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線傳真 一線傳真
湖南衡陽:文旅扶貧擘畫鄉村振興新圖景
央廣網衡陽11月6日消息(記者堯遙)蒸水河畔,船山故里。作為湖南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之一,湖南省衡陽縣近年來大力支持貧困村保護好、利用好文化遺產,做好文化旅游融合文章,不斷探索文旅扶貧新模式,讓文旅產業帶活鄉村經濟。
洪市鎮是一座由各類傳統文化和夏明翰精神組成的紅色文化鄉鎮,鎮里的明翰村更是衡陽縣的第一大村,也是衡陽傳統谷芽糖的產地之一。當地發揮得天獨厚的紅色文化旅游優勢,走“非遺+扶貧”路線,將夏明翰精神與傳統谷芽糖融為一體,打造了極具特色的扶貧工坊——“明翰紅坊”。
22歲的村民王康因為父親生病導致家中貧困,當年他只讀了一年高中就被迫輟學去外地務工。如今,王康在離家更近的“明翰紅坊”里制作谷芽糖,一天工作8個小時?!艾F在的工作比之前在不銹鋼廠輕松多了,一個月工資3000元?!蓖蹩蹈嬖V記者,家里今年已經脫了貧。
村支書陳長春介紹,“明翰紅坊”谷芽糖生產車間長期動態聘用4名貧困勞動力,讓他們跟著制糖師一邊學一邊做?!凹夹g完全熟練后,他們既可以繼續留在工廠里工作,也可以回去自主創業?!标愰L春說,此舉為貧困戶自力更生、早日實現脫貧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持,“現在村里一年有近30萬元的村集體經濟,為脫貧攻堅提供了強有力的幫助。”
成功把“傳統技藝”發展成“扶貧產業”,小小的“紅坊”谷芽糖,體現的是紅色傳承在精準扶貧中的巨大推動力。
王康在“明翰紅坊”里制作谷芽糖(央廣網記者 堯遙 攝)
紅色文化還帶動了旅游經濟。曲蘭鎮湘西村是王船山故居所在地,村里以船山文化為核心,連續舉辦“船山文化夏令營”,發展觀光農業,建設湘蓮觀光園,開發“夫子湘蓮”“心湘蓮”等旅游扶貧農產品品牌,將文化體驗、農業觀光、鄉村旅游融為一體,打造“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湖南省經典文化名村”。在界牌鎮將軍村,這里依托秀美的山水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充分挖掘陶瓷文化、紅色文化,打造“將軍村生態度假”旅游勝地,69戶貧困戶278人因文旅實現了脫貧致富。
曲蘭鎮湘西村是王船山故居所在地(央廣網記者 堯遙 攝)
蒸水河畔,船山故里(央廣網記者 堯遙 攝)
“一個文體活動廣場、一個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一個簡易戲臺、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廣播器材、一套體育設施器材、一個宣傳欄。”這是衡陽縣按照相關規定對全縣51個省級貧困村進行文化行業扶貧設定的“七個一”標準。截至2018年底,這51個省級貧困村全部達標,通過了主管部門的考核驗收。
小舞臺小廣場的建設豐富了村民文體生活,年均開展各種村民文體活動300場次以上,參與村民近3萬人次;文化活動室、文化宣傳欄成為聯系群眾的橋梁;貧困村的農家書屋也全部得到了升級,更新了鄉鎮綜合文體中心圖書12500冊、農家書屋圖書24萬冊,尤其側重配置滿足農民發展養種需要的科技類書籍……村民的文化知識增長了,文明意識也不斷提升。
文化扶貧走進校園(央廣網發 衡陽縣委網信辦供圖)
針對貧困村地處偏遠的特點,衡陽縣還變“送文化”為“種文化”,在各級文藝骨干培訓班的招生中,優先安排貧困村的文藝骨干參加;縣文化館開展廣場舞、書畫等培訓,年均為鄉鎮培養文藝骨干2000人次,提升了貧困村群眾文化生活的“造血”能力。
衡陽縣文旅融合公益惠民互動(央廣網發 衡陽縣委網信辦供圖)
浸潤蒸陽大地千年的傳統文化,為衡陽縣脫貧攻堅提供了強勁動力。文旅美鄉、文旅興業、文旅富農、文旅興縣,衡陽縣旅游扶貧已累計實現510戶1310人脫貧致富,文旅融合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關鍵詞:文旅扶貧擘畫鄉村振興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