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人物·生活>悅·生活悅·生活

張錦輝:援外情懷 一生不改

2019年11月15日 11:27 | 來源:中國農網
分享到: 

張錦輝(左二)在和農業農村部國交中心的年輕人分享援外故事。資料圖

本網記者 彭瑤

從索馬里、斯里蘭卡到土耳其,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張錦輝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歲月獻給了中國農業援外事業。如今,這位78歲高齡的老人已是滿頭華發,也要靠著助聽器才能聽清記者的話,但談起近半個世紀前的援外經歷,老人的眼神依然閃著熠熠光彩。

任務

張錦輝1966年從廈門大學外語系畢業后分配到農業部外聯局工作。然而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并沒有太多的外事工作可以做。不久,張錦輝像當時的很多同事一樣,被安排到河南省西華縣的五七干校去學習。

1971年冬的一天,張錦輝突然接到部里通知,讓他立即回北京,“有出國任務,去索馬里喬哈水稻煙草試驗站的農業援外專家組當翻譯”。

“那時候的心情真是又激動又擔憂。”令張錦輝感到激動的是終于可以用自己的專長為國家做點實事,擔憂的是在整整5年的政治學習和勞動鍛煉中,他一直沒有機會接觸專業書籍,擔心自己不能很好的勝任這個重要的任務。

出國前的準備時間只有3個月。“那時候不要說農業專業英語書籍,就連英漢詞典都很難買到。”為了盡可能迅速地提升專業能力,張錦輝拿上一個小本子去向部里從事外事工作的老領導、老同志請教,把他們多年來一點點積累在小本子上的專業詞匯抄寫下來,每天晚上回到家學習到深夜。那挑燈夜戰的三個月縱然辛苦,卻是張錦輝大學畢業以來過的最快樂充實的時光。

1972年2月,張錦輝踏上了去往索馬里的旅程。“從北京出發的航班上差不多有100位乘客,除了兩個外國人,其余幾乎都是到非洲各國參與援外工作的,到索馬里去的只有我一個。”

從中國民航轉巴基斯坦航空,再轉阿聯酋航空,輾轉多國,張錦輝終于站到了炎熱干旱的東非大地上。“2月的北京還是冬天,穿著厚厚的大衣,到索馬里穿著襯衫都嫌熱。”

從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機場到試驗站約90公里,在兩個小時的車程中,眼前的情形讓張錦輝感到震驚。“沿途都是泥巴糊墻、茅草屋頂的房子,當地人身上也沒件像樣的衣服,很多都是身披一塊粗布。來接我的試驗站同事告訴我,很多牧民連草房子都沒有,晚上就跟牧主的牛羊一起睡在干旱的草原上。”張錦輝暗下決心,一定要為改善當地人民的生活做最大努力。

當時索馬里居民的主要食物只有玉米。“他們的種植技術非常落后,沒有農機,甚至沒有牛耕,唯一的農具就是鋤頭。雨季的時候,用鋤頭在地里挖出一個個小坑,撒下玉米種子,淺淺掩埋后,就等著旱季收割。沒有任何田間管理,不施肥、不除草,產量極低,糧食不能自給。”

為了幫助索馬里人民豐富食物品種、改善生活條件,中國政府于1969年建起喬哈水稻煙草試驗站,并派駐8位農業援外專家,分為水稻組和煙草組,主要任務是開展水稻和煙草種植試驗,并幫助當地人民掌握種植技術。“我是這個試驗站的第二任翻譯,主要負責專家組跟當地政府和人民的溝通交流。”

苦樂

張錦輝到索馬里的第二天就領教了酷熱天氣的威力。“我穿著短袖衫跟著組長在煙草試驗田里工作了大半天,第二天裸露在外的皮膚就因曬傷而開始大面積掉皮。”從此不管多熱,張錦輝都知道要戴上帽子、穿上長袖。“可是當地人好像就不怕曬呢。”老人微笑著談起往事,曾經的艱苦經歷在40多年后的回憶里似乎也成了趣事。

蚊蟲的叮咬是非洲草原的第二個威脅,“這會感染瘧疾、登革熱和血吸蟲。”盡管到達非洲以后都會服用預防藥物,下田的水稻組專家也會穿上防護服,但防不勝防,肆虐的蚊蟲依然讓一些援外專家感染了疾病,“連續的高熱好幾天都不退”。此外,時常出沒的鱷魚、河馬等野獸也讓專家們在外出時必須保持高度警惕。“盡管面對種種危險,但沒有一個人打退堂鼓,大家都覺得能代表中國來援助非洲朋友是特別自豪的事情。”

從1972年2月到1974年12月,張錦輝和同事們在這樣艱苦甚至危險的環境中一待就是三年。張錦輝不僅做好日常工作交流翻譯,還夜以繼日翻譯了大量技術資料,為的是即使有一天專家組離開了,也能把技術留存下來。“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啊。”測土、引種、試驗、示范、推廣……這片從未種出過水稻的土地上生長出新的希望。

“當地居民好奇而期待的眼神給了我們壓力,更給了我們動力。大家倍感責任重大,一天時間當做兩天干。”

經過援外專家艱苦卓絕的工作,水稻試種成功了!煙草試種成功了!“當地的官員和老百姓都特別高興,直沖我們豎大拇指!之前意大利的專家也嘗試過在當地試種水稻,沒有成功,中國專家做到了!那真是我們援外生涯最開心的事!”煙草試種成功后,中國還幫助索馬里在當地建起卷煙廠,大幅提高了當地的收入。

援外,就意味著背井離鄉,意味著與家人分隔萬里。

1976年12月,在回國兩年后,張錦輝又一次踏上援外征程,前往斯里蘭卡烏達瓦拉淡水養魚試驗站,一待又是三年,成功幫助當地掌握青草鰱鳙四大淡水魚的孵化養殖技術。

1982年4月,張錦輝再次被派往聯合國糧農組織駐土耳其蠶桑顧問組擔任翻譯。種樹、打枝、采葉、養蠶、造絲……中國的援外專家們把所有的技術傾囊相授。“通過翻譯大量資料,我都快成半個蠶桑專家啦!”老人的思緒被拉回到那熱騰騰的青春歲月。

“土耳其布爾薩蠶業研究所的所長感嘆地說,中國的絲綢在這條路上通商千年,以前的皇帝們把絲綢制造工藝當做絕密從不外傳,如今中國專家卻毫無保留的傳授給我們,新中國是我們真正的朋友。”

從30歲到40歲,張錦輝把生命中的黃金十年留在非洲大陸、留在南亞海島、留在古絲綢之路的終點——他和大批像他一樣的中國農業援外專家們又何嘗不是在用青春和大愛續寫新絲路的開篇?

“說不想家是假的,說對家人沒有愧疚是假的,畢竟錯過了孩子的成長,錯過了天倫之樂的時光。但國家培養了我們,我們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參與國家的援外事業,這是使命,更是榮譽。”

初心

1986年,結束了在聯合國糧農組織的三年工作任期后,張錦輝回到中國,在農業部翻譯室工作。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在翻譯室的基礎上擴建成立國際交流服務中心,專門為農業國際合作交流工作提供外事支撐和保障服務。時任翻譯室主任的張錦輝又成為了國際交流服務中心的副主任,直到2001年退休。可以說,這位老人的一生都奮戰在農業援外戰線上,不論是前線,還是后方。

談到為何堅守援外初心矢志不渝,“我想是責任感和價值感吧。”張錦輝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援外工作既是為了履行大國義務,也是為了爭取國際支持,自己的所學能對國家有用,能實實在在幫助到亞非拉地區的人民,這種價值感和成就感值得用一生去守護。”

盡管退休多年,張錦輝對中國農業援外事業的關心關注從未稍減。在家里客廳長長一面墻的書柜中,占據最多的就是各種農業技術的外文資料,這是他為之付出畢生心血的見證。

當記者問到援外經歷中是否有什么遺憾,張錦輝想了想說:“上世紀八十年代,索馬里由于爆發內戰,我們當初建立的水稻煙草試驗站荒棄了,成為了戰俘營。想起來真的很遺憾,這也讓我們深深感受到生活在一個安寧穩定的國家是多么幸運!”沉默了一會兒,張錦輝又微笑著說:“不過我們的工作也沒有白干,向索馬里人民傳授了技術、傳遞了中國的友誼,這是什么也改變不了的!”

不久前,農業部國際交流服務中心開展“講述部史部風、牢記初心使命”主題活動,再次邀請這位有著豐富援外經歷的老主任參加,請他講述老一輩外事工作者們堅守農業外事初心,勇擔援外使命的故事。

“我喜歡跟這些年輕人在一起,他們比我們當年更有能力,更有見識,更有自信,從他們身上能看到國家的發展強大。”張錦輝拿出跟年輕人在一起交流時的照片,像夸贊自己的孩子一樣驕傲,“現在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深陷戰爭與貧困,中國的援外事業任重道遠,這些年輕人的擔子還很重。希望他們能夠繼續傳承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擁有習總書記說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格局和胸懷。”

采訪結束的時候,老人起身相送。午后陽光透過窗戶灑在老人清癯的臉龐上——寫著歷史,刻著榮光。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張錦輝 援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