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不同的戰場,一樣的人道情懷
寫在北京冬奧組委“紅十字救護站”展開“第一救”之際
人民政協網北京9月20日電 (記者 田福良)9月17日下午3時許,就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與北京冬奧組委合作備忘錄簽署暨紅十字救護站啟動儀式”剛剛結束,北京冬奧組委辦公區“紅十字救護站”正式揭幕之際,站內工作人員正在為迎接參加儀式的領導、嘉賓調研檢查工作而忙碌著,這時冬奧組委一名工作人員身體感到極度不適前來尋求幫助。
圖為9月17日下午3時許,北京冬奧組委辦公區“紅十字救護站”醫護人員、“紅十字博愛救護隊”隊員協同趕來的急救車醫務人員對患者進行有關檢測和處理
這名患者感覺面部發癢,到達“紅十字救護站”時已出現了一定面積的皮疹,而且在不斷擴大,情況不容樂觀。經過醫護人員的詢問之后,得知患者是在吃了一塊夾心巧克力之后,出現了這個狀況。根據患者敘述,救護站醫護人員對其進行了測量血壓、心率等針對性初步檢查,判斷為急性食物過敏所致,并進行了抗過敏的初步處理。雖然患者有所緩解,但還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為了防止他由于急性皮疹出現喉頭水腫以及其它狀況,救護站醫生建議立即轉移到最近的首鋼醫院進行進一步徹底治療,并幫助患者緊急呼叫了救護車。
適逢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梁惠玲,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成員王海京,副會長王平,監事會副監事長李立東,北京冬奧組委副秘書長徐志軍及北京冬奧組委、紅十字會等領導、嘉賓一行從啟動儀式現場到北京冬奧組委辦公區“紅十字救護站”調研檢查,目睹了這場近乎“救護演練”的突發事件,在場領導、嘉賓一度真的以為是當天啟動儀式后安排的救護演練,但躺在病床上的患者和救護站醫護人員無瑕接待領導的檢查,前廳、處置室內外,醫護人員進進出出都忙碌著一件事——救人、救人,這是當務之急!梁惠玲常務副會長見狀,當即表示“救人要緊,千萬不要打擾黃金搶救時間!”并囑咐一定要及時采取措施,最大限度的保證患者得到及時的救護,同時向救護一線醫務人員采取及時有效的救護表示贊許。
負責“紅十字救護站”籌建,同時也是當天啟動儀式總導演的中國紅十字博愛基金秘書長張旭東,看著眼前這場勝于“救護演練”的救護現場,目瞪口呆,雖然原想安排的救護演練匯報因精化流程取消了,但“救人一命”的突發事件,還真不是他能“導演”的。這場近乎戰地救護般的案例呈現,雖然沒有硝煙、沒有槍炮,但救護站的功能設計和存在不就是為了一個又一個的生命和健康嗎?這是他組織援建的全國第185家“紅十字救護站”,實實在在發揮應急救護、實施院前急救是值得欣慰和自豪的事。救護車的警笛聲時刻警示著人們生命的可貴,更在激勵著包括張旭東在內的紅十字人。
據悉,在“紅十字救護站”及時應急處理和轉運下,該名患者送到醫院已進行了妥善治療,確保他在短時間康復并繼續投入冬奧組委的工作。
這是北京冬奧組委辦公區“紅十字救護站”揭幕后的首例救護,不僅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也為紅十字服務2022冬奧會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接下來在中國紅十字總會和冬奧組委以及各方的努力下,中國紅十字會博愛基金、中國紅基會幸福天使基金攜手北京市紅會、河北省紅會將努力實現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競賽、非競賽場館“紅十字救護站”全覆蓋。
圖為北京冬奧組委辦公區“紅十字救護站”
賽場如戰場,不同的戰場,一樣的人道情懷。紅十字組織最初就是“進戰地”救護那些受傷的戰士,后來擴大到“進戰場”,為在戰場上受傷的人以及救護人員和戰地醫院提供保護并保證他們的中立性,所以創建于1863年的“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最初名稱叫“傷兵救護國際委員會”。后來紅十字事業才由戰爭“應急救護”轉向全世界包括平民在內的人道主義救助,包括“進難民”和到社區“進平民”。
圖為梁惠玲常務副會長(左)與北京市副市長、北京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張建東為北京冬奧組委辦公區“紅十字救護站”揭幕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是中國具有標志性的大事件,確保舉辦一屆卓越精彩非凡的冬奧會是中國對世界的莊嚴承諾。9月17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與北京冬奧組委合作備忘錄簽署暨“紅十字救護站”啟動儀式的舉行,就是要充分發揮紅十字人道、博愛、奉獻的精神,為2022年冬奧會提供救護培訓、無償獻血、急救保障信息咨詢等服務,全力以赴的參與和推動相關服務保障工作的開展。
賽場如戰場,不同的戰場,一樣的應急救護。冰雪運動項目比賽激烈、驚險、刺激,受外界自然因素條件影響更大,運動員受傷害頻次和幾率較高,因此賽場的應急救援就更加的必要和必須。紅十字服務2022年冬奧會,中國紅十字會博愛基金、中國紅基會幸福天使基金援建“紅十字救護站”項目,將努力做到競賽場館全覆蓋、應急救護全方位,安全保障全技能,參賽觀賽人員全滿意的四全服務。
賽場如戰場,不同戰場,一樣的“健康中國夢”。健康中國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院前急救作為健康中國大戰略中最首要環節,是解決百姓健康最后一公里的根本性問題,如今院前急救已經在全國20多個城市立法,把院前急救教育培訓納入整個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將院前應急救援基礎知識納入中小學義務教育課程,開展公益性安全避險應急救護培訓,組織自救互救演練等已經成為各方共識。而“紅十字救護站”援建以“立足景區,服務社區”為原則,圍繞“五個一”核心:實施一系列“紅十字救護站”援建;培訓一批景區應急救護人員;開展一系列紅十字志愿服務;實施一系列以愛育愛·金童計劃和精準扶貧計劃;建立一批紅十字博愛救護隊,以豐富的形式開展公益化社會服務,除了要讓紅十字應急救護服務進景區、進社區,服務功能更加貼近百姓,解決應急救援最后一公里問題外,還是提高社會文明、深化人民群眾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面鏡子和試金石。
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有關“紅十字是一種精神,更是一面旗幟”的指示精神,貫徹《國務院關于促進紅十字事業發展的意見》文件(國發〔2012〕25號),在中國紅十字總會、民革中央的共同指導下,由中國紅十字會博愛基金、中國紅基會幸福天使基金攜手地方紅會實施的“美麗中國行”全國博愛救護暨“紅十字救護站”援建計劃已經開展近七年,可謂走在了“健康中國”院前急救的最前列。七年里已在全國5A和部分4A景區已經立項援建了“紅十字救護站”185所,服務人群超過8000萬人次,累計受益人數逾億人,貧困地區直接受益嬰幼童達290260人次。已建成的救護站開展各類衛生急救服務20萬人次,累計捐贈現金和物資價值人民幣2.7億元,用于“紅十字救護站”援建和應急救護培訓的資金達4754萬元,累計培訓景區紅十字救護隊員2.2萬余人,救護了數以千萬計的家庭以及眾多人員的生命,健全和完善了紅十字應急救護體系和機制,切實提升了旅游景區的游客安全體驗,紅十字救護站成為公共應急救護體系建設的重要補充,也實現了紅十字應急救護對旅游服務事業的深入參與。
賽場如戰場,不同戰場,一樣珍貴的奧運遺產。紅十字服務2022年冬奧會,援建“紅十字救護站”,不僅在賽時發揮應急救護作用,在賽后也將成為冬奧珍貴的遺產,為各大場館(園區)后冬奧時代開展更多、更廣的群眾性體育文化活動保駕護航,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營造“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良好社會風氣,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貢獻紅十字的人道力量。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救護 急救 紅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