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廢舊輪胎循環利用:保持定力 “尷尬”難題不尷尬
“你是什么垃圾?”過去垃圾分類難以全面推廣,今天,這句調侃的話見證了人們的新變化。綠色生活方式正在影響和改變我們。
或許有一天,“你是什么輪胎?”也會熱起來,選擇綠色制造、可循環利用的輪胎制品也會改變我們現在用車的方式。
垃圾、廢舊輪胎,這些被放錯位置的資源,他們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正在不斷被認知和開發。廢舊輪胎別號“黑色污染”,其“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或許更為艱難,因為,廢舊輪胎的處理技術一直是世界性難題。
“十三五”期間,經濟下行壓力逐漸釋放,廢舊輪胎循環利用行業雖然是綠色產業,但也面臨尷尬的發展難題。如何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道路,政府部門、企業、行業任重道遠。
綠色“洗牌”初見成效
我國是世界輪胎生產和消費的第一大國,也是廢舊輪胎產生大國。目前我國橡膠消耗量約占世界橡膠消耗總量的30%,連續多年居世界首位,其中80%以上的天然橡膠和30%以上的合成橡膠依賴進口。據統計,2015年我國廢舊輪胎產生量約3億條,重量約1000萬噸以上。
提高廢舊輪胎的綜合利用水平是發展橡膠工業循環經濟的必然選擇。
中國輪胎循環利用協會會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朱軍是《中國輪胎循環利用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主筆,他告訴記者,雖然輪胎循環利用已成為資源節約型的朝陽行業,但受歷史和現實條件的制約,目前,這個行業存在的一些核心問題尚未找到更好的解決路徑。
朱軍提到了生產經營方式粗放、市場監管力度薄弱、廢輪胎回收體系尚未建立、環保以及關鍵技術攻關慢等問題。對于環保,朱軍尤為關注。
“有些傳統的生產工藝、技術對環境有二次污染,也存在生產設備高耗能的問題。在《廢舊輪胎綜合利用指導意見》《廢輪胎綜合利用行業準入條件》等相關政策指導下,一些企業在環保和能耗方面進行了治理和改進,但業內新型裝備的應用比例不算高。”朱軍說。
全行業的所有專業門類都要面對“長牙齒”的環保國策的“拷”量。
9月16日,河南焦作市政協委員、河南新艾卡橡膠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易澤文對記者說:“我公司與環保局的直線距離只有100多米。去年,我接待了省、市有關部門大約129次的環保檢查。如果環保不過關,我早就被‘關’了。”
易澤文的這種情況其實在業內很普遍。有關部門頻繁檢查、督查行業的環保安全已是常態。對于環保,企業無法“脫敏”。
中國輪胎循環利用協會的業務分為輪胎翻新、橡膠粉、再生橡膠、廢輪胎熱裂解等四個專業,在前面三個專業中,環保安全問題都占據了行業最關心問題的前列。
在環保壓力之下,對于稍有規模、環保績效差的企業,如同頭頂上懸著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都有可能落下來。而對于落后的小作坊、有僥幸心理的小企業,則難逃被政策淘汰出局的命運。
中國輪胎循環利用協會的2018年再生橡膠行業生產情況調查統計報告顯示,一些環保不達標的小微企業被關停,僅河北唐山地區就關停了90%的再生膠企業,唐山窩瀘沽鎮的全部關閉。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環保、安全督查越來越嚴,倒逼全行業全面綠色‘洗牌’,這也是件好事。協會的調查顯示,目前,相當一部分的企業正在積極升級改造,加大了環保設備以及科研方面的投入。”朱軍說。
跳出圈子
尋找新的效益增長點
如果某項行業內的環保科研關鍵性技術取得突破,可能會顛覆今天的技術,從而帶來行業新變革、新成效。然而,科技創新往往并非一日、一時之功就可以實現。這里不僅有投資有去無回的風險,同時還需要“熬”時間。
順應大勢變化,挺過困難期,是當下企業發展的第一要務。
在9月16日中國輪胎循環利用協會主辦的“首屆輪胎(橡膠)循環利用國際合作會議”上,國家發展循環經濟部際聯席會議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同濟大學教授杜歡政指出了一條商業模式創新的道路。他說,行業要跳出單一制造、加工的生產模式,從單一的生產商轉型為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城市環境服務商。傳統的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尋求新的效益增長點。
確實,已有業內企業在觀念、商業模式、商業領域等方面尋求創新出路。
第十三屆鄭州市政協委員、鄭州萬通汽車輪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秀麗的演講回應了杜歡政的建議。她分享了“新胎+服務+翻新”的輪胎解決方案,強調說:“我們在增強企業的自身實力的同時突出服務的核心項目。也就是無服務,不翻新!”
南京綠金人橡塑高科有限公司董事長任冬云正在跳出老的商業應用圈子。他說:“例如,我們的再生橡膠產品正在做農業節水灌溉試驗,準備替代傳統水泥渠。我們要跳出圈子,創造新的市場需求。”
會下,一位企業家還告訴記者,其實,業內有企業在走“一帶一路”,去東南亞投資。“外部環境無法改變,我們要自救。”
面對行業的尷尬發展難題,朱軍表示,行業要服從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大局。行業需要處理好幾個方面關系:生態環境保護與再生資源獲取的關系、環境保護與節能減排的關系、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未來發展與現實存在的關系。“綠色發展,要從革自己的命開始。”
智能化曙光初現
在行業的寒風中,新希望的火苗其實也在燃燒,而且“火勢”值得期待。
近年來,廢舊輪胎循環利用中的“熱裂解”號稱可以把廢舊輪胎“吃干榨凈”,可將廢舊輪胎分解成炭黑、脫硫油、鋼絲、可燃氣等可再利用物質;并且,通過智能化設計生產工藝,可以達到環保的要求。
生態環境需要這樣的技術。現在行業內對全鋼胎、天然膠的廢舊卡客車輪胎,大多采取翻新、生產再生膠或者膠粉的辦法進行處理;而半鋼胎、合成膠的廢舊乘用車輪胎,則大量流入“土法煉油”作坊,對生態環境破壞的后果可想而知。
然而,究竟能“吃干榨凈”到什么程度,是否是適用的行業技術?一直都有爭議。
科技部給出了一個回復。2018年,科技部將“廢乘用車輪胎高效裂解與副產物綜合利用技術”列入年度“固廢資源化”重點專項。同年7月,雙星集團聯合東南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等9家高校聯合中標該項課題。
2019年3月,課題組宣布攻克了17大關鍵性技術難題,開發出填補全球空白的廢舊輪胎熱裂解和炭黑再生技術及智能化裝備,同期,在河南省汝南縣建成了全球首個廢舊輪胎綠色生態循環利用智能工廠,實現了廢舊輪胎處理的“零污染、零殘留、零排放、全利用”。
在首屆輪胎(橡膠)循環利用國際合作會議上,一位官員坦言,新型環保的熱裂解技術是未來的一個重點方向。
“十四五”規劃在即,輪胎綜合利用是工業綠色發展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未來,技術密集、智能化生產和管理將是一個新的市場方向,一個“十四五”廢舊輪胎循環利用行業“改頭換面”的新起點。
朱軍表示,未來行業發展的總基調是,以生態環境保護為根基,以實現循環發展為驅動力,以節能減排為路徑,以獲取再生資源為目標,積極探索適合我國國情、對世界輪胎循環利用發展提供可借鑒、對人類生態環境有貢獻的中國方案。
編輯:秦云
關鍵詞:輪胎 廢舊輪胎 循環利用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