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美韓5G初體驗:遠離基站的地方有些“尷尬”

2019年04月15日 13:46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北京4月15日電 記者調查:美韓5G初體驗

新華社記者

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5G,終于來了。

最近,美國威瑞森公司和韓國三大電信運營商先后開啟面向普通用戶的5G網絡服務,標志著全球商用移動網絡進入4G與5G并存的時代。

資料圖:海內外客商關注5G通訊業務。<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記者 陳文 攝

資料圖:海內外客商關注5G通訊業務。中新社記者 陳文 攝

5G是否真能帶來“飛一般的上網體驗”?新華社記者在美國和韓國“親測”發現,在信號強的地方,5G速度真的快,但遠離基站的地方就有些“尷尬”了。若想真正進入5G時代,消費者還需耐心等待。

上網速度快 信號卻不穩

威瑞森選擇芝加哥和明尼阿波利斯作為5G商用的首發地。該公司介紹,其提供的“5G超寬帶網絡”通常下載速度為450Mbps(兆比特每秒),最高速度可達1Gbps(吉比特每秒),延遲小于30毫秒。

記者日前在芝加哥實地體驗發現,5G網速真的很快,在信號穩定區域,用手機下載一部容量為1.76GB的電影只需90秒,且無任何卡頓。

不過當地5G網速波動很大。在威瑞森旗艦店內最大下載速度可達469Mbps。可當記者步行離店后,不僅手機的網絡圖標頻繁從“5G”變為“4G”,下載速度也一路下滑,店外幾米處還可達300Mbps,到距旗艦店約兩公里處時,下載速度只剩57Mbps,這是記者當天測到的最低值,但仍比4G手機高出不少。

美國媒體也普遍反映,5G信號對基站十分依賴,并且以毫米波傳輸的5G信號對建筑物穿透能力較弱。當人站在建筑物底層窗前還能收到信號,但向內走幾步信號就會消失。“臨界點”網站記者克里斯·韋爾奇說,“當你找到5G的時候,它的速度極快”,只是芝加哥有5G信號的區域非常“稀少”。

在韓國,目前的5G信號覆蓋區主要集中在首爾等大城市,“信號差”已遭到不少用戶吐槽。有人抱怨覆蓋區域有限,網絡信號不穩;有人吐槽明明手機上顯示是5G圖標,提供的卻是4G網速;還有人的手機找不到5G信號干脆“斷網”。

“我已經用5G手機5天了,”一名用戶在網絡社區留言說,“我的手機多次失去信號,只有重啟手機才能恢復使用。”

設備選擇少 價格還不低

電信運營商在5G商用部署方面“搶先一步”,設備制造商卻沒跟上。目前市場上支持5G網絡的手機很少,許多想入網用戶選不到合適的手機。

韓國消費者目前唯一的選擇是三星最新推出的蓋樂世S10 5G版手機,不過韓國LG公司已定于本月發布新款5G手機。

威瑞森支持的是摩托羅拉Z3手機,這款手機須配備外掛的5G模塊才能使用5G網絡。公司公關經理安迪·崔告訴新華社記者,威瑞森將在本季度開始支持三星5G手機入網,預計今年年內至少推出6款5G手機入網方案。

費用方面,三星5G手機兩個不同內存版本售價分別是139.7萬韓元(1韓元約合0.006元人民幣)和155.65萬韓元。韓國三家電信運營商提供的5G套餐月資費從5.5萬韓元到13萬韓元不等,對應的5G流量從8GB到不限流量。

美國入網的價格更有吸引力。摩托羅拉Z3手機售價480美元(1美元約合6.7元人民幣),外掛5G模塊售價240美元,兩者合起來與主流4G智能手機的價格差別不大。已選擇每月75美元“不限流量4G套餐”的用戶,每月只需再額外支付10美元流量費,就可轉為“不限流量5G套餐”,并且這筆額外費用最初3個月推廣期內暫不收取。

總體上,目前購買5G套餐要比4G貴。業內人士認為,5G將促進數據消費,從長遠看不限流量的5G套餐將成為主流。

業務剛起步 前路仍很長

信號難找、價格不低,這使許多消費者望而卻步。芝加哥威瑞森旗艦店店員告訴記者,自本月3日正式開通5G服務以來,已有一些顧客購買。但記者探訪觀察當天,雖然常有顧客到店咨詢,但并沒有人當場簽約。

業內人士認為,5G先期使用出現各種狀況很正常,從3G到4G的發展也經歷了類似的歷程。對于用戶集中反映的問題,威瑞森公關經理安迪·崔表示,不得不承認現在只是進入5G網絡的第一步,當務之急是優化和強化網絡。按計劃,公司將在今年底前使5G網絡覆蓋美國30座城市。

韓國國會議員卞在一近日也對媒體表示,“5G商用處于初級階段,能夠充分使用5G手機服務的區域有限”,距離全國用戶從超高速服務中受益,尚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執筆記者:張瑩;參與記者:汪平、苗壯、耿學鵬、田明)

編輯:秦云

關鍵詞:5G 美國 韓國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