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中國企業在40多個國家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110多家
中國企業在40多個國家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110多家——
境外經貿合作區為啥“立得住”
位于白俄羅斯的中白工業園園區入口。
趙維鑫攝(人民視覺)
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內工作的“90后”姑娘阿青正在購物。
新華社記者 朱 煒攝
泰國泰中羅勇工業園富通集團廠區內,42歲的泰國人沙克在流水線上操作設備。
新華社記者 張可任攝
6月上旬,境外經貿合作區與長三角企業對接會上,由泰中羅勇工業園、越南龍江工業園和杭州硅谷協同創新中心共同發起成立的浙江省境外經貿合作區發展聯盟正式啟動,為境外經貿合作區發展注入新的內容。
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載體,境外經貿合作區在中外經貿合作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境外經貿合作區的建設,不僅帶動了一大批中國企業走出國門,也促進了東道國稅收、就業和經濟增長,成為觀察中國對外開放與中外互利共贏的一扇重要窗口。
113家境外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366億多美元,上繳東道國稅費30億美元
整合“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在白俄羅斯明斯克州斯莫列維奇區,總規劃面積112.5平方公里的中白工業園已經初具規模,園區明斯克大道入口處的巨石雕塑與身后的各國國旗交相輝映,展示著合作共贏的理念。幾年前,這里還是一片原始樹林;如今,這里已成為中白兩國政府間最大的投資合作項目,也是目前中國在海外開發面積最大、合作層次最高的經貿合作區之一。
“境外經貿合作區”通常是指在中國大陸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資控股企業,通過在境外設立的中資控股的獨立法人機構,投資建設的基礎設施完備、主導產業明確、公共服務功能健全、具有集聚和輻射效應的產業園區。
在實踐中,境外經貿合作區內涵更為豐富、運作機制靈活。除了中白工業園之外,還有泰中羅勇工業園、中國印尼綜合產業園區青山園區、中柬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中國埃塞俄比亞東方工業園等一大批成功范例。其中,馬來西亞—中國關丹產業園及入園項目積極聘用當地建筑公司參與項目建設,在咨詢顧問、土方工程、變電站工程等多個項目中均聘請當地公司,預計共將實現600億馬來西亞林吉特產值,可創造近60億馬來西亞林吉特的稅收。中國—比利時科技園(CBTC)項目拉動當地經濟增長、解決了部分就業,獲得當地政府的肯定。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聯合發布的《中國“一帶一路”境外經貿合作區助力可持續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9月,中國企業在46個國家共建設初具規模的境外經貿合作區113家,累計投資366.3億美元,入區企業4663家,總產值1117.1億美元,上繳東道國稅費30.8億美元。報告還顯示,中國境外經貿合作區嚴格遵守當地的勞動法和安全標準,88%的中國境外經貿合作區要求其公司為當地雇員提供社會和健康保險并確保工作安全,93%通過入區企業雇傭當地員工的方式加強與社區的聯系,79%向當地社區的發展項目捐資。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劉向東對本報記者表示,在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境外經貿合作區可以有效地整合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境外經貿合作區將相關項目、企業聚集在一個集中的區域內,既有利于享受東道國土地、稅收等優惠政策,又有利于發展集約型經濟,在攤薄基礎設施成本的同時提高抗風險能力,是讓雙邊乃至多邊深度經貿合作盡快打開局面的絕佳選擇。”劉向東說。
中白工業園匯聚了來自德、美、奧、以等國企業,國際化特色越來越濃
中國企業建設,多國企業分享
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中,躍動著中國企業的身影。
被稱作“絲路明珠”的中白工業園,開發主體是中白工業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中方占股68%、外方占股32%。其中,中方股權主要以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占45.7%)、招商局集團(20%)為主。
中白工業園區開發公司中國部總經理宋哲對本報記者表示,截至2018年底,園區一期8.5平方公里基礎設施主體工程已完成,建成32公里道路以及供電、供水、雨水、燃氣、污水、通信管網等。1.4萬平方米的辦公樓已建成并投入使用。2019年,工業園還將新建3.2萬平方米標準廠房。截至2019年5月,入園企業總數已達44家,協議投資總額近11億美元。其中,中方27家,白方9家,其余8家為德國、美國、奧地利、立陶宛、以色列等國企業,園區的國際化特色初步顯現。
“境外經貿合作區在促進包容性、可持續的基礎設施發展和工業化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也創造可觀的就業和收入。白俄羅斯是中歐班列通向歐洲的必經之國,通過園區多年持續不斷的宣傳和招商,中國企業把更多的白俄羅斯當地優質產品銷往中國。在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中,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GE、西門子、ABB這些大型跨國公司共同合作開發,實現多贏。”宋哲說。
境外經貿合作區的發展,在密切中外經貿關系的同時,也為企業帶來全球配置資源要素的良機。
雪松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勁表示,生產要素通過“一帶一路”在更廣范圍內更高效地流動、配置,既可以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發展,又為企業自身帶來更多發展機遇。張勁說,依托不斷擴展的境外經貿合作區,雪松大宗商品產業集團在全球范圍內提供資源開采及采購、全品類大宗商品交易、供應鏈金融服務、倉儲與物流運輸、產品分銷等綜合解決方案,實現了有色、黑色、化工、能源、農產品等大宗商品品種的全覆蓋,為上下游數千家企業提供“一攬子”供應鏈服務。目前,該集團業務節點沿著“一帶一路”遍布全球。
在境外經貿合作區較為集中的東南亞地區,京東在泰國建設了東南亞最先進、最完整的智能倉儲物流中心,集成了倉儲、分揀、運輸、配送在內的一整套供應鏈服務體系。京東物流自主研發的WMS5.0系統融入人工智能、物聯網、圖像識別等智能技術,其物流能力不僅服務于境外經貿合作區的發展,更將讓泰國消費者直接享受優質的“最后一公里”物流服務。“我們的目標是在全球構建雙48小時通路,實現中國48小時通達全球,并提升世界其它國家本地物流時效,實現當地48小時送達,幫助中國制造通向全球,全球商品進入中國。”京東物流首席執行官王振輝說。
“在經貿合作園區上班的人,工資待遇高于當地平均水平”
搭上中國經濟的快車
“我們帶去中國的技術、設備、資本和服務,讓更多國家能搭上中國經濟發展的快車、便車,謀得共同發展的機遇。”宋哲的話,代表了很多中國企業的心聲。
實際上,境外經貿合作區打開了世界各國互學互鑒的窗口,促進了發展中地區由依賴外部投資“輸血”向自我“造血”轉型,獲得廣泛贊譽。
埃及蘇伊士運河經濟區副主席馬赫福茲·塔哈說,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是中埃兩國經貿關系的成功例證,它使兩國簽署的各項合作協議得以落實。塔哈舉例,在經貿區的中國巨石埃及公司是杰出的玻璃纖維制造商,這一中國在埃最大的生產項目落戶經貿區后,一舉將埃及提升為世界主要的玻璃纖維生產國和出口國。
在白俄羅斯中白工業園管委會主任亞羅申科看來,發展中白工業園這一以蘇州工業園區為樣板建設的未來高科技園區,有助于白俄羅斯吸引中國及其它國家的高科技企業前來投資興業,帶動本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進而促進本國經濟的整體發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為白俄羅斯創造了20萬個就業崗位,其中包括在中白工業園發展先進制造業。白俄羅斯的民眾也能夠參與這一項目建設,以提高自己的福利水平。在我們園區上班的人,工資待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亞羅申科說。
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在談及中非經貿合作時指出,境外經貿合作區已經成為中國對非投資重要依托,推動中國對非產業鏈整合投資加快增長,產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形成了制造裝備、輕工紡織、家用電器等多個產業群,大大提升了當地工業化水平、產業配套和出口創匯能力。“非洲國家迫切想借鑒中國的發展經驗。而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在中國改革開放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匯集了資源、集中了政策、提供了投資的公共平臺,吸引了一大批國內外企業、資金、技術的入駐。我們已經在非洲建了大概25個經貿合作區,它們為非洲工業化、創造就業、增加出口,做出了積極貢獻。”錢克明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境外經貿合作區涵蓋工業、商貿、加工等多個領域。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既符合中國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優化外部需求結構的現實需要,也契合著東道國提升當地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的內在訴求,是互利共贏的重要實現形式。從本質上看,境外經貿合作區將有效盤活當地要素,提升所在地工業化水平及其在全球產業分工體系中的參與度,從而進一步完善全球產業鏈。”劉向東說。
王俊嶺
編輯:曾珂
關鍵詞:中國企業在40多個國家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11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