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游>資訊
年輕人就地過年有哪些打開方式
趙殊引領客人在祈福簽上寫下新年愿望,曬出新年福氣。孫靖/攝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人民群眾就地過年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疫情高風險地區群眾均應就地過年,中風險地區群眾原則上就地過年,低風險地區倡導群眾就地過年。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近期進行了一項調查,在2025名受訪者中,有85.4%明確表示將響應國家號召,放棄回老家過年的傳統,留在自己工作的城市“就地過年”,以減少疫情傳播風險。
對于留在異鄉一個人過年的年輕人來說,不能與親人團聚的春節可能有些“不尋常”,那么他們又會怎樣安排自己即將到來的春節假期呢?
“不能回家,也要為自己創造家的感覺”
1996年出生的小螺參加工作還不滿一年,今年她將第一次體驗一個人在北京過年。單位鼓勵“就地過年”,家里人出于安全考慮,也支持她實地感受一下老北京的“年味兒”,所以小螺也開始做起了計劃和安排,要讓自己過個好年。
豆瓣上有很多網友在討論怎樣一個人過年,可以做哪些有趣的事情,看著熱烈的討論,小螺也漸漸興奮起來。她和自己在讀研究生時就很要好的學姐約好,大年三十晚上在學姐家里包餃子,做一桌菜,一邊吃一邊看春晚,“雖然不能回家,也要給自己創造家的感覺”。小螺說,今年她的朋友中不少人跟她一樣留在北京過年,但是考慮到防疫期間不適合聚集,所以三十晚上她就只和學姐兩個人過。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也不宜遠行,所以小螺打算春節幾天和朋友們在北京城里來一場“微旅行”,去故宮、天壇、王府井感受一下老北京的年味兒,她還很想大年初一清晨去天安門看升國旗,“平時因為工作忙,雖然住在北京城里,卻并沒有太多時間游覽北京的風貌,跟學姐也很久沒見面,更沒有時間一起玩兒。”
對于不能與家人一起熱熱鬧鬧地辭舊迎新,小螺也感到有點遺憾,不過她“仍然可以通過網絡跟爸媽視頻,也可以遠程給家里的親戚拜年”,所以心里也不至于太難過。她通過網購給遠在老家的父母買了很多年貨,她自己也準備了一袋面粉,要在春節假期這幾天里,“包一大堆餃子,凍起來一些,剩下的送給朋友。”想到滿滿的計劃,以及即將與學姐共度一段久違的好時光,小螺對即將到來的春節也有了期待。
春節也可以是只屬于自己的安靜時光
對于許多年輕人來說,不能回家過年固然充滿遺憾,但卻也讓他們意外地收獲了一份屬于自己的悠閑時光。
“就地過年”的安排讓跑跑在遺憾的同時也“松了一口氣”。年近30歲的她每次回老家過年都要被親戚催婚,讓她在感念親情溫暖的同時也不免有些煩惱。今年春節,跑跑計劃“過一個不一樣的年”。她辦了一張民宿會員卡,打算花一天時間和閨蜜一起去京郊滑雪、泡溫泉,然后在附近山里的民宿住一晚,享受與大自然的近距離接觸。其余時間,她計劃在家里練寫書法、畫畫、健身,“鍛煉身體,陶冶情操”。
對于1994年出生的小陳來說,一個人過年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兒。在國外讀書的幾年,每個春節他都是一個人安靜地度過。所以,今年春節爸媽決定回老家看望老人,把他一個人留在北京“響應國家號召”就地過年,他也覺得“沒什么”。小陳打算利用假期時間看看書,做做飯,偶爾出去看場電影,“就像普通假期一樣安靜地度過”。
春節是旅游高峰要堅守工作崗位
對于許多年輕人來說,春節是一個用來放松身心和給自己充電的小長假。然而,還有另外一群年輕人,他們非但沒有假期,反而要在整個春節期間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因為這個節日的到來而格外忙碌。中辦、國辦在《關于做好人民群眾就地過年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中特別指出,要豐富假日旅游活動,保障旅游產品供給。因此,今年春節堅守在旅游行業工作崗位的人也比往年更多,而這其中有很多是90后的年輕人。
趙殊今年26歲,在北京古北水鎮景區工作快滿3年了。今年是她第一次不和家人一起過年。不回老家既是因為國家倡導就地過年,為疫情防控做貢獻,也是因為景區繁忙的工作讓她不能分身。
趙殊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由于疫情關系,古北水鎮景區這一年來都不太景氣,但是春節期間,北京市區和周邊地區的很多家庭都選擇來景區過年,景區的游覽預約量有了顯著回升,因此趙殊春節期間要留在景區為游客服務。趙殊的工作內容是為客人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送客人去酒店,協助客人辦理入住手續,為客人訂餐,以及向游客提供景區講解服務,讓游客更加了解古北水鎮的文化風情等。除此之外,她和同事們還要在景區組織抖空竹、踢毽子、跳大繩等與游客互動的小型活動。她坦言,由于游覽預約量很多,可以預見,節日期間她和同事們的接待壓力都會很大。
趙殊所在的部門不能回家過年的還有七、八個同事,大年三十晚上,他們會在客人們去用餐、不需要他們的時候,聚在一起包包餃子,看看春晚,大家一起熱熱鬧鬧地過個年。
想到不能回家過年,趙殊還是會有點難過,因為“畢竟春節應該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全家人應該熱熱鬧鬧地一起過年”,但是當她看到很多人也回不去,不僅是年輕人,還有各行各業“上有老、下有小”的打工人,便覺得自己的難過也“不算什么”。
“等疫情過去再回去也是一樣的,那個時候可以在家里多待些日子,好好陪陪家人。”趙殊說。
96年出生的張小玉已經7年沒有和家人一起過年了。自從在攜程南通酒店預訂部工作以來,她每年春節都和同事一起馬不停蹄地處理酒店訂單的事宜。春節假期是人們出游的高峰,雖然今年酒店訂單數量較往年有所下降,但是選擇在同城度假型酒店過年的人仍然不少。小玉的工作內容是向客人提供酒店訂單的售后服務——迷路找不到酒店的,預訂后需要調整入住時間的,入住酒店后發現問題的……各種情況都需要小玉處理。她平時每天工作8個小時,春節期間通常每天要工作十二、三個小時。她的電話會一直響個不停,“哪怕有一分鐘安靜,都算是很久的。”
除夕夜,家在本地的同事會從家里帶過來一些飯菜,大家一起在公司吃,就算過年了。春節晚會是沒有時間看的,只能看重播。小玉對于這樣的工作節奏已經“習慣了”,然而當她每次想起春節不能回家陪伴父母,心里還是“有些愧疚”。不過,樂觀的她說,父母對她的工作都非常支持,她也要趁著年輕多奮斗幾年,再回老家好好陪伴他們。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過年 春節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