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代經濟”層出不窮是“風口”還是“泡沫”?
原標題:從代購、代駕到代喝、代吃……各種“代服務”悄然步入大眾視野
“代經濟”層出不窮是“風口”還是“泡沫”?
“代喝奶茶、代吃火鍋、代長胖,每單收費標準為‘食品價格+路費+10元’。”記者近日發現,在電商平臺上出現了很多新的“代服務”方式,代吃、代喝、代訂酒店、代遛狗……甚至還有代叫醒、代掃墓、代相親等花式“代服務”。
“代經濟”層出不窮,人們對其卻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它是消費升級和無限分工的產物,是新的經濟“風口”;也有人認為,它只會批量生產“懶人”,是資本浪潮下的又一個“泡沫”。
“代服務”悄然流行
“怪不得現在這么多人做代購生意,確實有市場。”剛休完年假的陳芳在與朋友聊天時說道,她這次去韓國旅游,本來是抱著好玩的心態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真人代購面膜、化妝品、服裝,并配上一張飛往韓國的機票。“沒想到還真的有不少人聯系我,讓我幫忙買化妝品。”
“我不止一次找‘代跑腿’的小哥幫忙,確實省時省力,很方便。”家住重慶大渡口區的李彤彤說,她在廣告公司上班,經常要給客戶送文件,當遇到自己走不開客戶又著急要的時候,她就找跑腿小哥幫忙送。
李彤彤告訴記者,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今年8月,她要趕高鐵去成都,臨到高鐵站時卻發現有一份文件還在辦公室,自己回去拿的話,一來一回,高鐵早就開動了,所以就找跑腿小哥幫忙。最終,成功在高鐵開動前拿到了文件。
采訪中,記者注意到,“代駕、代購、代跑腿”等“代服務”已經司空見慣。而一些“代相親、代追、代長胖”等花式服務,也有不少人嘗試。
在電商平臺的搜索欄輸入“代”字,自動就彈出多項“代服務”。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與一經營代吃、代喝業務的商家進行咨詢。“錢給我,我去買吃的,你想讓我吃什么都沒問題,一些變質、惡臭等人類不可食用的物品除外,吃完后,我會用最直觀的語言告訴你食用體驗……”
事實上,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各種“代服務”已經悄然步入大眾視野,人們的生活也被“代服務”所包圍。
早上出門穿著代購回來的衣服去上班;中午又在App上找“代跑腿”的外賣小哥買一份午飯或送一份文件;下午,快遞來了,家中無人,只能放在“代收點”;晚上吃飯,喝了點酒,找個代駕把車開回家……從凡事親力親為到不再事必躬親,“代經濟”已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
“代”字背后的賺錢邏輯
“我能理解代駕、代跑腿等收費服務,但一些代吃、代喝、代健身等服務,我花錢請你吃喝,還得額外給服務費,這我就不能理解了。”在連日的采訪中,多位重慶消費者提出,他們看不懂一些花式“代服務”背后的生意經,并且對這些服務究竟是否有市場表示懷疑。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稱,“代經濟”賺錢的模式有兩種。一種是依靠服務賺錢,例如,代扔垃圾、代駕、代跑腿等;另一種則是依靠資源賺錢,例如,代訂酒店、代購食物、代訂購機票等,提供這類服務的人手里往往握有較多的資源,能拿到普通消費者拿不到的優惠價格。其中,代訂酒店和代購食物表現尤為突出。
剛從南京回重慶的羅明耀向記者介紹說,他這次去南京住的是5星酒店但只付了3星酒店的價格。原因在于,他在網上拍下了一個代訂酒店的“商品”,“最終899元一晚的酒店,我只支付了360元的房費和120元服務費,共480元就入住了。”
羅明耀還稱,他找的這家代訂酒店的賣主,當時還向他推薦了一些連鎖快餐店的食物代購服務。原價11.5元的雞腿,通過這位賣主購買只需要8.6元,原價12的大包薯條,只需要9.6元……
記者了解到,一般情況下,依靠資源賺錢的賣主,之所以能拿到常人拿不到的優惠價格,是因為他們手里往往有大量的會員卡或優惠券,幫人大量代訂酒店又能夠為會員卡積分,次數多了就能拿到更加優惠的價格。
“我把需要‘代服務’的人分為解悶找樂型,尋求幫助型和想要優惠型三類。”重慶資深金融從業者李海波在分析“代經濟”現象時表示,快樂情緒所有人都需要,人人都會遇到困難和想要便宜,因此,“代服務”有其存在的空間和廣闊的市場。
是消費升級還是為“懶”買單
從傳統的代買、代送服務到新奇的代吃喝、代健身,“代經濟”正變得日益龐大,而與此相關的創業項目也正受到資本青睞。
其中,最明顯的是代駕市場。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國僅代駕司機用戶規模已超1.5億,目前滴滴代駕、e代駕等代駕產品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一個活躍在一二線城市的全職代駕司機,一個月下來能有過萬元的收入。
另據業內人士透露,以快消品銷售、代買和配送服務為主的“即買送”在開業后不久即獲得了1500萬元的天使投資;提供在線下單跑腿服務的互聯網平臺“UU跑腿”已獲得2億元B輪融資;同時,百度、美團等巨頭也紛紛入局“代服務”。
不過,相比于代駕、代送這類剛需,市場上其他形態的“代經濟”,似乎不如想象中的那么樂觀。例如,主打“讓人人吃上家里飯”的“代做飯”平臺“媽媽味道”,一開始紅紅火火、風頭很勁,但在距離其宣布獲得千萬元天使融資不到一年,就宣布停止業務。
同時,社會各界針對“代經濟”也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它的出現是提高了社會運行效率,加快了社會分工,促進了消費升級;而有的人則認為,這會讓懶人更懶,更會催生一系列代刷流量、代罵人、代考試等挑戰公序良俗的“灰色產業”和“黑色經濟”。
對此,業界人士分析稱,“代經濟”本質是花錢買別人的時間和專業技能,它只是一個市場中的現象,且早就存在,只是當前由于互聯網而變得更加明顯和有普及的趨勢。“代經濟”反映了社會分工越來越向精細化發展,然而這類形式還未成為主流,雖具有一定市場,但仍待拓寬。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也曾公開表示,“代經濟”具有可期的市場前景,就像當前火爆的外賣業務一樣,既能滿足特定人群的需求,又能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但人們不能濫用,防止跑偏。
此外,還有專家坦言,在法律許可下提供“代服務”,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目前在“代經濟”業務的監管方面,更多的只是行業自律和平臺通用規則進行監管。因此,相關監管部門應該加入,讓“代經濟”這匹“黑馬”在正軌上奔跑,為行業可持續發展賦能。(記者 黃仕強)
編輯:秦云
關鍵詞:代經濟 代服務 代駕 服務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