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十三屆全國政協連任委員學習研討班>會議新聞 會議新聞
凝聚共識不是少說話,也不是只說話
“習近平總書記在提到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總體要求時,把更好凝聚共識擺在了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三大職能并列的位置上,甚至可以理解為,委員們提高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水平,就是為了更好凝聚共識。而要廣泛凝聚共識,就必須加強思想政治引領,把心和力凝聚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來。”10月24日下午,十三屆全國政協連任委員學習研討班第四小組討論現場,許進委員在發言中談起了自己對凝聚共識的理解,引發了在座委員對這一話題的熱議。
“我在和其他委員的交流中感覺到,有些委員認為凝聚共識就是讓委員們少提意見,少唱‘反調’,我覺得這個理解是有偏差的。共識是在多樣性和差異性的基礎上形成的,是異中求同,而不是千篇一律。”張德興委員說。
這一觀點得到了寧高寧委員的認同。
“沒錯,少說話不是政協的特色。凝聚共識要把握好‘度’,既要尊重思想和觀點的多樣性,又要在思想政治引領下,推動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實現思想上的共同進步。”寧高寧表示。
“我覺得將協商民主真正向基層延伸特別重要。我們的民主是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我們的集中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只有在基層做到協商民主,才能把最廣泛的民心凝聚起來,才能將最接地氣的意見建議轉化成黨中央的科學決策。”葉小文委員說。
在這一點上,袁靖委員感觸頗深。
由于考古工作經常要到農村地區去,袁靖和基層群眾接觸頻繁。“剛當政協委員的時候,還不能很好地將委員履職和本職工作結合起來,所以下基層的時候基本忙的都是專業的事情。這屆政協以來,我特別注重在工作之余宣傳政策、理順情緒、反映群眾意見建議,覺得政協委員在這方面發揮作用的空間還很大。”
在俞敏洪委員看來,相較于上世紀80年代,現階段各個階層之間的區隔度變大,形成共識的難度有所加大,因此,更需要政協委員在凝聚共識方面發揮作用。“委員們完全可以在做本職工作的同時用語言、用行動去傳遞一些正能量。”
“的確,凝聚共識有很多種方式,不只是用說話來達到目的。就拿今年的國慶晚會來說,我們用領袖演員來再現政協第一次全體會議做出關于國都、國旗、國歌、紀年決議的歷史,講述政協的作用,就是在用我們自己的方式凝聚著共識,團結著各族各界的人。”關峽委員表示。
從加強黨的理論學習到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和大局觀,從把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同經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結合起來到健全同黨外人士、新社會階層人士的溝通聯絡機制,委員們對于凝聚共識的交流熱力不減,隨著思路和路徑的不斷明晰,共識在對凝聚共識這一問題的討論中逐漸凝聚。
編輯:李澤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