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熊少波:“被群眾需要是一種幸福”
新華社南昌2月15日電題:“被群眾需要是一種幸福!”這是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蛟橋派出所副所長兼社區民警熊少波的座右銘。
扎根基層20年來,熊少波知民情、達民意、解民難、暖民心,“說理執法”化解矛盾糾紛1100余起,被譽為“金牌調解員”。
今年57歲的熊少波曾是一名優秀軍人。1999年,他脫下心愛的軍裝,成為一名普通社區民警,一干就是20年。
剛轉業時,熊少波曾有過短暫的不適應和迷茫期。長期的軍旅生涯鍛造了他堅毅的品質,幫他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他很快調整好心態:不求職務升遷,只求被群眾所需要。
“從軍營到警營,從軍人到警察,改變的是建功立業的身份和環境,不變是為民服務的初心和使命。”熊少波說。
“不怕艱難解民憂,做群眾信賴的貼心人。”派出所教導員詹賢長說,只要群眾有需要,熊少波就盡可能做好服務,不管是不是職責范圍內的事。
轄區港口村少數失地農民和五保戶生活困難,熊少波倡導村干部和小老板捐款建立愛心基金,幫助28戶村民渡過生活難關;他建議村委會組建股份制的“砂石公司”,使全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他經常為五保戶送醫上門、關心留守老人和兒童……
幾年前,熊少波被破格提拔為副所長,仍兼任港口村黨支部副書記。在他的幫助下,港口村已是連續多年的先進村、平安村。2017年,港口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
“穿著警服,你的一言一行就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熊少波說,要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不能推諉搪塞,否則就會辜負群眾的信任,就會傷害群眾的感情。
2017年,轄區的曹某父子因盜竊雙雙入獄,家里還有老婆、兒媳和3個幼小的孩子。絕大多數村民不愿與他們接觸,加之失去生活來源,這個家庭迅速陷入困境。
“曹某父子觸犯刑法,已經受到法律制裁,但他們的家屬沒有違法犯罪,她們也是我們的村民,不應受到歧視。”熊少波了解情況后,這樣給村民做工作,“現在她們生活有困難,我們就有責任幫她們渡過這道難關。”
當熊少波和兩個村干部帶著慰問品到曹某家中看望時,曹某的妻子感動得直掉眼淚:“沒想到熊警官這樣關心我這樣的家庭,我一定要告訴丈夫和兒子,讓他們好好改造,重新做人。”
曹某父子出獄后,在熊少波的引導和鼓勵下開始跑運輸,一家人的生活重新走上正軌。
熊少波創新工作模式,秉承“介入矛盾糾紛不等,接到矛盾糾紛不推,解決矛盾糾紛不偏”的理念,把法、理、情有機地融為一體,把大量的矛盾糾紛消除在萌芽狀態,平均每年調處各類矛盾糾紛50余起,做到沒有一起群眾不滿意投訴、沒有一件越級上訪、沒有一個行政復議、沒有出現一起群體性事件,實現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雙贏。
20年來,熊少波累計走訪單位和群眾家庭4萬余戶次,接受群眾報警求助3000余人次,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700多萬元,發布便民服務、治安防范等溫馨提示短信8.3萬余條。他先后榮獲全國公安機關二級英模、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范、“中國好人榜”、江西省優秀共產黨員等30多項榮譽稱號。
如今,在南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白水湖管理處北山村,熊少波有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警務室——“熊少波說理執法警務室”。
“和老百姓打交道,就是要站在群眾的立場想問題、辦事情,立場對了,就沒有化解不了的矛盾糾紛。”早已兩鬢斑白的熊少波,繼續著自己的為民服務之路。
編輯:張力洋
關鍵詞:熊少 少波 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