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與時間賽跑 航空高鐵合力開展器官轉運“接力賽”
11月26日下午1點30分,上海虹橋機場一場器官轉運接力賽悄然上演。上海鐵路公安處虹橋站派出所綜合隊副隊長羅鵬飛收到一條轉往無錫市人民醫院的人體捐獻器官消息——“無錫市人民醫院已對患者實施麻醉等待移植器官到來,捐獻的器官也到達虹橋機場準備換乘高鐵前往無錫”。
為了提高人體捐獻器官轉運速度,近年來,我國建立了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羅鵬飛所在的小隊就是這綠色通道中的其中一環。這次,他負責將護送器官的醫生從機場送至高鐵。就在羅鵬飛在機場出口做好接待準備時,器官護送人員已在機場接待人員的帶領下從最便捷的通道一路跑到了出口。
此時,機場人員的器官護送任務完成,“接力棒”到了羅鵬飛的手中。“機場到高鐵不算遠,我們負責護送就會省掉普通旅客必須要走的一些程序。”羅鵬飛講到,從機場航站樓到高鐵站原本15分鐘的行程,巡邏車護送不到一半的時間就能送至高鐵。
器官轉運時間縮短 移植率提升
器官轉運是一場生命與時間的賽跑。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介紹,受限于我國廣袤的國土面積及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平衡,同時為降低患者器官移植總花費,我國大多采用由醫務人員攜帶,通過民航班機、高速鐵路及公路運輸的形式轉運捐獻器官。受制于現在的醫學技術,可移植器官均有可以耐受的最大缺血時間,超過此時間受者原發性移植肝無功能、移植肝功能延遲恢復、膽道缺血性損傷等并發癥發生率顯著增高,受者術后生存率明顯降低。
為縮短人體捐獻器官轉運時間,減少轉運環節對器官移植質量安全影響,保障患者生命健康,2016年5月,國家衛健委聯合公安部、交通運輸部、中國民用航空局、國鐵集團、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印發了《關于建立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的通知》建立了以民航、高鐵為核心的低成本、高效率的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工作機制。
在26日的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綠色通道建立3年以來,器官轉運時間平均縮短1-1.5小時,有效縮減器官冷缺血時間,使全國器官共享率提升近8%,器官利用率提升6.7%。
郭燕紅表示,2017年全國民航共開通人體捐獻器官航空運輸綠色通道978次,運輸人體捐獻器官995例。從運輸的器官類型看,肝臟、腎臟、心臟運輸量排名前三位,運輸量分別為517例、134例、93例,其他運輸的器官還有肺臟、眼角膜等。
“人體捐獻器官航空運輸保障過程中,機場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2019年1月到9月共有61個機場參與人體捐獻器官航空運輸始發保障,45個機場開展了人體捐獻器官航空運輸到達保障”。民航局運輸司副司長徐青介紹稱。
智能監管 器官移植全過程可追溯
據悉,我國器官移植工作始于上世紀60年代。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器官移植方面的法律法規逐步完善。2007年,國務院頒布了《人體器官移植條例》;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中明確將人體器官買賣作為嚴重的刑事犯罪;2015年起,我國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為移植供體來源,公民逝世后自愿器官捐獻將成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
郭燕紅表示,目前器官年捐獻與移植數量已位居亞洲第1位、世界第2位,器官受者生存率等指標已居國際領先水平。啟用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計算機系統,將患者病情緊急程度和器官匹配程度等醫學指標作為分配器官資源的唯一準則,保障器官分配科學透明公平公正。
據了解,2013年9月,我國正式啟用了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分配捐獻器官。旨在通過技術手段最大限度的排除和監控人為干預,根據患者病情緊急度和供受者匹配程度等客觀醫學指標對患者進行排序,實現自動化的器官匹配與共享,確保器官分配的科學、公平、公正。
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科研部主管史贏稱,該系統除了具備器官分配的功能外,還包括潛在捐獻者登記、等待者登記、承擔監管平臺等多重功能。系統上登記的每個器官都有屬于自己的身份編碼,可以追溯器官的來源,用途等關鍵信息。
郭燕紅強調,從器官捐獻、獲取、分配到臨床移植以及移植后管理的全過程中都有相應的可追溯的數據信息。并通過數據交叉對比發現問題,同時輔之以飛行檢查,使行業管理和外部監管相互結合。
另外,郭燕紅指出,衛健委與公安部建立了防范打擊組織出賣人體器官違法犯罪數據資源共享機制和聯動機制,聯合打擊組織出賣人體器官違法犯罪活動,通報相關案情以警示行業,配合司法機關依法對涉案機構和人員嚴懲,頂格進行行政處罰,保持對違法行為的高壓打擊態勢,對非法開展器官移植、器官捐獻實行“零容忍”。
編輯:劉暢
關鍵詞:器官 捐獻 轉運 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