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推動民族地區多渠道就業>會議新聞
讓更多民族地區群眾在“家門口”就業
人民政協網4月16日電 (記者 王亦凡)“民族地區起步晚、基礎差、底子薄,要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回流’,關鍵在于回去干什么、有沒有錢掙。”4月9日召開的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國務院參事、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湯敏的這一觀點,得到了與會者的一致認同。
如何回答好這個“關鍵”?曾在新疆和田推動產業轉移試驗的湯敏用一組數據來說明產業發展在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回流”方面的作用:產業轉移試驗中,從只有少數企業參加,到371家企業投資運營、創造50000多個就業機會,只用了6年時間。
深挖產業發展的抓手作用,“就地就近”成為委員專家熱議的高頻詞。
“加快產業向民族地區的轉移,對鞏固脫貧成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極具戰略意義。”湯敏表示,要讓民族地區的產業轉移更上一層樓,還要在形成產業集群和培養人才上下功夫。
湯敏建議,統籌產業向民族地區轉移的戰略布局。可以采取大分散、小集中、一縣一品的集約化轉移方式,通過產業鏈來彌補區位劣勢。建議由教育部門牽頭組織民族地區職業院校與轉移企業對接融合,對民族地區職業院校的生均經費與實訓設備加大投入,加強產業轉移的人才培養。
“將傳統文化的資源優勢轉換為產業優勢和就業優勢,是民族地區以產業發展帶動就業創業的重要選擇。”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潘魯生提出了另一個思路。
潘魯生介紹,近年來文化產業增長迅速,而民族地區的文化產業增長速度往往更高。在已公布的四批137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少數民族項目占了近40%。
如此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如何才能利用好、發展好?“要打造全產業鏈的運作模式。”潘魯生說,要通過以政策推動民族手工藝企業攜手合作、建立民族手工藝產業聯盟等措施,整合手工藝產業鏈條,以產業發展打牢就業基礎。同時,還可以加強文旅融合,開展系統化的設計規劃,體現當地文化厚度、創意風尚與風俗特色。
全國政協常委、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主任達久木甲建議進一步落實職業培訓、創業培訓和就業見習等促進就業政策,加大民族地區就業補助資金支持力度。
會場內外,關于促進民族地區產業發展的討論還在持續。“要努力讓更多民族地區群眾能夠不離鄉不離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委員們的建言擲地有聲,推動民族地區多渠道就業也任重而道遠。
編輯:羅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