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關注心理健康建設,人人有責
健康中國行動計劃之“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將社會心理健康建設問題再次帶入大眾視野,直擊社會熱點、痛點,有利于幫助心理健康工作者認識到所肩負的社會重任,增強公民關注社會心理健康建設的意識,促進社會心理健康發展。
“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旨在提高居民心理健康水平、減緩社會整體的焦慮、抑郁等疾病患病率的上升趨勢、完善心理健康服務資源等。同時,該行動提倡每個人要重視自身心理健康的自我管理,并鼓勵個人正確了解、認識抑郁和焦慮癥狀,從而減少病恥感和對患有此類疾病人群的偏見。在提出目標的同時,“心理健康促進行動”也對個人、家庭和社會在心理健康、情緒管理等方面可實施的行動進行了倡導。在個人和家庭層面,要“提高心理健康意識,追求心身共同健康”、要“使用科學的方法緩解壓力”、要“重視睡眠健康”、要“培養科學運動的習慣”、要“正確認識抑郁、焦慮等常見情緒問題”;在出現心理行為問題時,“要及時求助”而不能諱疾忌醫,接受精神疾病治療時“要遵醫囑”而不能自作主張終止治療;對于精神疾病患者要給予“關懷和理解”而不能歧視,同時也要“關注家庭成員心理狀況”以確保每一個小家的和諧穩定。在社會層面,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和專業心理健康服務機構應及時“發現存在心理行為問題的個體”并“提供規范的診療服務,減輕患者心里的痛苦,促進患者康復”;各精神衛生醫療機構應發揮其引領作用,如“對各類臨床科室醫務人員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培訓”“普及心理咨詢和治療技術”等。
目前,我國心理健康服務水平與西方發達國家尚有一定差距,但是我們有信心在目標時間內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心理醫療服務系統并使公眾普遍認識到促進心理健康,人人有責。這種責任,不僅是關注心理疾病患者、減少偏見,更是關注自身心理健康、正確管理自身情緒,以達到自己內心的平和。這一信心不是空談。我們的古代先賢們早已將情緒管理這一理念記載下來并融合到我們的文化中。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記載:“民有好惡、喜怒、哀樂,生于六氣,是故審則宜類,以制六志。哀有哭泣,樂有歌舞,喜有施舍,怒有戰斗;喜生于好,怒生于惡,是故審行信令,禍福賞罰,以制死生。生,好物也;死,惡物也。好物,樂也;惡物,哀也。哀樂不失,乃能協于天地之性,是以長久。”這段話中啟示我們:每個人的情緒都是交替變化的,有喜便會有怒,有哀便會有樂,這都是正常現象。但是我們要“哀樂不失”,也就是說要合理調節、平衡悲傷和快樂的情緒,才能“協于天地之性,是以長久”。最新的調查顯示,我國抑郁癥患病率為6.8%,焦慮障礙患病率達7.6%,因此,公眾應該正確認識抑郁焦慮這一重大的社會問題。與物質成癮或精神分裂癥等精神疾病不同,抑郁癥、焦慮癥與人們每天,甚至每時每刻的情緒息息相關。比如,抑郁癥的典型表現是顯著持久的情緒低落、興趣喪失,而焦慮癥患者的典型表現是無明確客觀對象的緊張害怕、坐立不安。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呢?如上文所言,古代先賢們早已指出了問題的本質所在——沒有平衡好自己的情緒,有了“哀”而失了“樂”,沒有“協于天地之性”,自然無法“長久”。當然,這雖然是問題的根本,卻不是解決問題的手段。所以,科學家們在極力從基因、激素、大腦結構等方面尋找抑郁癥、焦慮癥的病因和發病機制。近期獲得第12屆IBRO-Kemali國際獎的浙大胡海嵐教授,正是因為揭示了快速抗抑郁的分子作用機制和靶點而奪得“亞洲第一人”的頭銜。
此外,“心理健康促進行動”還提倡“重視睡眠健康”。這是因為,很多精神疾病常伴有睡眠問題。以抑郁癥為例,失眠是抑郁癥的臨床表現之一,抑郁癥患者總是比平時醒得早,醒來后再也難以入睡,且在睡眠中也時常出現不愉快的夢境,甚至噩夢,從而導致抑郁癥患者抑郁癥狀的加重。所以醫生在治療抑郁癥病人時也會積極處理睡眠問題,這有利于促進疾病的恢復并預防復發。
“心理健康促進行動”為我們提供了明確的社會心理健康建設的目標和實施模板。要實現所提出的目標,還需要社會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作為科研人員,要鉆研精神疾病的發病機制以及抗精神病藥物的治療靶點;作為臨床醫生,要探尋更有效、更精準的治療方案;作為心理咨詢師,要精進專業技術、找到適合每個來訪者的治療方案而不拘泥于某一流派;作為對社會有責任的每個個體,要主動了解心理健康、自覺推廣心理健康理念,盡量保證自己的身心健康且不諱疾忌醫。總而言之,關注心理健康建設,人人有責。
(作者系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
編輯:劉暢
關鍵詞:心理健康 健康中國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