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共建一帶一路開創美好未來>新聞動態 新聞動態
“攜手共建高質量的‘一帶一路’”圓桌論壇舉行
專家稱:“一帶一路”正從“大寫意”走向“工筆畫”階段
人民政協網北京4月28電(記者 宋寶剛)4月27日下午,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期間,中國網智庫中國舉辦“攜手共建高質量的‘一帶一路’”圓桌論壇。與會嘉賓就高質量發展的內涵以及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等熱點話題展開分析和研討。
會議現場
高質量發展就是“好上加好,越來越好”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所長特別助理劉衛東表示,習近平主席在本屆高峰論壇上的主旨演講,指明了“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往哪走,今后五年怎么走,吹響了“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的號角,同時指出了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即開放、綠色、廉潔、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
到底什么是高質量發展?劉衛東用“好上加好,越來越好”加以總結。他認為,高質量就是畫嚴謹細膩的“工筆畫”,但需要注意的是高質量發展一定是歷史動態觀的,并沒有絕對的標準。
“‘一帶一路’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世紀工程。這樣一幅歷史畫卷必將在世界格局的不斷變化之中,以及在各種力量碰撞和各種矛盾的解決中逐步展開。只有站在歷史高度上充分認識其艱巨性和挑戰性,才能正確認識“一帶一路”建設的進展與成效。”劉衛東說。
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是國際共識
隨著“一帶一路”朋友圈不斷擴大,發達經濟體的加入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對此,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表示,這證明了在逆全球化、單邊主義抬頭,全球經貿矛盾上升的背景下,強調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帶一路”倡議已被普遍接受。當前,全球化對逆全球化起到了抑制作用,更多的人接受全球化的概念,結合其他政策矛盾的沖突,“一帶一路”的鋪墊作用和影響力顯得更加突出,所以,這種情況下發達經濟體愿意參與進來。
未來,建設出高質量的“一帶一路”,將吸引更多國家的踴躍參與,拉動貿易合作的發展,對全球經濟貿易投資起到正面的引導,通過基礎設施的建設促進他們經濟發展致富,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帶來一片繁榮。“它的成功已經超越了僅僅對經濟發展簡單的促進,它會在全球貿易投資的理論或者實踐方面,闖出一條新的路子,這個作用比簡單做一些項目和推進“一帶一路”朋友圈擴大的意義還要大。”霍建國說。
“一帶一路”項目投資要有中長期考慮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世界經濟所副所長陳建奇認為,“一帶一路”建設的“五通”中,最重要的是資金融通,這決定了“一帶一路”未來發展中項目是否能落地。目前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已經成立,前者主要是提供貸款,后者主要是提供股權投資,二者互補。同時,中國與其他國家金融機構搭建了混合型的金融平臺,構建多邊或者雙邊區域性的金融機制,支撐“一帶一路”的發展。目前,“一帶一路”資金治理機制已經基本成型。
談到資金問題時,陳建奇表示,項目投資往往要看回報,有回報才可持續。不過,需要強調的是,對于“一帶一路”建設來說,要以中長期的視角來看待,而不能只重視短期的回報。很多落地項目的投資要從長遠考慮,因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地緣政治非常復雜,農業占比高,基礎設施弱,這種情況下,項目投資不能強求在短期內有回報。
“一帶一路”推動國際秩序向公平和公正發展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一帶一路”研究院副秘書長叢培影表示,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主要對“一帶一路”做了一個新的界定,即新空間、新平臺、新實踐、新共享,表明了繼續推進全球化進程的中國立場,使“一帶一路”從“大寫意”走向“工筆畫”的階段,也就是從框架性設計到了精準設計的階段。
叢培影認為,進入新階段是一個繼續探索和釋疑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重新思考 “一帶一路”對國際合作的理論和實踐到底有哪些新的貢獻。他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是對國際合作理論的補充,強調與相關國家和地區搭建合作機制,在已有的機制之間架起橋梁。機制的建設能夠推進國家之間的信任,從而加強國際合作。“一帶一路”對國際合作的最大貢獻,是對發展中國家有了實際的關注,推動國際秩序向公平和公正的方向發展。
中國企業是“一帶一路”工筆畫的作畫人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原總經理助理兼發展研究院院長蔡紹寬結合中國企業 “走出去”的經驗談對“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認識。他認為,“一帶一路”進入“工筆畫”階段,這幅畫卷畫得怎么樣最終還是要看作畫人是誰。中國企業就是繪畫者。
蔡紹寬說,“近些年來,中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取得了很多成果,已經用無數的實例證明了自身的優秀能力。”“中國企業‘走出去’承擔著歷史使命,對此我們有三句話。”蔡紹寬說,“第一句話是,充分研究項目工程技術,在‘走出去’的投資過程中,能夠對雙方優勢問題充分認識,在認識問題的基礎上,通過項目推進合作。第二句話是,把我們企業‘走出去’的項目與對方國家發展戰略相結合,形成真正的互相需要。第三句話是,從利益上實現互利、互惠、共贏,實現長期合作,真正為‘一帶一路’,為促進全球各個國家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同時,我們企業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實現‘一帶一路’倡議所體現的偉大理想。”
“一帶一路”建設需要文化認同
“一帶一路”倡議植根于歷史,但面向未來;源自中國,但屬于世界。原《人民藝術家》雜志社總編輯汪明華在論壇中表示,文化是“一帶一路”落到實處的重要紐帶。“一帶一路”不僅是一條經濟貿易之路,更是一條文化之路,它既承載了沉甸甸的歷史責任,也孕育了生產力的新發展。
汪明華認為,生產力的變化需要更多的合作和交流,并不能一蹴而就。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需要重視文創,要賦予項目和產品文化內涵。做具體架構時,只有各國家、地區之間需要對彼此的文化認同,才能做到民心相通。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