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游>資訊
廢棄礦山蝶變國家4A級景區
新年伊始,位于海南省儋州市的蓮花山景區游人如織。在探訪山水勝景和地貌奇觀之余,游客紛紛掛起紅絲帶、制作紙燈籠迎新祈福。開業半年多,這個新景區已接待游客約20萬人次,并于2020年11月獲批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礦坑化身人工湖,采石礦邊坡改造成雕塑,廢棄礦山竟然能建成景區。”徜徉在青山綠水間,山東游客陳立勇嘖嘖稱贊。而兩年多前,這里還是地質災害頻發的廢棄礦區。上世紀50年代起至2012年,原海南農墾藍洋農場出讓石灰巖采礦權,礦區長年開采留下6個采石坑,其中,最深的一個深度達50多米,長寬各400多米。
采礦帶來經濟收益,但欠下一筆難以估量的生態賬、民生賬。地貌和植被嚴重破壞,暴雨來襲時災害頻發。原海南農墾藍洋農場22隊職工陳勇靠種植橡膠為生,由于膠園周邊碎石遍布,土壤稀薄,養分不足,他種植的橡膠樹10多年后才開始少量產膠。
“掠奪式開采成為幾代農場職工揮之不去的民生痛點。”海南農墾旅游集團總裁助理、蓮花山文化景區執行董事鄭夏鴻說,周邊職工和群眾養殖的牛羊頻頻掉入采石坑難以施救,山體滑坡和泥石流常將橡膠樹等經濟作物沖毀。
2017年,原海南農墾藍洋農場分公司啟動生態修復,投入大量資金移除廢棄石料,對部分山體進行加固。徹底補上生態欠賬還需長期治理,但成本高昂令企業難以承擔。隨著該公司改制成為海南農墾旅游集團,“礦坑上建景區”的設想應運而生。
“礦山治理修復不能走只講投入、不講回報的老路,要實現生態修復和產業發展的良性循環。”海南農墾旅游集團董事長石向榮介紹,企業基于自身優勢和當地資源稟賦導入旅游產業。礦坑修復能盤活數百畝建設用地,可以解決旅游發展用地問題。修復基礎上挖掘礦山特殊地質地貌景觀,還能與當地氡溫泉等旅游資源進行整合。
激活生態資源的價值,首先要讓滿目瘡痍的礦山重披綠裝。宜林則林、宜草則草開展生態修復,景區職工全員上陣清理出2600多車垃圾,又從山下拉來5000多車肥土鋪在廢石渣上,種下2萬多株樹苗、200畝草皮和花木,綠化邊坡10萬余平方米。
針對植被難以成活的破碎山體,通過網絲鉚釘加固修復后再進行景觀美化。過去采礦留下的邊坡加固后以假山遮擋,“五福臨門”雕塑依山而建。雕塑前的巨型礦坑被改造成人工湖,建起6.7萬平方米的室外礦坑劇場,引入音樂噴泉和高空表演。
結合地貌修建景觀,上述工程較傳統水泥灌注、整體填埋等修復方式節省資金上千萬元。在景區里,這樣的“點睛之筆”處處可尋:錯落有致的礦坑,山體改造后蛻變為靈動的湖池、雕塑,新建的15公里步道、電瓶車道將各個礦坑景點串聯成線。
廢棄礦區變景區,生態紅利充分釋放。蓮花山文化景區重現綠水青山,先后獲評全國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全國森林康養示范基地。景區生態修復、景觀打造及配套設施建設直接投資為1.5億元,帶動社會投資達4.3億元。
“路修好了、環境整潔了,我們也不用守著低產橡膠苦熬了。”陳勇說,他向景區流轉土地獲得收入,還到景區擔任保潔員,年收入從5000多元增長到2萬多元。景區共帶動包括40多名貧困戶、脫貧戶在內的300多名周邊群眾就業,人均月工資達2600元。此外,景區還免一年租金將200多家門店提供給周邊群眾經營。
該景區“生態修復+產業導入”模式獲得廣泛關注,已有數十個團隊慕名前來考察學習。石向榮介紹,海南農墾旅游集團與科研機構聯合啟動了“生態修復后產業導入行業標準”項目研究,將建立生態修復智庫平臺,組織實施生態修復行業相關標準的編制、申報工作,為各地生態修復提供借鑒。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景區 修復 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