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線傳真 一線傳真
挖掘傳統文化 達斡爾村落獲新生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挖掘傳統文化 達斡爾村落獲新生
從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向西驅車半小時,就到了梅里斯區哈拉新村。四弦琴造型的村口大門、廣場上英雄莫日根的雕像、街道上魚叉狀的路燈、院落里別具一格的民居……一進村,濃郁的達斡爾民族風情撲面而來。
哈拉,達斡爾語意為“冰道”。哈拉村是一個有著300年歷史的少數民族村落,村民70%為達斡爾族。
“沒有黨和政府就沒有今天的哈拉新村。”說這話的是村民康索慶。1998年嫩江流域出現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哈拉村被洪水沖毀,受災嚴重,村民們無家可歸。康索慶的房子被大水沖塌,臨時住在當地的小學校。“當時很絕望,想著以后該怎么生活。沒想到,黨中央關心少數民族,給蓋了新房,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1999年,全國政協籌集捐款3000多萬元,哈拉村得以重建。重建后,村民的生活環境雖然得到了極大改善,但由于受災嚴重、地少人多、達斡爾族語言溝通障礙、收入渠道單一等原因,村民的生活并不富裕。2013年哈拉新村被確認為貧困村。
黨的十八大以后,國家實施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哈拉新村迎來了轉機。“依托哈拉新村的民族特色和生態資源,我們將其列為全區重點打造的旅游品牌,累計投入兩億元相繼建成游客接待中心、民居民宿、棧道等基礎設施,每年舉辦達斡爾族盛大的民間節日‘庫木勒’節,有效拉動了旅游產業的發展,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梅里斯達斡爾族區委書記吳昊介紹。
72歲的村民康淑珍身體很硬朗,性格外向,和老伴兩人經營一家民宿,一年收入兩萬多元。“年輕的時候就愛看電影,但家里窮,買不起票。現在村里有電影院,家里有電視,還有手機,想看啥都方便。”坐在熱炕頭上,康奶奶熱情地和記者拉起了家常。
晚上8點,在村部辦公室,村黨支部書記多雪英準時進入“哈拉新村特色村寨”直播間開始直播,和上個月剛開通時的手忙腳亂相比,現在熟練了許多。“哈拉新村是首批國家級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國家農業旅游示范點,全國100個重點民俗文化村之一,五星級新農村,有‘中國達斡爾族第一村’的美譽。村里正在建游客接待中心二期,明年開春歡迎你們來。”兩首達斡爾民歌唱罷,看到網友們興趣濃厚,她開始介紹達斡爾民族歷史及文化特色,熱情邀請網友到村里體驗。
2019年,哈拉新村接待游客量達57萬人次,旅游收入7500余萬元。村民人均收入1.1萬元,其中旅游增收6600元。
民俗旅游不僅帶動村民增收致富,也使達斡爾族傳統文化和技藝煥發新生。梅里斯區多次組織專家學者深入哈拉新村開展達斡爾民族文化研究挖掘保護工作,烏欽、哈庫麥勒、扎恩達勒、薩滿調、口弦琴、哈尼卡、達繡、蔓子炕、魚罩、庫木勒、曲棍球、嘎拉哈、圍鹿棋、摔馬跤等有代表性的達斡爾符號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
走進哈拉新村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館,入門后是一處微縮的達斡爾人生活場景,表現達斡爾族是農牧漁獵多種經營的民族。展館里,負責人吳明晨給參觀者介紹館藏的文獻資料、歷史圖片、出土文物、民間用品、飲食文化和民族風俗。“‘木庫蓮’是達斡爾古老的口簧樂器,多用于青年男女表達愛意或祭祀活動。”介紹完,他現場給大家演奏起來,曲調婉轉悠長。“以往到哈拉新村旅游看的都是自然風光,但近幾年我們特別注重對民族文化的挖掘、保護和傳承,希望來到村里的外地人能更多了解達斡爾族的歷史文化。”最近幾天,他接待很多大中小學的師生到此研學。
在展館一樓的非遺體驗區,達斡爾族刺繡省級傳承人謝丹妹正在領著繡娘做繡品。受家里老人影響,謝丹妹十幾歲開始學習達繡,開始只是自己的興趣愛好,隨著鄉村旅游的發展,繡品受到游客青睞,很多村民找她學習。為此她注冊了公司,培訓收徒,發展達斡爾族刺繡旅游產品。“達斡爾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隨著老人的故去,很多技藝面臨失傳的境地。達斡爾刺繡針法粗獷,顏色艷麗,民族文化符號鮮明,看到越來越多人特別是年輕人找我學習,心里特別開心。”
柳蒿芽對于達斡爾族來說意義非凡,被稱為“救命菜”。它伴隨著這個勇敢頑強的民族,戰勝災害、饑荒、戰亂……度過了最為艱難的歲月。2018年,90后青年康健返鄉創業,在哈拉新村景區內創建了契丹壺柳蒿芽茶廠,用達斡爾族特色柳蒿芽加工制成“契丹古茶”。“達斡爾族是契丹的后裔,是先人發現食用了柳蒿芽,造福了后代,故起名為契丹古茶。達斡爾族孩子是聞著柳蒿清香長大的,希望通過自己的品牌推廣將民族特有的文化發揚光大。”康健說,今年企業正在科研柳蒿芽的無土栽培技術,制作柳蒿芽速凍水餃、柳蒿芽丸子等新產品。
“挖掘、保護、傳承民族傳統文化,打造民族特色旅游品牌帶動鄉村振興。”對于哈拉新村未來的發展,多雪英充滿期待。
(本報記者 張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