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共同營造尊醫重衛社會風氣
完善立法、依法嚴懲,推動預防和處理醫患糾紛步入法治化、規范化軌道,這只是治標的手段。長遠來看,解決暴力傷醫事件、醫療糾紛頻發多發等社會問題仍需著眼于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共同營造仁愛和諧尊醫重衛的社會風氣,多一些理解包容,少一點暴躁戾氣,患者靜心養心才能讓醫者更安心盡心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國家衛健委等28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對嚴重危害正常醫療秩序的失信行為責任人實施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對暴力傷醫者實施跨部門聯合懲戒,這是繼“醫鬧”入刑、國務院公布《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以后,國家懲戒涉醫犯罪、解決醫療糾紛的又一記重拳。
近年來,針對圍堵醫院大門、設靈堂、擺花圈、燒紙錢,甚至辱罵、毆打、殘害醫護人員等五花八門的“醫鬧”行為,國家立法機關通過完善立法為打擊“醫鬧”提供了法律支撐,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等多個部門出臺《關于依法懲處涉醫違法犯罪維護正常醫療秩序的意見》。這些舉措在防止滋生“以鬧取利”等不良風氣,保障醫患雙方合法權益方面發揮了積極促進作用。
據統計,2013年以來,全國醫療糾紛總量累計下降20.1%,涉醫案件累計下降41.1%。中國醫師協會今年發布的《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顯示,仍有62%的醫師認為執業環境沒有改善,50%的醫護人員認為工作沒有得到社會認可。有關調查顯示,我國平均每所醫院每年發生的暴力傷醫事件高達27起。
對暴力傷醫事件必須零容忍。這些年來,盡管國家三令五申要求依法嚴懲涉醫違法犯罪行為,但為何惡性暴力傷醫事件仍時有發生?仔細思量,完善立法、依法嚴懲,推動預防和處理醫患糾紛步入法治化、規范化軌道,這只是治標的手段,僅憑法律制度、風險防控還不足以營造出正常的醫療秩序,更難以解決醫患矛盾的深層次問題。長遠來看,解決暴力傷醫事件、醫療糾紛頻發多發等社會問題仍需著眼于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醫患關系沖突和緊張的背后,反映了部分醫生與患者之間的信任危機。社會的良性運轉,有賴于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信任。醫療秩序作為社會公共秩序的一部分,其正常良好發展集中反映在醫患關系和諧與否上,這也是誠信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目前,醫師對自身執業狀況改善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并且不斷自省,理性對待,改善服務;患者也要通過合法途徑,善意地表達訴求,才能相互尊重和包容。
尊重醫生即是尊重生命。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門診大廳的側墻上,懸掛著一張放大了的舊照片:首任院長梅藤更在查房時,一位小患者彬彬有禮向梅醫師鞠躬,梅醫師也深深鞠躬回禮。這一“暖心”瞬間,這樣的醫患關系詮釋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仁愛、和諧。
尊醫重衛要提倡,暴力傷醫者當嚴懲。涉醫違法犯罪行為嚴重違背了社會公序良俗,一定要受到法律制裁。相比行政拘留等措施,將涉醫違法犯罪者納入社會信用體系懲戒更嚴厲,影響是全方位的,不僅將面臨不能享受政府優惠性政策等方面的聯合懲戒,而且乘坐飛機、火車等日常生活、消費也將受限。
維護正常醫療秩序,涵養良好醫患關系是廣大醫務工作者和人民群眾的共同愿望,是建設平安中國、健康中國的重要內容,也是社會文明法治進步的標志。共同營造仁愛和諧尊醫重衛的社會風氣,多一些理解包容,少一點暴躁戾氣,患者靜心養心才能讓醫者更安心盡心。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醫患 營造 尊醫 醫重 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