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應急管理部:高溫季危化品事故多發 企業應高度重視
中新網7月16日電 據應急管理部網站消息,高溫季節歷來是危化品安全事故的易發期、多發期。近日,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對30年來7-9月我國發生的涉及危險化學品的18起重特大事故進行了統計分析,以提醒危化品生產、儲存、使用、經營和運輸等相關企業高度重視高溫季節安全生產。
據不完全統計,近30年來,全國發生在7-9月份涉及危化品的重特大典型安全事故多達18起,占30年來涉及危化品重特大事故總數的40%以上。
資料圖:2018年7月12日,四川宜賓恒達科技有限公司發生重大爆炸著火事故。
從事故類型來看,火災爆炸事故有16起,占比高達88.9%。從事故發生環節來看,發生在生產環節的9起,占比50.0%;發生在道路運輸環節的4起,占比22.2%;發生在儲存環節的4起,占比22.2%;另1起發生在破拆施工環節,即2010年江蘇南京“7 28”地下丙烯管道泄漏爆燃事故。生產環節重特大事故所占比重最大,仍然是危化品事故防范的重點。
從事故企業所屬行業來看,精細化工行業發生事故最多,共計6起,占比33.3%,分別是2000年山東青州濰坊弘潤石化助劑總廠“7 2”油罐爆炸事故、2018年四川宜賓恒達“7 12”重大爆炸著火事故、2006年江蘇射陽鹽城氟源化工公司臨海分公司“7 28”氯化塔爆炸事故、2006年天津宜坤精細化工“8 7”爆炸事故、2015年山東東營濱源化學“8 31”重大爆炸事故、1991年江西貴溪農藥廠“9 3”一甲胺特大中毒事故等,其中的3起事故涉及硝基化合物。
從事故原因來看,違反操作規程或勞動紀律是導致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18起事故中有10起均與此有關,占比55.6%。例如2008年云南南磷集團電化有限公司“9 17”事故,企業液氯充裝站操作工將液氯鋼瓶充滿、關閉液氯充裝閥后,沒有及時調節液氯充裝總管回流閥,充裝總管短時壓力迅速升高,造成充裝系統壓力表根部閥門上部法蘭的墊片出現泄漏,進而造成71人中毒。又如造成22人死亡的2006年江蘇射陽鹽城氟源化工公司臨海分公司“7 28”氯化塔爆炸事故,在氯化反應塔冷凝器無冷卻水、塔頂沒有產品流出的情況下,企業操作工沒有立即停車,而是錯誤地繼續加熱升溫,使物料(2,4-二硝基氟苯)長時間處于高溫狀態,最終導致其分解爆炸。
發生在道路運輸環節的4起事故中,有3起是因違章駕駛、違規運輸危化品所致。如2014年滬昆高速湖南邵陽段“7 19”特別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爆燃事故,運載乙醇的輕型貨車追尾大客車,致使乙醇泄漏燃燒。又如2011年京珠高速河南信陽“7 22”特別重大臥鋪客車燃燒事故,大型臥鋪客車違規運輸15箱共300公斤危化品偶氮二異庚腈,并堆放在客車艙后部,偶氮二異庚腈在擠壓、摩擦、發動機放熱等綜合因素作用下受熱分解并發生爆燃。
發生在儲存環節的4起事故中,有2起皆與禁配物質混存混放有關。如1993年深圳市清水河危險化學品倉庫“8 5”特大爆炸火災事故,大量氧化劑高錳酸鉀、過硫酸銨、硝酸銨、硝酸鉀等與強還原劑硫化堿、可燃物樟腦精等混存在倉庫內,氧化劑與還原劑接觸發生反應放熱引起燃燒爆炸。又如天津港“8 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事故爆炸范圍擴大與該企業超量儲存及將不同類別的危險貨物混存密切相關。
此外,有2起事故是因對現場工作缺乏檢查或指揮錯誤所致。如2015年山東東營濱源化學有限公司“8 31”重大爆炸事故,在不具備投料試車條件下,該企業先后兩次組織投料試車,均因為硝化機溫度波動大、運行不穩定而被迫停止。事故發生當天,企業負責人在上述異常情況原因未查明的情況下,再次強行組織試車,違規向地面排放硝化物,導致起火并引發爆炸。
應急管理部提醒,夏季持續高溫,各種可燃易燃危險化學品更容易揮發,從而導致物質泄漏;有的放熱反應比較難降溫、難控溫,容易發生超溫現象;再加上員工在夏季容易精神倦怠,都使得夏季成為危化品事故易發、多發時期。各相關企業要針對夏季高溫天氣安全生產特殊性、復雜性,認真查找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堵塞安全漏洞,排查整治隱患,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事故 發生 危化 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