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生態中國>要聞 要聞
安徽新河灣農業發起創立“中醫農業聯合體”
為進一步擴大中醫農業的投入品應用范圍,提升中醫農業生態食材的生產和加工水平,1月11日,由全球中醫農業科技創新聯盟、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主辦,河南盛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草醫堂中醫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承辦、中咨國業規劃中心等單位協辦的“全國首屆中醫農業與農產品加工高峰論壇暨中醫農業投入品展示交流大會”在河南省駐馬店舉行。論壇圍繞中醫農業投入品和中醫農業生態食材農產品深加工助力生態產業融合發展展開討論。
中國農科院原副院長、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章力建,全球中醫農業科技創新聯盟負責人、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全球科技創新專家委員會執行主席孫建,長三角人才社團聯盟常務副主席、上海市突出貢獻專家協會副秘書長、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全球科技創新專家委員會秘書長韋學明,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所所長王鳳忠,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專委會副秘書長魏志敏,駐馬店市原政協副主席閆超,駐馬店市原發改委主任陳國民,駐馬店市貿促會會長尚國干,正大集團生物工程區銷售副總經理高嶺,河南華英集團副總經理張家明,全球中醫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專家張智、陳小梅、莫冬、陳天佑、張立強,1縣1特互聯網銷售云平臺楊梟等領導和專家以及來自行業內知名人士、企業高端管理人員近400人出席了本次高峰論壇。
會議期間,安徽新河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如意,河南太康鑫韻有限公司顧問楊君祥,河南草醫堂中醫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紅,重慶萬州古紅桔示范社、重慶三峽智騎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牟奇銀,河南盛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偉年,中三農國投富碳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鄭涵一,重慶初逸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大山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原產地產品和生態食材產品生產企業,以及中醫農業投入品生產企業聯合發起成立了“全國“中醫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大家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制定合作章程,形成緊密型農業經營組織聯盟,實行一體化發展。聯合體以幫助農民、提高農民、富裕農民為目標,以發展現代農業為方向,以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機制為動力,積極培育發展一批帶農作用突出、綜合競爭力強、穩定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成為引領我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和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要力量,為農業農村發展注入新動能。并申請依托全球中醫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全球中醫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聯合體下依托河南盛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設立中醫農業投入品運營中心,依托北京中三農國投富碳農業有限公司設立中醫農業功能性產品運營中心等。
2017年10月13日,農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6部委,以農經發〔2017〕9號文出臺了《關于促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的指導意見》,文件要求引導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圍繞主導產業,進行種養結合、糧經結合、種養加一體化布局,積極發展綠色農業、循環農業和有機農業。推動科技、人文等要素融入農業,鼓勵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體驗農業、康養農業、創意農業等新業態。鼓勵龍頭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等環節,積極利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提高全產業鏈智能化和網絡化水平。鼓勵龍頭企業將農資供應、技術培訓、生產服務、貸款擔保與訂單相結合,全方位提升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適度規模經營水平。引導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內部形成服務、購銷等方面的最惠待遇,并提供必要的方便,讓各成員分享聯合體機制帶來的好處。
新河灣農業公司位于安徽阜陽市潁東區,該區是國家級貧困縣、也是全國政協對口扶貧點,2016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對安徽省新河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山羊、紅薯、優質小麥及其制品授予了安徽首批“生態原產地保護”品牌,2018年又獲得商業飲食服務業中心生態食材品牌。公司甘薯小麥種植基地生產的秸稈(甘薯秧、麥秸)通過過腹還田(羊糞自然發酵),既避免了大量農作物秸稈對環境的污染,又為城鄉居民提供大量的優質羊產品,同時增加了有機質含量,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狀和生產條件,增強了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優化了農業生產環境,實現了“以農養牧,以牧促農”的目標,隨著“糧多─秸稈多─羊多─肥多”循環農業提升,促進了農業的綠色發展,使基地成為耕育農業的體驗園區。在農業全程網的支持下,公司帶動潁東區及其周邊5000多農戶發展山羊養殖、紅薯和優質小麥種植。新河灣企業利用中醫農業技術,開展生態食材基地建設及生態產業扶貧工程,建設耕育田園,集成并推廣面向各區域的中醫農業及循環經濟技術體系;即增加貧困人口的經濟收入;也促進了貧困地區生態扶貧和鄉村振興。
駐馬店期間,全球中醫農業科技創新聯盟與"中醫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成員單位在駐馬店召開了2020年中醫農業工作座談會,會議對2019年"中醫農業"工作做了認真總結,并對2020年"中醫農業"工作做了初步布署。2020年計劃依托全國“中醫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創建10個中醫農業產業融合和跨界融合“全球中醫農業科技創新基地”;創建20個“全球中醫農業產業化示范區”;創建30個“中國中醫農業之鄉”。聯合體成員單位共同表態,將在聯合體的統一部署下,加快在中醫農業耕育農法技術和投入品在各自地區推廣和實施應用,促進中醫農業耕育田園與中醫農業中國文旅地標,擴大中醫農業之鄉示范力度,更好的為農業可持續發和“生態扶貧、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服務。
編輯:生態中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