合作辦學,探索教育改革。
五、 將非營利民辦學校納入政府普惠性政策范圍,打造較為公平的發展環境。在深圳的義務教育學位緊張問題得到較大緩解之前,希望教育部門本著教育公平原則,審慎批準小班化學校,同時進一步規范公辦學校的招生辦學行為。對于課后延時服務等普惠性補貼政策,給予非營利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同等待遇。
六、 打破固有思維,選取突破點,試點新模式。“雙區”驅動下,深圳的各項事業將得到長足的發展,民辦教育要在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的時代底色上,成為閃耀的亮點,還需要政府搭臺子,促進步。深圳快速發展的內核是敢想敢干,勇于創新。在民辦教育的問題上,我們同樣要勇于創新,打破固有思維。比如:深圳毗鄰香港,政府可否提供一些香港私立學校的發展樣本,或者協助建立姐妹學校、學習聯盟,助推我市民辦學校快速發展;鼓勵支持建設高水平有特色的民辦學校,培育優質學科、專業、課程、師資、管理,整體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同時探索和完善政府和企業合作辦學的新模式,推進新型民辦學校的生根和生長。
民辦教育在我市的教育體系中舉足輕重,我們期待民辦教育的持續發展,能夠提升深圳教育的整體水平,能夠對標國際化全球化的要求,能夠提升城市的品位。希望市委市政府深入研究,調整民辦教育的社會定位,用長遠的眼光,配套的政策,讓民辦教育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發言者系七屆深圳市政協委員,民盟深圳市委會副主委,鹽田區政協副主席)
編輯:劉乙潼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