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教育·資訊
成績是否正態分布 不只是看一條曲線
時值期末,合肥工業大學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教師花陽所帶的《內燃機原理》結課了。錄入完學生成績后,系統自動生成了學生成績的分布圖,“這次給分雖不是嚴格正態分布,但也呈現中間多兩頭少的分布,稍微偏向高分段一些”,花陽說。
此前,中南大學老師吳嘉被學校教務提醒學生成績應服從正態分布一事引發學生和老師的廣泛討論。據了解,吳嘉所授課程參考人數是153人,期末最終成績90至100分占比70%以上,幾乎沒有低分,其中,平時成績全部都在95分及以上。學院審核時發現成績分布異常,提醒教師進行復核確認。吳嘉認為,“答卷很好,我不可能給低分”。
成績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績點與保研、留學、找工作、拿獎學金息息相關,學生成績的正態分布曲線下是每一個學生未來的切身命運,也充滿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與張力。
正態分布:既定規則下對學生成績的綜合評判
正態分布是統計學上的一種概率分布,正態分布曲線呈鐘形,兩頭低、中間高。高校學生成績的正態分布則指班級學生成績應呈現中間成績占大部分,極高分和極低分都較少的分布。
記者查閱發現,如在《中國人民大學本科學生課程考核與成績管理實施辦法(修訂)》中要求,“一個教學班的課程考核成績一般情況下應呈正態分布,便于選拔優秀,甄別落后,其中,‘A’或者90分以上者一般不超過20%。”文件稱,這是為了防止評分標準過嚴或過寬,希望教師以客觀的尺度評定學生的各項成績。
實際上,學生對學校的成績規定并不太了解,記者分別詢問了在普通高校和雙一流高校就讀的學生,他們大都表示“可能有政策,但具體不是很清楚”。
北京大學研一學生劉清說,如果85分以上是優秀,“一般得了84分,大家都心照不宣地覺得被‘正態’了”。東北財經大學大四學生吳海則說,“要是有出國等訴求,有的老師分數上就不會卡得特別死”。
文月在做助教期間曾輔助導師在教務系統中登入學生成績,她說老師知道優秀率有限制,會提前注意成績分布,“規則是既定的,一般不是說成績錄不上系統再去修改,而是打分時就根據要求調整好比例。”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祁進玉也表示,學校有期末成績正態分布的要求:“我帶的是一門本科生學科基礎課,考評方式里課堂表現和展示等環節占三分之二,期末大作業占三分之一,但最后的成績是嚴格按照各項分別打分,不會專門調整分數。”
“我不認為‘都得高分’是合理的,如果平時很用功的學生和不努力的學生最后分值差不多,其實會打擊其學習積極性。所以從人的基本能力來看,應該是基本符合正態的,至少應該是‘兩頭小,中間大’。”花陽認為,如果教師對所教課程的重點難點有更清晰的認識,評分標準會設計得更合理:“例如對難題賦分就不宜過高,否則即使成績中等的學生也會被劃到成績偏低的一部分,還是要教師綜合考慮。”
分數膨脹:現在優秀學生的比例確實提高了
文月回憶,大一大二沒有“正態分布”政策時,有“水課”老師靠極高優秀率吸引學生。
花陽也說,一些公共基礎性大課,選課人數多,同學們就會打聽,哪位老師給的分數偏高,課程通過比較容易,就去選誰的課,而不是憑自己的需要和興趣。
“要求正態分布,實際上是要求課程所傳授的知識體系要與學生的(平均)認知水平相當。我們假定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相互之間沒有抄襲,教師設定教學內容、目標是讓學生平均分達到80分,那么從統計學上講,成績就應以80分為期望值呈正態分布。”華北電力大學教務處處長劉崇茹分析說。
劉崇茹強調,從教務部門的角度出發,正態分布是從另一個角度要求教師。“一部分老師可能評分不認真,所以目前要求教師填寫一張‘學情分析’或‘試卷情況分析表’,教師自我評估,平均分、及格率是多少,題型、教學內容是相對偏難還是簡單了,為何沒達到教學目標等,但在系統里提交成績時并未規定只有正態分布才能提交。”劉崇茹表示,“我認為,如果說偏離太多,可能反映教師所教的內容明顯偏難或偏簡單,說明教師并沒有很好地‘因材施教’。”
據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郭英劍的研究發現,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在2004年出于反對分數膨脹的立場,開始限制A類(即優秀)分數的比例。但10年后,該校意識到設限具有負面影響,對此予以更改。到2020年,該校再次進行調查,發現分數確實有新的走高現象,但該校并未對此再作出限制優秀比例的規定。
“分數膨脹是必然現象,現在優秀學生的比例確實比過去多很多,還有很多人在刻苦努力希望自己更加優秀。這是個時代進步的體現,目前良好的學習環境、發達的網絡資源、便捷的國際交流,都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與過去無法相提并論的機會,自然使得學生要比過去優秀得多,而且呈現他們優秀的機會也很多。”郭英劍說,“我認為不該專門去‘控制’所謂的成績區分度。學生成績的區分度,應該是自然而然所形成的,而不是人為‘控制’出來的。這樣對學生才公平。”
曲線背后:接受一流的教育而不是只專注于分數之高低
在中國政法大學博士生顧晉偉看來,從本科到博士,自己從未在意過成績是否被“正態分布”調整了,“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人,而不應該完全用統計學的數字來管理。”
郭英劍認為,要求成績進行正態分布,看上去是要防止教師隨便打分、防止學生分數膨脹,實際上對教師來說是剝奪至少是削弱了他們應有的判定和給予學生應有成績的權利,對學生來說則是剝奪了部分學生有可能獲得優秀的權益或者機會。
在正態分布曲線背后,除了教師對學生分數的考量,更指向如何對教師和學生進行權威的、高質量的評價。
“我們也在做教學評價,但確實比較難,因為很難給出客觀的標準。不同學生有不同態度,有的學生覺得風趣、給分高就是好課,并不一定傳達了多少有效知識。并且教學評價也有一定程度的‘滯后性’。”劉崇茹坦言,“所以‘正態分布’其實也是考核教師的一個指標,畢竟它有數學、統計學的基礎理論作支撐,可以評估教師教學內容設置是否合理、所出試卷難度是否適中、是否達到教學目標。如果完全不要求,教師‘想教什么教什么’,不管學生‘學懂學不懂’,就更難評價教師是‘放水’還是認真講課。”
花陽認為,“評價標準無論如何定,一定應以學生為中心,落腳點也應該回到學生,而且需要兼顧各個方面。”
郭英劍更加強調對學生和教師的信任,“相信教師具有判定學生是否優秀的判斷力,相信教師不會濫用這樣的權力。也應該相信學生,相信優秀的學生并非都會做出僅為了成績而去選擇課程。”
“無論是管理者還是教師,都應該更好地教育學生:從一所好大學接受一流的教育而不是專注于分數之高低,才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本質所在,也才有益于自己未來的人生道路。”郭英劍最后說。(楊颯 周世祥)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學生 成績 教師 正態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