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 頁 教育·資訊 教育·聲音 教育·實踐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長·導航

首頁>教育>教育·聲音

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師期待各界支持

2020年08月12日 09:42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8〕27號)》提出:“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實施底部攻堅,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寄宿制學校建設和管理,不斷提高鄉村教育質量。”小規模學校是偏遠農村義務教育的重要辦學形式,直接影響到鄉村兒童能否公平享受教育。但作為影響其辦學質量最關鍵的因素——教師資源配置卻面臨突出困境。為此,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村教育課題組結合中西部五省11個市縣的調研資料,系統梳理了我國鄉村小規模學校師資配置的問題,并提供政策建議。

現實困境:

教師進不來也留不住

小規模學校辦學質量低及鄉村社區發展滯后,難以吸引優秀教師。課題組調研的1025位教師樣本中,認為小規模學校缺乏吸引力的原因排序從高到低依次為:工作生活環境差(83.6%)、專業發展受限(78.2%)、心理孤獨(71.9%)、待遇低(57.6%)、無法照顧家庭(43.5%)。訪談中多數校長反饋:“山區學校地理位置偏遠,工作條件艱苦,很難吸引到年輕教師,即使來了也留不住。除了工作壓力之外,年輕教師的戀愛、結婚難、女教師的安全問題等都成為小規模學校吸引力不足的原因。”

教師編制和調配機制有待完善,導致教師進不來、留不住。首先,多數縣仍簡單地按照統一標準或壓縮師生比的方式設置編制,加上很多縣財政困難,只能緊縮編制,導致小規模學校常年招不進新教師。如河南省Y縣131所小學中有79所小規模學校,在校生7594人,教職工546人。按照最新師生比1∶19測算,應配教職工399人,已超147人。但以滿足實際教學需求測算,需要教職工764人,實際短缺218人,只能聘用代課教師彌補缺口。

其次,從教師調配機制來看,當前各縣一般根據學校編制余缺和需求情況,采取教師個人申請、考試公開選拔或積分競爭等方式,結果往往是年輕骨干教師優先獲得進城任教機會,留在小規模學校的仍然是老教師。如陜西省Z縣M鎮三所小規模學校50歲以上教師比例均超過50%,且近三年教師流失率高達40%~50%,全是通過招考流入到城鎮學校。

教師激勵政策實施不力,影響工作動機。首先,經濟激勵方面,中西部多數縣財政能力較弱,卻承擔教師生活待遇支出的主要責任,導致鄉村教師績效工資、津補貼等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存在“打折扣”現象。調查發現,小規模學校教師月績效工資普遍在1200~1500元之間,最低僅為861元。同時,津補貼差異化程度較低,偏遠山區小規模學校教師月津補貼收入平均為400~500元之間(僅比縣城附近鄉村學校教師高出100~200元),甚至還不夠往返家校的交通費;而且,仍然有28.6%和29.3%的教師反饋沒有享受到生活補貼和艱苦偏遠補貼。值得注意的是,仍有大量代課教師的月工資僅為1500~1800元,她們的工作極不穩定。

其次,鄉村教師榮譽制度和職稱評聘等政策,在實施過程中仍然缺乏針對性。多數縣對教師榮譽僅限于頒發證書,缺乏政策優惠、津補貼支持等。另外,教師職稱評定的指標仍然很少,評定門檻較高,除了工作年限之外,教師還要滿足論文、課題等硬性條件,忽略了小規模學校教師承擔多重任務的實際情況。調查樣本中分別有81.5%和49.2%的教師表示沒有自我實現和榮譽感,這直接降低其工作動機。

教師培訓機會不足,且對教學質量提升作用有限。其一,教師參與培訓層次較低且成本較高。調查樣本中參加縣級以上、縣級和校本培訓的比例分別為18.2%、52.7%和78.2%;每學期培訓成本平均為581.2元,主要花銷在交通費、住宿費和伙食費方面,而且外出后教學任務無人能接替,學校很難派出合適的教師參加培訓。其二,培訓內容側重師德師風、教學能力及信息技術等方面,缺少復式教學技能、小班教學管理等方面的內容;而且理論授課時數過多,缺乏教學實踐指導;特別是一些老齡教師不具備電腦操作能力,在網絡研修中無法跟上進度。

小規模學校與社區、鄰近學校缺乏教師資源共享。我國大多數鄉村小規模學校與社區、鄰近學校的合作還比較缺乏。調查樣本中有82.9%的教師反饋所在學校沒有引進社區內的鄉村能人、退休教師等參與教學;73.6%的教師反饋所在學校沒有與鄰近學校共享師資。訪談中一些校長提到,學校與村民的關系非常疏遠,村民普遍認為小規模學校質量低下,多數家長把孩子轉到鎮中心小學就讀,留在學校的多為貧困、留守或殘障兒童。每年除了六一兒童節邀請幾位家長外,無法邀請到其他村民參與教學活動。

對策建議:

多管齊下,留人留心

系統看待鄉村教師問題,挖掘并強化小規模學校優勢。其一,應加強理論和實踐研究,系統提出小規模學校在管理組織、特色文化、班級規模、教學方法、師生關系、家校社關系、校際合作、成本效益等多重維度的優勢。其二,制定辦學質量的底線標準和分類標準,定期監測并診斷其辦學經費、師資、設施、教學質量等問題,切實改善教育質量其三,發揮小班小校優勢,采用參與式管理模式,塑造特色辦學文化;整合多學科課程內容、推廣復式教學模式并結合“互聯網+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果。其四,立足鄉村振興背景,鼓勵地方政府通過發展特色產業、提高居住、交通、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為學校發展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

創新招聘政策,吸引優秀教師。其一,應采取“生師比”和“班師比”相結合的方式制定教師編制標準。對于低于100人的學校,以“班師比”為主要參考標準,保證每個班至少有2名教師。對于以復式教學為主、少于30人的學校,可在國家規定的“班師比”(1:1.9~1:2.1)基礎上適當增加名額,達到2~3人。其二,建立初中、高中不同起點、不同年制分層次公費定向培養小規模學校教師機制。其三,采用“定向招聘”方式,教育部門和本地生源大學畢業生簽訂合同,畢業生必須至少在小規模學校服務5年,5年后可以續簽或到其他學校任教。其四,統籌區域內師范院校招生計劃,為小規模學校免費培養“小學全科”教師。

經濟激勵與情感關懷并重。第一,加大省級財政支持,在確保教師工資不低于縣鎮同職級工資的基礎上,試點實施“小規模學校教師工資倍增計劃”,將其基本工資增加到2~3倍;在偏遠地區,按照地理遠近、海拔高低,高于城區教師工資2~5倍的系數發放艱苦津貼。第二,應特別重視情感激勵,建議特設小規模學校工作10年以上教師榮譽及專項獎勵基金;建立“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的職稱制度,將職稱晉升、教學評優等指標切實向小規模學校教師傾斜;學校應營造“家”的氛圍,讓教師從內心感受到“受重視”。

以質量為核心,重視教師入職培訓及專業發展。其一,省、市縣級政府應撥付專項資金,由縣級政府依托國培、省培、市培、縣培計劃,采用輪訓方式,使所有小規模學校教師在5年內接受360學時培訓,確保培訓全覆蓋。其二,將教師按照入職時間、教學科目、教學模式等分類,按需設置培訓內容,特別應增加小班復式教學、全科教學、鄉土課程開發、家校合作、職業認同等內容。其三,采用團隊研修,影子跟崗,送教下鄉,工作坊研修等多種形式開展培訓。其四,借助網絡資源,促進遠程培訓與校本培訓相結合,特別是廣泛開展40歲以上教師計算機技能培訓。

調動社區、鄰近學校和公益組織多元力量,為小規模學校師資優化注入活力。首先,學校應通過教師摸底、家長推薦、學校調查等方式,引進本地致富能手、村組領導、退休教師、文化名人等參與教學活動和學校管理,拓展校本課程教學內容。同時,應適度開放學校教學場地和資源,與社區居民良好互動,建立家校社合作網絡。其次,與鄰近學校共享師資。如四川廣元利州區14所小規模學校建成聯盟,將23名管理干部、50余名教師集中到一起管理,打通編制,自由調換,聯校走教、并將優質課程通過網絡平臺在各學校共享,有效解決了教師短缺問題。再次,吸納公益組織力量,為教師引進、專業發展尋求更多機會。

(作者趙丹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發展學院副院長,陜西省鄉村治理與社會建設協同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范先佐系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教師 學校 小規模 鄉村


人民政協報政協號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