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百余名國內外專家齊聚重慶探討巖土文物保護傳承與發展
中新網重慶11月5日電 (記者 劉相琳)中國巖土文物保護傳承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古遺址保護與加固工程專業委員會青年論壇5日在重慶大足區開幕。在接下來4天時間里,來自國內外的百余名專家學者,針對當前巖土質文物面臨的難題,探討科學有效的解決途徑和方案,探索未來文化遺產保護研究的發展方向和趨勢。
參加此次論壇的有來自意大利、英國、日本、柬埔寨等國家的專家,以及來自敦煌研究院、龍門石窟研究院、南京博物院,和國內相關大學、機構的專家與學者。與會專家將圍繞巖土質文物的病害特征與機理、巖土文物保護中的工程地質力學問題、巖土質文物保護中傳統材料研究與應用等方面展開討論,分享研究成果。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柴曉明表示,中國的巖土質文物價值重大、數量眾多,分布廣泛,區域特點明顯,但存在的問題也較為復雜。一方面文物病害類型多樣,成熟、系列的集成技術支撐欠缺,另一方面在確保文物安全的同時,充分發揮其在改善民生、服務社會、公眾教育、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仍需加強。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黃克忠認為,國內目前日益重視對文物的日常維護,它可以延長文物保護加固的周期,成為文物預防性保護內容之一。近幾年,個別文物遺產地對文物日常維護時,直接在文物本體上使用化學、機械手段,而沒有進行充分評估、驗證其安全性和耐久性,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如何將日常維護與保護修復區分開,需要有規范、規程來約束。
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副司長張磊說,70年來中國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開創性工作,徹底改變了巖土文物保護工作局面。中國絕大部分巖土文物保存狀況得到大幅改善并處于有效管理中,基本解決了“性命之憂”,并開始從“搶救性保護”向“搶救性”與“預防性”保護并重轉變。
張磊稱,應當清醒地認識到,我國巖土文物保護目前仍面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如風化文物本體加固的關鍵技術問題,較大范圍內的氣候變化問題,文物保護項目管理制度問題,文物保護項目實施效果檢測與評估問題,文物保護基層力量弱化問題,以及保護理念問題等,需要各方共同沉下心來,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埋頭苦干。
編輯:李澤杰
關鍵詞:文物 保護 巖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