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 頁 資訊 綠·聲音 綠·生活 綠·人物 綠·能源 綠·產業

首頁>生態>資訊

走向碳中和

2020年12月24日 09:09  |  作者:王菡娟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日前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

雖然這是我國第一次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入年度重點任務之一,但今年以來,“碳中和”已在多個重要場合被提及。

有專家指出,“碳中和”意味著一個以化石能源為主支持發展的時代開始結束,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一個向非化石能源過渡的時代來臨。

氣候問題展現大國擔當

如果你今天開了車,制造出二氧化碳排放量,那么可以通過植樹等方法來中和抵消,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碳中和作為一種新型環保形式,目前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大型活動和會議采用。

如今,這看起來并不能立竿見影的環保行動備受關注。

9月22日,中國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向世界承諾,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這是我國首次向全球明確實現碳中和的時間點,也是迄今為止各國中作出的最大減少全球變暖預期的氣候承諾。

12月12日,在氣候雄心峰會上,我國宣布了更具體的減排目標: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在這莊嚴承諾的背后,卻是嚴峻的現實——氣候問題,已經等不得了。

于2015年達成的《巴黎協定》,給世界劃了兩道“限定線”——到本世紀末,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上升的幅度控制在“低于2℃,最好不超過1.5℃”。

世界氣象組織的報告顯示,目前,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已上升了1.1℃。

日前,由科技部發布的《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顯示,本世紀以來,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顯著,融化面積占南極冰蓋總面積的19%。2005年以來,南極冰架年均崩解面積3411.4平方公里,年均崩解質量為7711億噸。南極冰架年崩解量于2016年至2017年達到最大,為18326億噸。冰架底部融化加劇、冰蓋表面融化加速和海冰減少使得崩解呈現明顯加劇趨勢,大氣和海洋的增暖是其主要驅動因素。

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必須要行動起來!

在22日召開的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表示,這個目標的宣示彰顯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也體現了中國主動承擔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責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為全球氣候治理進程注入了強大的政治推動力。

莊嚴承諾的底氣

敢于向世界莊嚴承諾,我們的底氣又從何而來?

此前有專家指出,中國從達峰到碳中和過渡期只有30年時間,而發達國家需要60年至70年的時間。中國能源消費和經濟轉型、二氧化碳和溫室氣體減排的速度和力度,比發達國家實現轉型的速度和力度要大得多。

21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發布的《新時代的能源發展》白皮書顯示,中國把推進能源綠色發展作為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推動國家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內新建、改建、擴建用煤項目實施煤炭等量或減量替代。能源綠色發展顯著推動空氣質量改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排放量大幅下降。能源綠色發展對碳排放強度下降起到重要作用,2019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8.1%,超過了2020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標,扭轉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

生態環境部提供的資料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能源結構持續優化。

可再生能源領域專利數、投資、裝機和發電量連續多年穩居全球第一,可再生能源投資已經連續5年超過1000億美元。

我國清潔生產和低碳循環發展不斷深化。2016—2019年,全國共有22743家企業開展了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涉及鋼鐵、石化、化工、制藥等20余個行業。據不完全統計,通過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全國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產生量分別共削減約23.5萬噸、3.3萬噸、48.7萬噸、37.7萬噸。

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實現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和汾渭平原全覆蓋,全國清潔能源占能源消費的比重達23.4%,煤炭消費占比下降至57.7%。

交通運輸結構調整也取得積極進展,京津冀地區煤炭運輸集疏港實現“公轉鐵”。86%的煤電機組實現超低排放,建成世界最大規模的超低排放清潔煤電供應體系,約6.1億噸粗鋼產能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

截至2019年底,我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較2005年降低約48.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15.3%,提前超額完成我國對外承諾的到2020年目標。

在中國環境記協舉辦的第十一期環境茶座上,生態環境部國家氣候戰略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表示,2005年以來,我國所實施的應對氣候變化政策和行動,相當于累計節能22.1億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192萬噸、氮氧化物約1130萬噸。

與此同時,全國碳市場穩步推進。莊國泰在新聞發布會上還介紹,陸續發布24個行業碳排放核算報告指南和13項碳排放核算國家標準。截至2020年8月,試點省市碳市場共覆蓋近3000家重點排放單位,累計配額成交量約4.06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成交額約92.8億元。

“尤其是在今年這樣的國際背景下,這個作用是十分明顯的,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贊譽,應該說中國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了新的更大貢獻。”莊國泰說。

降碳,綠色轉型總抓手

莊國泰也同時表示,實現碳中和仍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發展過程中還面臨著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消除貧困、治理污染等一系列任務。”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需要在幾個方面發力。一是大力推動經濟結構、能源結構、產業結構低碳轉型。二是在提高能效方面需要更加努力。三是在發展非化石能源和增強碳匯方面做出更多工作。”莊國泰說。

22日,在自然資源保護協會召開的“第二屆跨越石油時代國際研討會”上,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石化原董事長傅成玉指出,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時間緊,任務重。其中一大難點是中國尚沒有在各個行業進行總體、協調的碳達峰、碳減排的統一規劃,更沒有統一的管理和協調的制度,而這些都是必要的基礎工作。

在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張玉清看來,目前,我國的單位GDP能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節能潛力大。為實現我國在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油氣行業也必須要大力實施節能提效工程,早日實現油氣行業的碳排放達峰;同時,積極推動天然氣與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石油消費總量控制的關鍵時期,在此期間實現石油消費達峰對我國保障能源安全、實現碳排放盡早達峰、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自然資源保護協會高級顧問楊富強表示。

此外,楊富強認為,我國將很快取代美國成為石化產業規模最大的國家,要注重增強石化產品的單位碳排放競爭力;并實施有約束力的柴油發動機耗油量和污染物排放標準,提高電代柴油比例。

因此,楊富強建議加快推動傳統燃油車退出銷售市場,使2025年新車市場的新能源車比例從20%提升到27%。

莊國泰表示,生態環境部正抓緊啟動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的行動方案,把降碳作為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加快建設碳交易市場,實實在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也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下一步,我國將在堅持和完善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建立健全用能預算等管理制度,推動能源高效配置合理使用;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大力發展光伏發電、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推動煤炭消費盡早達峰;加強重點用能單位管理,加快實施綜合能效提升等節能工程,深入推進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節能降耗,持續提升新基建能效水平;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交易市場,廣泛開展全民節能行動,營造有利于節能的整體社會氛圍等方面,圍繞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采取有力措施,持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快能源消費方式轉變。

編輯:秦云

關鍵詞:碳中和


人民政協報政協號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