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委員講堂委員講堂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律失常診治中心主任
張澍:莫讓醫療負擔“堵塞”心血管病的救命通道
“我國心血管發病人數為全球之冠。根據我們團隊10年前的研究,我國每年心臟性猝死患者54萬人。這個數字意味著什么?平均每天死亡1200人,相當于4架波音747飛機墜毀。”“健康中國行動”之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發布之后,記者與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律失常診治中心主任張澍取得了聯系。
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研究表明,2025年全球心血管疾病造成的社會負擔將高達51.7%,在非傳染性疾病當中超過了呼吸系統疾病、腫瘤和糖尿病三者的總和。目前我國心血管疾病患者大約為2.9億,在心血管疾病預防工作在全國城鄉發揮作用前,由心腦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為城鄉居民主要死亡原因。
張澍介紹,心血管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臟性猝死和心力衰竭。心臟性猝死80%以上是由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引起。目前沒有有效的藥物能預防心臟性猝死,植入心臟自動除顫器(ICD)是目前國際公認唯一有效的預防手段。美國每年發生心臟性猝死約30~40萬人,每年植入心臟自動除顫器達20萬例,平均每百萬人600例,而我國每年僅5000例,平均每百萬人還不到3例。
“最近由我牽頭的一項亞洲地區國家人口心臟性猝死高危患者的研究表明,使用心臟自動除顫器比不使用心臟自動除顫器的死亡率能夠下降50%。”
張澍表示,我國心臟自動除顫器應用明顯不足,和其他國家(地區)差距巨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病人本人和家庭負擔過重。目前國內多數地區心臟自動除顫器植入器材手術相關費用絕大部分需要患者自行承擔,有些省份和地區甚至完全由病人自負。因此使患者及家庭陷入兩難的境地,選擇治療面臨的是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放棄治療則是患者面臨心臟猝死失去生命的高風險。
據了解,國際上多數國家和地區對自動除顫器醫保的支付政策,如美國、德國、意大利、英國、日本、韓國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等基本可由醫保或商業醫保完全覆蓋。然而我國大陸地區的醫保使用仍以20年前的政策和標準,即參考普通起搏器的最高報銷金額方法執行。由于心臟自動除顫器比普通起搏器貴,從比例上看,如果普通起搏器報銷比例能達到50%~70%,那么心臟自動除顫器(ICD)的報銷比例只有30%~40%,患者及家庭需要負擔5~6萬元。這種費用政策造成絕大多數患者選擇放棄治療,處在猝死的高風險下,當疾病發作,失去救治機會。
張澍說,心腦血管病的其他治療器材報銷比例可達70%以上,如心臟支架。“國內心血管病學術團體、各大醫院專家多次呼吁,提高救命醫療的報銷比例,減輕患者醫療負擔,給百姓帶來真正的福利。今年全國兩會部長通道,國家醫保局局長胡靜林也表示,要將更多的救命好藥納入醫保。”
所以,張澍希望值此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發布之機,再次呼吁:對心臟自動除顫器(ICD)這樣的救命器械,應提高醫保支報銷比例,將個人負擔比例控制在30%以內;同時,要通過建立科學合理有效的高值耗材招標制度,完善在我國高值耗材的價格體系,降低流通花費,提高服務價值,最終,讓更多的患者得到治療。
編輯:劉暢
關鍵詞:心臟 患者 除顫器 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