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長三角學者談良渚遺址利用:在“引流”中激活古城魅力
中新網杭州10月24日電(記者 張煜歡)24日,環良渚遺址黨建聯盟與長三角高校對接會在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召開。會上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長三角高校團隊與環良渚遺址黨建聯盟成員單位進行思想碰撞,提出在“引流”中激活良渚古城魅力,為后申遺時代“遺址保護、傳承利用、聯動激活”工作把脈問診、出謀劃策。
今年7月,中國良渚古城遺址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良渚古城遺址是人類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整個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區在錢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輻射當下的長三角地區。
“可以說良渚古城遺址的申遺成功,離不開長三角三所高校的鼎力支持,如復旦大學負責了大量良渚博物院的展陳設計工作,浙江大學的團隊參與了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的設計工作等。”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俊杰提到,眼下良渚處于“后申遺時代”,其傳承保護利用受到各方關注,亟需長三角高校專家加入到環良渚遺址黨建聯盟中來,通過產教融合增強合作實效,深化良渚遺址周邊地區的農文旅融合。
“剛剛我走訪了良渚遺址周圍的五個村子,得出一個關鍵詞:引流。”在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策略傳播系副主任章燕看來,提升良渚遺址這塊“金字招牌”的熱度十分重要。“按照我的理解,各個村落可以借勢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挖掘更多的‘引流點’,也由此引出三個問題:我們現在有怎樣的游客,希望吸引怎樣的游客,能夠吸引怎樣的游客。目前對于良渚文化感興趣的專業觀眾可能更多,要在此基礎上大膽設想,盡可能吸引不同層次的對象來到美麗的良渚。”
以良渚古城遺址附近的瓶窯鎮南山村為例,其境內的南山摩崖石刻造像是頗具歷史價值的浙江省級文保單位,現有元代佛教、道教摩崖單身造像13尊。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規劃部主任萬聯佳在實地考察后提出,這是與良渚文化交相輝映的重要“引流點”。“南山摩崖石刻的文化資源價值十分突出,我認為周圍民宿與濕地公園可以圍繞石刻主題朝宋元文化方向發展。同時也要注意重點保護石刻本體及修復工作,做好文物保護與最大價值的利用。”
復旦大學旅游學系副教授孫云龍亦稱,當下文旅融合的一大短板在于缺乏文化價值觀的引領,過于限定于市場效益,而忽略了社會和文化效益。“良渚古城遺址擁有非常好的文化資源,一定要把周圍的農村帶動起來,不僅僅是出讓、出租土地,更要結合高校的人才培育和科研力量振興鄉村,用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良渚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良渚 遺址 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