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疫情打不垮珠三角”——廣東全力支持和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直擊
新華社廣州2月17日電 題:“疫情打不垮珠三角”——廣東全力支持和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直擊
新華社記者吳濤、黃浩苑、荊淮僑
在16日召開的相關會議上,精準施策、全力支持和推動企業復工復產被確定為廣東省各級政府當前的重要行動目標。
連日來,圍繞復工復產的迫切需求,廣東千方百計給政策、出實招,全力扶持企業應對疫情挑戰、恢復正常生產。
快速反應:政企緊急全動員 書寫“廣東速度”
面對疫情“大考”,珠三角給出了自己的“快速反應答卷”。
佛山必得福無紡布有限公司臨時湊齊100名車衣工開工、廣州金浪星非織造布有限公司緊急趕出一條防護服新生產線……在政府全力支持下,緊急動員起來的廣東企業,用3天時間,完成了向武漢支援1萬件防護服的任務。春節以來,數以千計的廣東企業加入抗疫響應,用實際行動展現了經濟大省的責任和擔當。
在企業全面動員的背后,是政府的全面服務——從春節開始,駐廠、蹲點服務,就成為廣東各級相關部門的工作常態。廣州市政府駐企工作組成員黃海濤說,對駐點人員來說,幫助企業解決原材料供應是最大的工作任務,為此 “大家真是‘各顯神通’,用上了‘十八般武藝’”。
為解決企業生產原材料不足、員工不足等問題,廣東為企業提供“特事特辦”綠色通道,廣東省、東莞市政府在兩天內就完成了東莞欣意醫療保健制品廠國內醫療產品生產銷售資質的特批。同時積極動員廣州、東莞等地職業學校的在校師生,支援生產一線。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緊急復產中,必須為企業解決資金問題。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何曉軍說,廣東快速將涉及疫情防控物資企業名單提供給金融機構,方便雙方對接。2月6日前廣東各金融機構已給46家企業發放貸款8.41億元。
精準施策:“暖心”做在企業前面
1月27日,位于東莞茶山鎮的廣東新盟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潘結儉給企業的湖北籍員工打電話,告訴他們安心在家暫勿返崗。員工卻告訴潘結儉,鎮政府已提前來了電話,告知了安排。
“得到這消息,真的很暖心。”潘結儉說。
想在企業前,也做在企業前。作為人口流入大省,在嚴峻的疫情態勢中復工復產,廣東企業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為了不讓企業“知難而退”,廣東提前準備、精準施策,一一給出解決方案。
——返崗難、防疫難?
2月6日,廣東出臺政策應對疫情帶來的員工返程、防疫難問題,并指派專人指導,一企一策解決返崗、口罩等防控物資購置等難題。潘結儉說,政府不僅提前幫企業安撫員工,還主動下到企業幫助安排防疫工作,“手把手教我們該怎么做,例如8人一桌的圍餐怎么改成單人單桌”。
——資金缺,生產難?
何曉軍說,廣東提前對民營中小企業融資情況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需要融資的企業占比高達82.4%。對此,廣東出臺支持中小企業金融專項文件,通過降低小額貸款利率、免擔保費和放寬杠桿等18條措施,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我們很多設備要快速供應和大量資金周轉,銀行快速給了700萬元授信,太及時了。”廣州艾威儀器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徐志文說。
——員工少,壓力大?
為幫助企業招工,廣東開展近百場線上網絡招聘,5000多家企業參加,初步達成就業意向2萬多人。為減輕企業工資支付壓力,廣東向企業提供崗位補貼。
廣東一方藥業副總經理魏梅說,在崗和不在崗工人都要發工資,公司每月人力成本3億多元,一度對開工很猶豫。“政府的措施,解決了復工難題,又讓企業放下了心理包袱,公司已復工四分之一。”
承重前行:創新突圍仍在繼續
廣東制造是全國乃至全球產業鏈上的重要環節。截至2月13日,廣東5萬多家規上企業中,1.5萬家已復工。在“世界工廠”東莞,制造業已有5000多家復產;在“制造重鎮”佛山,五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復工……
東莞正揚電子機械有限公司在10日才開始復工,已有2800多人上班,企業復工率高達70%。公司人力資源處負責人李松輝說,政府的防控舉措讓企業充滿信心,“從車站、高速路口、村鎮到社區都有嚴密的安排,我們有把握很快恢復”。
2月14日,今年節后廣東首趟中歐班列從東莞開出,車上49個集裝箱中滿載通信設備、電路板等“珠三角制造”產品。在群創光電公司佛山廠區,公司人力資源負責人歐陽筱敏說,工廠7000多名員工,已有2000多人在崗。“公司主營液晶面板,現在生產供不應求。”
創新突圍仍在繼續。廣東星聯精密機械公司總經理姜曉平說,疫情帶來的人口流動限制,對產品售前、售后服務影響很大。公司利用新設備,實現在出廠前對模具進行安裝、適配驗證,通過將檢測結果和產品一起發給客戶、線上服務指導客戶安裝,盡量達到在現場安裝水平,減少了疫情影響。
“廣東有全國最齊全的制造業體系,底子厚,加上政府和企業的協力共進,我堅信疫情打不垮珠三角。”潘結儉說。
編輯:秦云
關鍵詞:企業 廣東 復工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