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加快數字經濟與農業農村經濟融合發展
數字經濟與農業農村經濟融合發展能夠多方位促進農業升級、農村進步和農民發展。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障礙:一是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全覆蓋尚未實現。二是協同高效的數據分享體系尚未完全建立。三是具有數字素養的人才仍然缺乏。四是相關標準制定和治理法律法規仍不健全。
為此,建議:
一是加快推動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的進一步落實。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與農業農村經濟的融合發展。在采集編制數據時,制定相應標準規劃信息資源,在遵循競爭中性原則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信息的透明度;在信息和數據共享方面,應出臺相應激勵保障措施,鼓勵各地區、各部門間的信息共享、資源互換,依賴合作的方式發揮核心優勢實現互利共贏。同時穩步推進數字經濟與本地特色農業產業的優化布局,通過政策性的扶持手段加大引導,并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推動數字經濟與鄉村實體產業的有機融合。
二是加快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全覆蓋。繼續提升互聯網、信息技術工程在我國農村區域及偏遠地區覆蓋程度,推動信息服務深入農村基層。破解當前信息技術服務農村金融的技術障礙,鼓勵大型互聯網企業積極參與農村數字普惠金融,構建“政、企、銀”三位一體的多方合作機制。同時,完善健全相應支付體系、征信體系和網絡監管體系,健全農村信息網絡平臺建設,適時維護和更新信息平臺。
三是多方位完善數字人才體系建設。加快農業職業教育、遠程教育發展,同時樹立典型選拔優秀青年職業農民農閑時期定期專項培訓,培養造就一批善用互聯網、懂金融經濟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和產業化聯合體。加強數字應用實踐型人才的培育力度,培育一批通過分析評價能讓數據“會說話”的農業農村數字人才。
四是加強風險防控、優化配套制度及相關法律法規。加快建立健全農業農村“數字經濟”領域相關的官方權威統計口徑和指標,保障數據的安全性。在原有法律法規基礎上,補充、修訂和完善數字經濟和數字金融相關法律制度,通過大數據信息采集立法,確定服務標準及制度規范,進一步優化對于數據的知識產權保護、責任權利歸屬、利潤分配方式等的標準制定。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西南大學副校長)
編輯:秦云
關鍵詞:數字經濟 農業農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