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電視臺記者:我的問題提給楊振斌委員。馬上就到畢業季了,但是受疫情影響,今年很多大學畢業生表示“就業壓力山大”。在這種特殊情況下,您認為就業問題該如何解決?我們常說,畢業后要找個好工作,那么到底什么樣的工作才算是好工作呢?謝謝。
楊振斌:謝謝。作為學校的老師,我參加過學生的就業工作,作為學校的領導,我是學生們的“大家長”,我也格外地關心孩子們的進步與發展。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可以說就業工作壓力確實非常大,難上加難,“最后一公里”確實是比較難走。但是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讓我們看到了整個國家和全社會的努力。大家可能也知道,現在像大學生參軍入伍、公務員招錄、研究生招生、“三支一扶”項目等都有了比較大幅度擴招。教育部還組織了48所高校對口支援湖北省高校的就業工作。從我們學校與湖北工業大學幾場聯合舉辦的云招聘來看,學生和用人單位的反饋還是不錯的,這些都提振了我們的信心。我想跟同學們說的是,我覺得一個人能不能稱為人才,最終要看他對社會的貢獻,貢獻大就是大人才,貢獻小就是小人才,沒有貢獻,你再聰明恐怕也不能稱為人才。所以我覺得,越是對國家和社會貢獻大的崗位,越是有價值的崗位,越是國家和社會需要的崗位,越是我們最能發揮作用的崗位。
今年在疫情期間,一大批90后志愿者作為防疫人員、作為志愿者沖向了防控一線,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點贊。為什么這樣?我覺得他們代表了一種為國家做貢獻的社會價值,也代表了未來和希望。我覺得,同學們如果把眼光放得更開一點、更廣闊一點,我想選擇的余地應該是會更大一些的。我們學校的馬嬌嬌同學,在疫情期間積極參加村里的防疫工作,而且利用所學的知識幫助村民們直播售貨,得到村民的熱烈歡迎。包括我們學校今年的上海市大學生就業協議,1到10號協議,都是我們學校的學生簽署的,我看了一下,他們都放棄了一些誘惑,選擇了最能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的崗位,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現在復工復產正在加速推進,經濟運行正在恢復正常,在這里我也向用人單位呼吁一下,利用這個時間點,建議用人單位要逆周期而行,提前進行人才籌備,有針對性地投放一些計劃,提前做一些儲備,厲兵秣馬,為企業以后的發展打下更好的人才基礎。用人單位這時候招到的大學生應該會更優秀一些的。最后,我想再和同學們共勉,今年雖然就業有一定的壓力,但疫情終將過去,山花終將爛漫。從一個歷史時期來看,沒有哪一代青年人能夠像當代中國青年這樣,離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如此之近,愿同學們把青春的激情燃燒在奉獻民族復興的偉大歲月上。謝謝。
編輯: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