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扶貧>典型案例
黑龍江肇東:讓貧困戶的身板在產業和市場中“硬實”起來
對于貧困戶零星分散而又缺少專項扶貧資金和項目的非貧困縣來說,該如何打好脫貧攻堅這場硬仗?黑龍江省肇東市采取產業扶貧、市場扶貧的辦法以及發展高端產業的思路,既扶貧也扶弱,讓貧困戶的身板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硬實”起來。
“能掙錢的產業,也有我們貧困戶的份”
接近中午,昌五鎮昌盛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劉秀雙仍然在香瓜大棚里忙個不停,她摘了一筐香瓜遞給外面的游客,這一筐瓜8斤重,15塊錢一斤,足足賣了120塊錢。劉秀雙擦了擦汗水,把其中的一張100元鈔票舉起來透過陽光“驗”了一下,喜滋滋地揣進兜里。
這個大棚是村里生態農業園區200棟扶貧大棚中的一個,劉秀雙承包下來,承包費每年1000塊錢。香瓜采取有機種植方法,一上市就被“哄搶”,頭茬瓜能賣15塊錢一斤,幾天時間劉秀雙就賺了1000多塊。她興奮地告訴記者:“現在能掙錢的產業,也有我們貧困戶的份。”
2018年,肇東市財政自籌扶貧資金,省里又支持一部分,用576萬元建起200棟扶貧大棚,帶動昌五鎮175戶貧困戶和五里明鎮25戶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
昌盛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董事長趙洪禮介紹,扶貧大棚的帶貧方式有三種:對于無勞動能力的,由貧困戶“委托”合作社種植,貧困戶交少量委托費;無勞動能力又不愿委托種植的,村里根據瓜菜大棚的收益直接給其分紅;對于有勞動能力的,可承包大棚。此外,貧困戶還可以到這里打工掙錢。
昌五鎮鎮長呼訓凱介紹,這個鎮走的是生態農業融合發展路子,把貧困戶一并帶入生態農業產業中,讓他們在脫貧之后能穩步走在鄉村振興的路子上。
“原來秤都使不好,現在天天用二維碼收錢”
肇東市通往省城哈爾濱市的301國道邊,新建起一座占地1100平方米的扶貧大市場,來往車輛紛紛停下來購買新鮮的瓜菜產品。
來自姜家鎮雙安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任廣田,胸前掛個印有收費二維碼的大牌子,攤床上擺著菜花、香瓜、黃瓜等地產瓜菜。為了讓貧困戶能在市場中賺到錢,鍛煉闖市場的能力,肇東市專門在姜家鎮建了個扶貧大市場,有12個攤床專屬于貧困戶。
任廣田告訴記者,他沒做過生意,更不會“站市場”,剛開始那陣不掙錢,就想跑回家不干了,鎮里每天就給他們20元的鼓勵金。漸漸地他摸到路數了,也嘗到了掙錢的甜頭,現在最多時一天銷售額能達到2000元錢,近500元的利潤。“原來秤都使不好,現在天天用二維碼收錢。”任廣田笑著告訴記者。
姜家鎮人大主席團副主席羅亞華介紹,鎮里對這些有能力“站市場”的貧困戶,每戶給1000元啟動資金,還給配一輛電動三輪車。不到半年的摔打,這些貧困戶紛紛在市場中成長起來,有的變成生意人。
“有了基地帶,園子也種上了高端菜”
黎明鎮山樹村,有個占地面積1300畝的農業科技示范基地,這是個高端的農業科技示范項目。來自民安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曲萬榮整日在這里“上班”,從育種到種植,再到管理和采摘,整套流程全熟悉。從4月份至目前,曲萬榮已掙了1萬多塊。她告訴記者,示范基地免費送給貧困戶高鈣養生菜苗,讓他們在自家地里種,然后基地再回收。目前每畝高鈣養生菜產量可達8000斤,每斤1元錢,畝利潤將達到5000元。“有了基地帶,園子也種上了高端菜。”曲萬榮說。
黎明鎮甜嫂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韓曉艷是基地投資人之一,她告訴記者,這個高科技農業示范園區,生產全球著名的高鈣養生菜、荷蘭紅菜頭以及歐芹等,全部銷往省城一些大型精品商超和果蔬批發市場。同時,基地以送菜苗給貧困戶的方式,讓他們在自家地里種植高檔農產品,然后基地高價回收,把貧困戶帶入高端農業產業中。全鎮166戶貧困戶,有135戶進入了高端農業產業,其余貧困戶也能分到利潤。
肇東市委書記張偉志說:“作為非貧困縣,肇東市的脫貧攻堅走的是讓貧困戶‘強身壯體’的路子,讓他們進入優勢產業,并具有市場意識和闖市場能力,為下一步的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