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樊錦詩:此心不移系敦煌
作者:樊錦詩
幾代莫高窟人為保護、研究和弘揚敦煌石窟文化藝術,付出畢生精力。對我來說,該做的事做了、該出的力出了,沒有愧對祖先和前輩交給自己的事業(yè),這是最大的幸福
我和敦煌有割不掉的緣分,我這一生注定屬于敦煌。
小時候,自從在課本上讀到一篇關于敦煌莫高窟的課文,我就開始向往敦煌。1962年,北京大學歷史學系考古專業(yè)組織畢業(yè)實習,我第一次來到敦煌莫高窟。少年時代的夢想即將實現,我把敦煌之行想得非常美妙。等到下車時,就傻眼了:這里完全不是我想象的樣子。當地生活條件的艱苦程度是難以想象的。
一進洞窟,這些就都不重要了。整整一個星期,史葦湘先生帶著我們沿著崖壁,一個洞窟、一個洞窟看過去。我們完全沉浸在衣袂飄舉、光影交錯的壁畫和彩塑藝術中。不過,當我得知畢業(yè)被分配到敦煌時,心里是猶豫的:我體質很差,第一次到敦煌畢業(yè)實習時,就因為水土不服提前離開;又因我男朋友、后來成為我先生的彭金章,在武漢工作。抱著先在敦煌認真做3年研究、再調去武漢的想法,我第二次來到敦煌。沒想到,這一待就是一輩子。
和家人兩地分居19年,我反復追問自己,究竟要不要離開敦煌。當一個人面對最艱難的抉擇,推動他做出決定的,往往是心底的內在信念和力量。我感到自己是長在敦煌這棵大樹上的枝條,離開敦煌,就好像自己在精神上被連根砍斷。老彭知道我離不開這里,他離開自己親手創(chuàng)建的武漢大學考古專業(yè),來到敦煌。沒有老彭的成全,就不會有后來的我。
有一段時間,我特別喜歡在黃昏時分去爬三危山,在那里可以望見整個莫高窟。我經常想,做不好敦煌石窟的保護就是罪人。敦煌石窟的保護、研究、弘揚和管理,走過不同的歷史階段。上世紀40年代初,常書鴻先生就帶領前輩們開始敦煌文化藝術保護和研究工作。老一輩人長年堅守大漠,篳路藍縷,使莫高窟從滿目瘡痍到華彩重現。我所能做的,就是以前輩為榜樣,盡自己之力將工作向前推進。
60歲那一年,我接受敦煌研究院院長的任命,再次起跑。這一棒,我跑了17年。這期間,國家不斷加大對敦煌石窟的保護力度,大幅度增加經費投入并引入高科技手段,國際交流合作也逐漸增多。敦煌石窟保護任務也更加繁重:自然侵害造成壁畫病害、巖體坍塌等;迅速攀升的游客人數也給莫高窟本體及其所在環(huán)境的保護帶來嚴峻挑戰(zhàn)。此外,壁畫、彩塑不可逆轉地在退化,直至消失。我們的保護就是在和時間賽跑,而且要從“搶救性保護”過渡到“預防性保護”,最大限度地做到防患于未然。
時代在進步,敦煌保護理念隨之更新。上世紀80年代末,我去北京出差,第一次看到有人使用電腦。我問對方:“你關機之后,剛才顯示的圖片不就沒了嗎?”他說:“不會!圖像數字化后,儲存在計算機中可以不變。”我深受啟發(fā)。長久以來,我焦灼于壁畫退化和病變。如果數字儲存可以使壁畫信息永久“保真”,那就應該把所有洞窟的壁畫都轉成數字保存,而且要高保真、高清晰度、色彩逼真、形象不能變形!2010年,我們終于做出符合這一標準的洞窟數字檔案。沒想到莫高窟數字化試驗,恰好符合幾年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啟動的“世界記憶工程”理念。
“數字敦煌”具體包含兩方面內容。第一,數字化的敦煌石窟及其壁畫、彩塑信息庫建設。這既可以為敦煌藝術的保存和研究提供基礎性信息,也可以為制定壁畫和彩塑保護措施提供依據,同時將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獻、研究成果等資料,匯集成電子檔案。第二,將洞窟、壁畫、彩塑以及與敦煌相關的一切文物,加工成數字圖像,利用敦煌數字檔案開發(fā)數字電影,使敦煌文化藝術走出莫高窟,讓游客“窟外看窟”。如今,我們形成一套壁畫數字化技術及規(guī)范,并培養(yǎng)了一支長期扎根大漠、掌握先進理念和數字技術的近百人的隊伍。
隨著數字化推進,我認識到,敦煌石窟數字化不僅要永遠保存歷史信息,還要服務于公眾共享文化遺產。于是,我提出“永久保存、永續(xù)利用”人類珍貴文化遺產莫高窟的想法。數字化還要再上臺階,努力達到智能化、智慧化——能否達到這一目標,關鍵在于人才。
2016年5月,我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給我最深刻印象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努力構建一個全方位、全領域、全要素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要重視發(fā)展具有重要文化價值和傳承意義的‘絕學’、冷門學科”。這讓我倍感親切、備受鼓舞。未來,我們會基于“數字敦煌”資源庫,加大敦煌石窟綜合保護體系建設,把一個真實完整的莫高窟傳給子孫后代;未來的敦煌學研究也要力求突破創(chuàng)新,一方面集中力量研究敦煌學難題,一方面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重要文化參考。
有人問我,人生的幸福在哪里?我覺得就在人的本性要求他所做的事情里。真正的幸福,就是在心靈召喚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自我。從大漠中的無人區(qū)到世界矚目的研究院,幾代莫高窟人為保護、研究和弘揚敦煌石窟文化藝術,付出了青春和畢生的精力。對我來說,來到這個世界上,該做的事做了、該出的力出了,沒有愧對祖先和前輩交給自己的事業(yè),這就是最大的幸福。
樊錦詩,生于1938年,浙江杭州人。1963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歷史學系考古專業(yè)。現任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研究館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2017年,《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報告》榮獲第七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優(yōu)秀獎。2018年,被授予“改革先鋒·文物有效保護的探索者”稱號。2019年,榮獲“文物保護杰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敦煌 莫高窟 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