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男女猛烈无遮掩视频免费,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色97久久久综合影院

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行業公開的秘密? 流量造假只會透支信譽

2019年01月02日 10:50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流量造假只會透支信譽

【誠信建設萬里行】

光明日報記者 牛夢笛

前不久,某流量藝人新專輯上線之后,短短一天時間內,就通過粉絲打榜,登上了美國iTunes榜單第一,該藝人新專輯的數據居然是排名第二的國際知名流行歌手Lady Gaga的幾百倍……一時間,藝人數據造假又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

明星數據造假早已不是新鮮事,明星為了維持熱度,獲得更多商業價值,不惜買流量撐場面,幾千萬的粉絲都只是第一步。流量明星在數據造假上的開銷很大,對于數據造假這件事,一個明星想要多少粉絲和評論,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解決。過程令人瞠目,讓人不禁感慨,流量藝人的數據造假結果“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1. 產業鏈完善 造假早已是行業公開的秘密

這些年來,流量造假早已是行業公開的秘密。“買微博熱搜”“買粉絲”“買評論、轉發、點贊”“打話題榜”“維護百度指數”等,已經是制造流量藝人的標配。數據虛假繁榮背后,都是藝人經紀公司在操盤。

在影視作品開播之前,導演一般會要求演員發微博宣傳自己的戲。然而,不少導演對記者表示,請演員發微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導演郭靖宇就遇到過類似的情況,有一次他請一位參演了某戲的四線演員宣傳這部即將播出的戲,沒料到對方竟然回復他:“導演,我得問問公司這個月發微博還有沒有指標。”郭靖宇一臉茫然:“發微博還需要什么指標,不就是編好幾句話配個圖,動手點點就發了嗎?”后來這位演員道出了事實的真相:“我需要公司花錢維護數據,如果發出去轉發量和評論數太低,不符合我們這類演員的身份。”

維護微博數據只是流量造假產業中的冰山一角。在某電商平臺上,記者隨意就能搜到刷流量的店鋪,加微信后詢問發現,“微博熱搜”“話題榜”等都是明碼標價。“熱搜進前三,4萬元,熱搜前10,3萬元”……微博話題進入總榜前三,只需要花1萬塊錢左右就可以完成。而且店主告訴記者:“如果出現掉榜或是沒有刷上熱搜的情況,是不用付費的,最終按實際排名情況收費。”造假成本低、產業鏈完善、產業化程度高等因素,讓流量造假信手拈來。不論是經紀公司還是藝人的粉絲,只要愿意花錢,流量和數據就會超乎想象。然而,在普通人看來,大多數用戶和廣告投放主并不知道一個流量藝人的水分,究竟是多少。因此,在流量失去信任的時候,“流量脫水”產業開始興起。

2017年,艾漫數據開發的流量脫水功能上線,某“流量小生”社交平臺顯示的粉絲數為3074萬,經過月度脫水后,粉絲總量為123萬。據艾漫數據統計,近一年社交平臺有關娛樂圈的討論超過500億條,其中有60%都是水軍所為。這意味著,10條中有6條都是無意義的虛假數據。而創造這60%“水分”的用戶,只占全部用戶量的5%。“這樣下去,專心做事情的人會越來越少,最終導致劣幣驅逐良幣。”一位“數據脫水”開發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2. 粉絲不良心態 助推刷量野蠻生長

2018年以來,選秀節目漫天飛,粉絲也在這一波選秀浪潮中,為偶像消費著時間、精力還有金錢。從某男團出道的男歌手,發布了一條點擊量超過1億次的微博,但熱門評論區卻有大量相似賬號的轉發評論。前不久,共青團中央微博賬號批評了該藝人流量造假的行為,這條微博下面的評論反而被大量粉絲霸占,其中也不乏粉絲雇傭水軍發布大量控制輿論走向的評論。

一些粉絲不理智的行為,帶來了畸形的飯圈文化,嚴重擾亂了中國影視業健康有序的發展秩序。近年來,一批創意匱乏、誠意欠奉的影視劇因過度倚仗“流量明星”圈粉,利用飯圈做數據、造話題、炒熱度,控評控場,而被觀眾和評論界廣為詬病。

一段時間以來,粉絲的關注可以帶來超高的身價、豐厚的回報,這也就成了整個演藝界不惜通過“刷流量”等手段博取眼球的內在動因。編劇汪海林說,“流量藝人默許甚至鼓勵粉絲造假,已經在摧毀整個大眾娛樂行業了。”然而,不僅是粉絲默許,就連一些互聯網平臺,也在默許刷量這件事。

在某電視節上,摘得“最具人氣演員獎”的是一名“流量小花”,其主演的作品打敗了《白鹿原》《情滿四合院》《那年花開月正圓》等優秀主流電視劇。一些粉絲不滿該評選結果,去影視評分平臺給該“流量小花”兩年前主演的某電視劇打最低分1分。兩天內,該作品的評分從4.6分被拉低至2.9分。對此,郭靖宇認為,“這樣的事情實在是荒唐,平臺居然也支持這樣的粉絲集體刷評分行為,沒有進行技術攔截。這樣的做法是對作品的不公,也是對其他主創人員的不公。”

這些年來,中國的偶像產業剛剛興起,經紀公司的管理服務意識相對不高,對粉絲的管控能力也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些藝人經紀公司有專門對接粉絲的工作人員。他們負責調動粉絲,有策劃、有組織、有時間節點地運用粉絲進行刷流量、刷留言等活動。記者調查過程中發現,粉絲自成團體,通過各種渠道為明星數據貼金。現在以公眾投票形式進行的明星評選,大多成了粉絲的角力場,粉絲砸重金、耗費時間精力做出一份完美數據。然而,這場面子工程,粉絲們都樂在其中。正是這些粉絲的不良心態,才助使流量造假的野蠻生長。

3. 不以流量論品質 好內容永遠不會失靈

對于曾經風光的流量藝人來說,2018年的日子不太好過。

2017年,由某流量藝人主導的公司投資的大型古裝電視劇“一鳴驚人”,僅一年過后,該藝人主演了某名導監制的劇情電影,然而,最終只獲得了2400萬元票房。某“流量小生”領銜主演的網劇作品,不僅在暑期檔上映,而且還集齊了“大IP”和“高流量”兩大制勝法寶,還有大導演操刀。可開播之后收視表現極為慘淡,口碑也直線下滑,令不少觀眾大呼失望。被稱為某“流量小生”和“流量小花”定情之作的某電視劇,更是被調侃成“暴擊了觀眾”,收視和口碑雙雙撲街。

曾經,那些流量藝人們屢屢破壞行業規則,用“刷”出來的流量擠壓著那些認真演戲、潛心創作的文藝人,驅逐著認真打磨、潛心創作的好作品。如今,靠流量藝人帶動流量的時代正在走向終結。流量藝人沒有立得住的作品,終究難逃被市場淘汰的命運。流量明星的價值正在斷崖式下跌,好演員的春天正在到來。

對此,慈文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馬中駿在2018年的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表示,“因為IP熱,大家都來拍,這樣效果并不會太好,拍攝過程中也有很多急功近利的現象,以為抓到一個“流量小生”,以為有了一個“大IP”就會成為爆款,然而事實并不是這樣的。”

那些流量明星依靠傳播數據造假,看似能夠營造出“炙手可熱”“流量小生”的幻象,也或許在一段時間內會收獲一定的名利,但終究如“夢幻泡影”,這種短視行為不僅不利于自身成長,相反還會不斷透支自己的信譽,最終被觀眾和時代拋棄。當下,隨著有關部門加強監管、市場和受眾辨別能力不斷增強,“IP+流量藝人”的模式已經失靈。事實證明,只有優秀的演員才能演繹好作品,只有潛心創作的藝人,才會獲得市場和口碑的雙豐收。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流量 粉絲 造假 藝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