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 頁 聚焦 時政 動態 原創 國際 熱點

首頁>要 聞 >時政

牢牢把握中美關系發展的正確方向

2020年09月07日 11:12  |  作者:樂玉成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中美建交40多年來,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兩國關系持續發展,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令人遺憾的是,近來美國一些政客倒行逆施、挑起爭端,惡意攻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治制度,挑戰中國核心利益,干涉中國內政,蓄意全盤否定中美關系歷史,對中國進行全方位打壓遏制,百般阻撓中美各領域的交往,竭力破壞中美合作大局。中美關系正面臨建交以來最為嚴峻復雜的局面。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各種層出不窮的新威脅、新挑戰,中美關系的巨輪能否繼續保持正確航向,不僅與兩國人民利益密切相關,也關乎世界前途與命運。習近平主席指出:“中美兩國合則兩利,斗則俱傷”。中美合作可以辦成有利于兩國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對抗對兩國和世界肯定是災難。我們必須牢牢把握中美關系發展的正確方向,堅定不移推進中美關系健康穩定發展。

中美建交以來,兩國關系雖歷經起伏,但總體保持向前發展。回顧40多年的中美關系,可以得到很多啟示。

不沖突不對抗是發展中美關系的首要前提。新中國成立后,在經歷22年的隔絕對抗后,中美打開了接觸、建交的大門,開啟了兩國和平共處、共謀繁榮之路。經過40多年的發展,中美關系成為當今世界相互交融最深、合作領域最廣、共同利益最大的雙邊關系之一,既惠及中美,也造福世界。實踐證明,合作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對抗沖突沒有未來。

不同社會制度求同存異是發展中美關系的關鍵所在。近半個世紀前,中美兩國領導人之所以能夠實現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最根本的一條就是雙方都堅持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的原則。中美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道路等差異,不應成為阻礙雙方交流的鴻溝,更不應成為美國一些政客妄圖打壓和改變中國、逆轉中美關系的借口,中美理應在求同存異基礎上相互借鑒、彼此合作、共同進步。

尊重彼此核心利益是發展中美關系的政治基礎。臺灣、涉港、涉藏、涉疆等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事關中方核心利益和關切。中方在這些重大問題上沒有妥協空間,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中美建交以來的歷史表明,這些問題處理得比較好的時候,中美關系發展往往比較順暢、穩定;反之,兩國關系就會出現緊張甚至倒退。

互利互惠、合作共贏是發展中美關系的動力之源。建交40多年來,兩國都從彼此合作中獲得了巨大收益。中美兩國經濟總量超過世界1/3,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50%,雙邊貿易額較建交之初增長了200多倍,雙向投資從幾乎為零攀升到近2400億美元。互利共贏的合作為兩國經濟也為世界經濟提供了持續的增長動力和發展機遇。

兩國人民的友誼是發展中美關系的深厚根基。中美人員往來從每年幾千人次增長到500萬人次,中國在美留學生總數超過40萬人。兩國建立了50對友好省州關系和227對姐妹城市。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美兩國各界相互馳援。中方向美方提供了大量急需的醫療物資,美國人均得到90只來自中國的口罩。中美兩國各界的交流與往來,為中美關系發展提供了強大民意支持。

維護世界和平發展是中美兩國的共同責任。二戰期間,中美攜手抗擊法西斯主義。新世紀以來,雙方在反恐和防擴散領域加強協調合作。為世界走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兩國均作出了關鍵貢獻。2014年,兩國向非洲派出醫療隊,與多國合作成功阻遏埃博拉病毒蔓延。2016年,兩國與國際社會一道推動達成《巴黎協定》。實踐表明,中美關系早已超越雙邊范疇,具有全球性意義和影響。

當前,美國有一小撮政客出于一己私利,歪曲歷史,否定歷史,散布各種謬論詆毀中國,把中美關系推到危險境地。我們要本著對歷史、對人類前途命運負責的態度正本清源,決不允許謊言和妄語混淆視聽、蠱惑人心。

美國一些政客聲稱,過去40多年“盲目的接觸政策”沒能改變中國,已經失敗。美國與中國并非盲目接觸,當年美國推動中美關系正常化,是順應時代潮流之舉,符合中美兩國共同利益。所謂“對華接觸失敗”的論調重拾冷戰思維,是對中美關系歷史的否定,是對過去40多年中美交往成就的否定,是對兩國各界人士為推動中美關系發展付出的努力和心血的否定。

美國一些政客聲稱,美中關系長期不公平、不對等,美方是“吃虧”一方。事實是,中美關系從一開始就建立在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基礎上。據統計,中美貿易關系支撐美國國內260萬個就業崗位,超過7.25萬家美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絕大多數都獲益頗豐。中美通過經貿合作,形成相互交融的利益共同體。

美國一些政客惡毒攻擊中國共產黨,把中美分歧上升為“自由”和“專制”的矛盾,鼓吹成立新的“自由民主聯盟”應對中國。這是企圖在21世紀復活冷戰,重拾“麥卡錫主義”。中國共產黨得到14億中國人民的堅定擁護和支持,任何割裂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血肉聯系的企圖都是徒勞的。我們不輸出意識形態,也無意搞制度競爭。美國一些政客企圖用意識形態對抗定義中美關系,悖潮流、逆大勢、違民意,是行不通的。

美國以國家安全為借口頻頻打壓一些中國企業,試圖在經貿科技領域制造中美“脫鉤”。這于法于理都說不通,對誰都沒有好處。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各國的相互聯系已深入到“毛細血管”。近期中國再次成為美國最大貿易伙伴,今年上半年雙邊貿易額達到2340億美元,僅6月一個月就突破500億美元。調查顯示,大量美國企業不愿撤離中國,愿意保持或增加對華投資。

美國一些政客為掩蓋自身抗疫不力,對中國搞“甩鍋”“追責”操作。這是荒唐的政治鬧劇。首先是于法無據。國際上沒有哪條法律支持向首先報告疫情的國家追責,歷史上也沒有這樣的先例。其次是于理不通。中國付出巨大代價和犧牲,為全球抗疫積累了重要經驗、作出了巨大貢獻,應該得到公正評價而不是責難。美國一些政客試圖向中國“甩鍋”不可能得逞,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美國一些政客提出,從新聞媒體到外交機構、人員,都要同中國講“對等”,甚至以此為借口蠻橫采取單邊措施。這是對相關國際法原則的蓄意曲解和濫用。對等的原意是雙方權利義務的總體平衡,絕不是只在己方關切問題上強行要求數字等同。

美國一些政客對中美關系的誤讀與曲解,根源在于其世界觀和時代觀出了問題,身體已進入21世紀,而腦袋還停留在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舊時代。習近平主席指出:“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共同發展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符合各國人民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表明:各國利益緊密相連,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團結合作是戰勝新威脅、新挑戰最有力的武器。人為制造所謂“新冷戰”,在國際上搞分裂和對抗,不僅違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也背離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當前,絕大多數國家都在致力于戰勝疫情、拯救生命、恢復經濟,搞意識形態對抗、鼓動“新冷戰”必然遭到國際社會的反感和批評。

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專心致志發展經濟、消除貧困,讓14億人民過上好日子,同世界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和成果,為全球治理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中國不謀求霸權,不搞軍事擴張,不干涉別國內政。同時,中國也決不接受欺壓、霸凌,決不會吞下損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

中國不會咄咄逼人,更不會仗勢欺人。中華文化強調“和為貴”,有謙和禮讓的傳統。中國從不主動挑起爭端。當前中美之間的紛爭完全是美方挑起的,中方始終致力于維護中美合作大局。

當前中美之間的矛盾和問題從本質上講,是多邊主義與單邊主義之爭、公平正義與霸權強權之爭、天下為公與美國優先之爭。中國歷來對謀霸爭霸不感興趣,而是致力于維護多邊主義與公平正義。中國堅信,在21世紀任何謀求霸權的道路都行不通。中國將始終站在國際道義的一邊,站在歷史前進的正確方向一邊。

中國對發展中美關系的政策立場沒有變化,保持高度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中方愿本著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構建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系。同時,中國堅決反對美國的霸凌行徑和強權政治,堅定捍衛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自身的正當發展權益,維護中國人民不懈奮斗贏得的國際地位和民族尊嚴。

我們希望美方一些人順應時代潮流和普遍民意,采取建設性態度,摒棄沖突對抗思維,走對話合作之路,不搞“脫鉤”、多促交融,遵循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精神和兩國政府達成的共識,讓中美關系回到正常軌道。

本著相互尊重原則,不斷積累政治互信。堅持互不干涉內政,尊重彼此領土主權、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

秉持互利共贏理念,聚焦和推進各領域務實合作。抗疫合作是當務之急。兩國可以就防控信息、抗疫經驗、防疫物資等開展合作,積極推進兩國在經貿、執法、禁毒、地方等領域務實合作,挖掘在新能源、機器人、人工智能、線上教育、遠程醫療等領域合作潛力。

基于平等開放態度,開展坦誠有效的對話。盡快恢復和重啟各層級、各領域的對話機制,把問題拿到桌面上來談。鼓勵兩國智庫媒體等各界開展形式多樣的交流,探討制定今后一個時期中美對話、合作、管控分歧的清單。在軍事安全等領域開展專業對話,防止戰略誤判。通過建立各種有效機制,切實管控風險,確保中美關系不失控、不脫軌。

發揚同舟共濟精神,加強全球治理合作。共同推動抗疫多邊合作,及早就如何減少疫情對兩國經濟以及世界經濟沖擊開展宏觀政策協調溝通。在氣候變化、反恐、人道主義救援、全球公共衛生、防止核擴散等全球治理問題上,在朝核、中東、阿富汗等熱點問題上擴大協調合作,使中美關系更好惠及世界。

中美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決不能重蹈冷戰覆轍,不能掉入沖突陷阱。美方應順應時代潮流,肩負起大國應有的歷史擔當與國際責任,與中方相向而行,讓中美關系盡快回到健康穩定發展的軌道,為中美兩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謀取更多福祉。

(作者為外交部副部長)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07日 09 版)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中美關系 中國 中美 發展


人民政協報政協號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