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勵賀林:以企業為抓手落實穩就業目標
作者:勵賀林
穩就業是“六穩”之首,疫情加大了穩就業工作的難度,也進一步凸顯了穩就業的重要性。我們要全面強化穩就業措施,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統籌解決好因疫情出現的部分企業缺工嚴重、穩崗壓力大和重點群體就業難等突出矛盾,積極應對疫情對經濟下行的疊加效應,為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雙勝利”打好基礎。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可避免會對我國經濟社會造成較大沖擊,加大經濟下行壓力。我國的中小企業貢獻了80%的就業,疫情使得部分工人返崗難、物流原材料受影響、生產運行成本升高、現金流壓力加大,致使部分企業減少用工需求,重點群體就業難的廣度和深度有所增加。而另一方面,也有企業出現招工難現象,有的企業缺工嚴重、穩崗壓力大,不僅影響復工復產,而且推高了企業運營成本。
要以發展的高度正確認識穩就業的新形勢和新問題。綜合起來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疫情的沖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在這個大背景之下,現階段穩就業工作出現的困難和問題是暫時的。應該清醒認識到,我國完整的產業體系還在,我國旺盛的市場需求還在、我國的卓越的生產能力和消費能力還在,我們堅定的信心從來就沒有改變。我們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的發展、看待穩就業的新形勢和新問題,保持戰略上必勝的信心,同時要落實落細各項應對措施,切實做到因地因企因人分類幫扶,在戰術層面提高就業優先政策的精準性和效率性。
要以穩企業為抓手,落實落細中央穩就業的政策措施。企業穩,就業才會穩,企業復工復產,才可以創造國民財富,支撐經濟社會的動態循環系統良好運行,因此,要以穩企業作為穩就業的得力抓手,要在落實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穩定企業的生產經營,要切實地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具體問題,采取“點對點、一站式”直達運輸服務解決企業員工的通勤困難,打通堵點、綜合協調跨界交通的有序管理。要將中央確定的對企業的系列扶持政策切實落實到位,以更具體、更對癥、更加本地化的招法,讓企業盡快地、全面地享受到稅收減免、社保階段性減免、失業保險穩崗返還、住房公積金緩繳、就業補貼、資金信貸等一攬子政策措施,讓企業對減輕成本壓力有感覺,提高抗風險的能力。
要多措并舉,多管齊下,努力實現穩就業的目標。要切實做到為企業減負,不僅是稅收、規費、社保等方面的減免,更要考慮為企業安心生產經營減少不必要的管理負擔,讓企業最大限度地回歸市場競爭,以科技創新和管理效率實現價值創造,為經濟社會貢獻財富,贏得生存和競爭能力。要切實為企業穩崗提供有力支撐,部分企業為博得生存而不得不裁員,不是本意,因此需要區別對待、精準施策。對有市場、有訂單、有技術、管理好的企業,稅務、工商、金融、海關、商務各部門聯動,綜合評估企業信用等級,適當適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實現對企業的“滴灌式”幫扶。要下大力氣做好擴就業工作,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以堅定的市場化理念增強民營企業的投資信心,加大力度去除“彈簧門、旋轉門、玻璃門”等非市場壁壘,讓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更短一些,引導民營企業增強投資信心,激發民營企業投資熱情,為擴就業做好扎實的底層支撐。
要更大力度支持彈性靈活就業,以“量能”對沖疫情不利影響。要以創新的思維解決新問題新挑戰,更大力度地支持彈性就業和靈活就業。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在特殊時期要以“保量”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實現穩就業,積聚“量能”優勢,以對沖疫情的不利影響。要對創新就業模式予以肯定,并制定符合其健康發展需要的支持性政策。(勵賀林)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企業 落實 疫情 政策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