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要聞 要聞

百年油田正青春——記新時代大慶精神大慶人

2019年08月11日 13:23 | 作者:李鳳雙 王淮志 管建濤 閆睿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哈爾濱8月11日電 題:百年油田正青春——記新時代大慶精神大慶人

新華社記者 李鳳雙、王淮志、管建濤、閆睿

讓新中國一舉甩掉“貧油”帽子,挺起共和國石油工業的脊梁;

連續27年年產原油5000萬噸以上,創世界同類油田開發奇跡;

60年生產原油近24億噸,60噸油罐車裝滿可繞赤道14圈……

“除了大慶,沒有哪一個企業的誕生和發展,能與中華民族的精神與命運聯系得如此緊密……”原石油工業部部長余秋里曾這樣由衷地贊嘆。

風云激蕩一甲子。當好標桿旗幟,建設百年油田,大慶油田正青春!

創業:大慶,中國之慶

朝陽灑照,高鐵疾馳,掠過龍鳳濕地,一排排抽油機上下擺動,永不疲倦。

這里是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

85歲的苗秀金老人,數十載與抽油機相伴,常憶起火熱青春。他說:“那時就一個心眼,為國家多出油,出好油。”

1959年9月26日,位于當時黑龍江省肇州縣的松基三井噴出第一股工業油流。那時,國內石油缺口近六成,北京公交車因缺油而不得不背著“煤氣包”。

時值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前夕。大慶之年得油田,大慶油田因此得名。這是李四光等地質學家提出的“陸相生油理論”的勝利,打破了中國“貧油”的論斷。

1960年,在黨中央號召下,4萬多名轉業官兵、石油工人、科技工作者,涌向莽莽荒原,打響了戰天斗地的石油大會戰。

鐵人王進喜率隊從玉門來到大慶。“下了火車,他一不問吃、二不問住,先問了三句話:鉆機到了沒有?井位在哪里?這里的鉆井最高紀錄是多少?”王進喜的隊友孫崇德回憶。

人拉肩扛運鉆機,破冰取水保開鉆。只用5天零4小時,王進喜就率隊打完第一口井。

開發條件惡劣,吃飯都成難題。國外實施技術封鎖,油田開發困難重重。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王進喜的話激勵著會戰大軍。

缺糧,職工家屬自己開荒種糧,“五把鐵鍬鬧革命”。

缺衣,自辦縫補廠,“一件棉衣里子用40多塊舊布拼成”。

缺房,他們和泥、脫坯、抹墻,向當地人學習“干打壘”。

一個月后,大慶油田首趟原油專列在震天歡呼中啟運。

開發三年,大慶油田生產原油占同期全國原油產量一半以上,一舉改變了我國石油工業的落后面貌,中國人從此把“貧油”的帽子甩進了太平洋。

新時期,大慶油田再出發。

從探明我國東部陸上最大氣田慶深氣田,到隆平1井天然氣勘探獲得大發現,大慶油田天然氣事業快速發展,實現了從“一油獨大”到“油氣并舉”的跨越。

大慶油田還大力開拓海外市場。1205鉆井隊第18任隊長李新民帶隊奔赴蘇丹,8年創造32項當地鉆井紀錄,在國外立起標桿。

李新民說:“地表溫度高達60攝氏度,每天工作超過10小時,一人一天喝17瓶水,工作服一天下來就是厚厚一層汗印……”

從鉆井、維修做起,大慶油田海外業務拓展至26個國家和地區。去年,大慶油田海外市場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元。

今年是大慶油田發現60周年,60年來大慶累計生產原油近24億噸,相當于40個十三陵水庫的蓄水量。

創新:一個甲子的輝煌

今年82歲的大慶“新鐵人”王啟民后背微駝,仍在調試自己研發的太陽能轉換裝置,堅持帶隊伍、做實驗。

1960年,王啟民實習時看到,會戰大軍住地窨子、吃窩窩頭,風吹日曬、爬冰臥雪為國家打井找油,深受觸動的他畢業后選擇了扎根大慶油田。

“當時,外國專家斷言,中國靠自己的力量開發不了這么復雜的油田。”王啟民不信邪,寫了一副對聯:莫看毛頭小伙子,敢笑天下第一流。

世界同類油田,穩產期一般在3至5年,最多不超過12年。大慶油田卻創造了奇跡:連續27年年產原油5000萬噸以上,連續12年年產原油4000萬噸以上。

“人雖然老了,但思想不能老;疾病使背駝了,但精神不能趴下。”王啟民說:“我要用一生尋找大慶油田開發的‘金鑰匙’。”

一次采油是靠地層天然能量將油采出來,二次采油通過注水將油“擠”出來,三次采油依靠化學劑把油“洗”出來。

科研工作者伍曉林帶隊打破國際壟斷,攻克了一種三次采油技術,可在傳統水驅技術基礎上提高采收率20個百分點。在大慶油田,采收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相當于找到了一個玉門油田。

夜幕下的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燈火通明,“超越權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12個大字十分醒目。實驗室內,科研人員正緊張地開展四次采油儲備技術研究。

科技超前15年儲備、超前10年攻關、超前5年配套。大慶油田三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主力油田采收率突破50%,比世界同類油田高出10到15個百分點。

大慶油田還突破定式,“大慶底下找大慶,大慶外圍找大慶”,勘探捷報頻傳。

去年勘探開發的雙68井喜獲高產工業油流,這是大慶油田近45年來,再次發現自然日產能超百立方米探井。

同時,大慶探區致密油總資源量已超過10億噸,這是持續高產穩產的新希望。

創新隨處可見。55歲的采油四廠測試工程師段福海是位“革新達人”,他的100多項創新成果得到推廣,創效2.3億元。

“這個開關不好用、那個閥門有問題……同事發的牢騷、遇到的障礙,都是我的靈感來源。”段福海說:“大國工匠,同樣大有可為!”

60年來,大慶油田形成了先進的開發模式和管理經驗,為勝利、遼河等油田的發現提供了理論和實踐基礎,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石油工業發展之路。

現在,大慶油田油氣產量當量仍然保持在年產4000萬噸以上的世界級水平。

改革:奔向“百年油田”

三四年前,受國際油價低迷、生產成本增加等影響,大慶油田出現歷史上首次“整體性虧損”。

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擁有21萬職工的大慶油田“主動求變”,深化內部改革。

從年盈利8億多元到幾年前最多時虧損7億多元,頭臺油田經歷過斷崖式下滑。

2018年,頭臺油田試點擴大經營自主權改革,隨著壓縮層級管理等10項舉措見效,當年原油超產5%,扭虧4億多元。

報捷公司是大慶油田一家印刷類企業,2014年虧損400多萬元。

改革大刀闊斧: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與業績掛鉤,九成項目經理從普通職工中競聘上崗。

張曉宇從普通員工崗位“越級”聘上新媒體項目部經理,開拓新媒體運營服務業務,當年超額4倍完成指標,他的收入也翻了番。

報捷公司改革后盈利連年增長,在大慶油田引起震動。

如今,大慶油田擴大經營自主權改革試點單位已達11家。首批7家試點單位中,5家經營性企業利潤增幅在30%以上。

在試點基礎上,大慶油田出臺全面深化改革指導意見,2018年推動機關全面改革,機構減少一半以上,人員編制減少三分之一。

有職工說:“十幾年前不愿談改革,現在一心盼改革,是改革釋放了紅利。”去年大慶油田營業收入、利潤總額、上繳稅費創三年來最好水平。

大慶,先有油田后建城,1979年設立大慶市。

“很少有哪一個企業,承擔著所在城市三成以上的供水、供熱等職能。”大慶油田一位干部說,改革難,難在大慶油田之“大”。

前不久,大慶油田與大慶市舉行了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移交簽約儀式。

“持續深化改革增添了發展活力,激發了企業內生動力。”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大慶油田黨委書記孫龍德說,新時代大慶油田目標明確,這就是:當好標桿旗幟,建設百年油田。

今年上半年,大慶油田實現油氣產量當量2159萬噸,利潤總額超過去年全年。

奮斗:大慶精神更璀璨

今年6月12日夜,大慶電閃雷鳴。突如其來的狂風暴雨,夾雜著冰雹肆虐,多條供電線路受損、道路積水。

雨夜中,越來越多的身影出現了——

采油一廠二礦北五采油隊,凌晨3時許接到恢復電力作業通知,4個小時后91口井全部恢復生產;

采油九廠葡西作業區,當班干部職工用鐵鍬夜排積水3小時,5公里井排路恢復暢通……

一道道手電光、一聲聲集結號……

關鍵時刻,再現了“黑天和白天一個樣,壞天氣和好天氣一個樣,領導不在場和領導在場一個樣,沒有人檢查和有人檢查一個樣”的“四個一樣”好傳統。

鐵人王進喜的長孫、采油八廠黨委書記王洪波說,愛崗就是愛國,每個人都為自己的崗位負責、奉獻,就能把國家的事情做好。

松嫩平原,一處高聳井架上,“鐵人隊伍永向前”幾個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這便是1205鉆井隊。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家。井打到哪里,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就傳承到哪里。

深夜,1205鉆井隊鉆機轟鳴,工人喊著號子作業,汗水順著安全帽流進了衣服。

該隊第21任隊長張晶說,“鐵人”老隊長走了,但“鐵人”作風還在,全隊國內鉆井總進尺突破300萬米,相當于鉆透了339座珠穆朗瑪峰。

鐵人王進喜“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大慶“新鐵人”王啟民“寧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讓油田穩產再高產”;

第三代鐵人李新民把井打到國外去,“寧肯歷盡千難萬險,也要為祖國獻石油”……

鐵人精神代代傳。

面對隨時可能爆炸的井噴現場,井下作業分公司修井一大隊107隊幾任老隊長,生死一線,簽下決心書率隊“逆行”。“當國家需要時,我們只能進、不能退。”該隊現任黨支部書記穆超說。

青年職工王海泓,為掌握輸油管道夜間運行最低臨界溫度,搬著鋪蓋卷住到野外計量間一個月,夜里每半個小時記錄一次數據。

去年3月,鐵人學院在大慶油田成立,來自全國的勞模、工匠,在這里循著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腳步繼續前進……

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寶貴精神財富。(完)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大慶 油田 精神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