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開放的金融業更具活力吸引力

2019年07月24日 11:11 | 作者:周茂華 |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7月20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宣布,推出11條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政策措施。

此次金融開放“新11條”與先前舉措一脈相承。2018年4月份,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我們宣布的一系列重大對外開放舉措,將盡快使之落地,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隨后,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對外開放11條。今年5月份,銀保監會進一步推出金融業對外開放12條舉措。本次“新11條”從內容上是此前對外開放舉措的推進與細化。

與前兩次相比,“新11條”外資經營范圍進一步擴大至信用評級,貨幣基金與養老資管,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參與銀行間債券市場等;開放步伐有所加快,例如:人身險外資股比限制從51%提高至100%的過渡期,由2021年提前到2020年;放寬準入門檻,例如:放松境外保險公司持股比例與經營年限方面的要求。

金融業開放步伐加快,根本上還是由我國發展需要與內部條件成熟而定。

首先,國內經濟內生性與韌性增強。近幾年數據顯示,國內經濟更加依靠消費與服務驅動,國內經濟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國內消費支出對經濟貢獻穩定在六成以上,經濟內生性增強,為金融加快開放奠定基礎。

其次,國內宏觀風險明顯降低。2016年以來,監管層實施一系列防風險舉措,國內影子銀行、P2P等金融亂象治理取得明顯進展,國內一些“灰犀牛”金融風險隱患得到有效化解,包括資產管理新規在內的一系列市場制度“短板”不斷補齊;匯率市場化改革不斷推進,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常態化,人民幣資產吸引力不斷增強。

再次,符合我國金融業發展需要。近年來,國內出現了包括P2P“爆雷”、金融詐騙等在內的一系列金融風險,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不成熟,信用評級市場功能未完全發揮,現有金融產品供給與多樣化及個性化需求還有差距,治理金融亂象還得加快金融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開放,引入競爭,倒逼國內各層次金融改革,增強國內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最后,國際投資者的期待。隨著我國與全球金融市場融合的加快,人民幣資產不斷被國際指數納入,這背后是國際投資者看好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國內金融業開放將為海外投資者提供多元化的資產配置渠道。

金融業對外開放,一方面將提升金融業對外開放水平,促進金融市場規范健康發展;另一方面,也將對局部產生一定壓力,尤其是對創新能力不夠強,經營效率不高的金融機構來說,將面臨不小的挑戰。如何在加快開放步伐的同時應對挑戰,是關鍵問題。

挑戰一,對監管提出更高要求。隨著金融市場不斷融入全球市場,由于業務交往的復雜程度上升,內外法律、監管制度、商業模式等差異更加明顯,監管層不得不面對內外兩大因素,一方面要為企業創造適宜創新的發展環境,另一方面要守住風險底線。

挑戰二,央行調控難度增大。在目前國際貨幣體系格局下,中國金融市場深度融入全球,央行宏觀調控必須考慮海外經濟、市場的溢出效應。跨境資本流動會更加頻繁,市場波動會更加劇烈等。

雖然有挑戰,但是金融業對外開放利好資本市場長期發展。開放與改革形成良性循環,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升國內資源配置效率,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中長期看,一個經濟體量不斷擴大,更具效率、活力,更有深度、韌性的資本市場,對全球投資者將更具吸引力。

(作者系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分析師)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金融業 開放 國內 金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