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鄉村教師招聘緣何遇冷? 新入職教師工資僅兩千元
編者按
發展鄉村教育,讓鄉村孩子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而鄉村教師是鄉村教育的基石,是最重要的教育資源,直接影響著農村教學質量的提高。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始終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教育事業取得了全面發展,農村教育明顯加強。但與此同時,鄉村教師數量不足等問題仍未從根本上解決,鄉村教師招聘更是多年連續遇冷,該現象在西部民族地區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近日,光明日報調研組對廣西有關地市進行了調查,多層面多角度分析了鄉村教育招聘遇冷的原因,并對破解該難題進行了深入思考。
“復征”——這是高校招生志愿填報中的專用名詞,近年來卻頻頻出現在西部民族地區基層鄉村教師招聘啟事中。
前不久,廣西百色、河池、柳州、賀州、來賓、崇左等9個設區市招聘一批鄉村教師,每市均出現數百個崗位無人問津的現象,共2230人。一些地方因此降低條件進行“復征”補招,如無專業限制、放寬學歷要求、不用筆試、直接簽約等,同時承諾提高收入待遇,但依然有大量崗位無人報考。
這已不是首次。2015年以來,各地鄉村教師招聘不時出現空缺現象,而此次則較為集中。鄉村教師招聘頻頻遇冷,折射出許多年輕人不愿意到基層鄉村當教師的社會現實,而背后是鄉村教師面臨的生存和發展困境。人們不禁憂心忡忡:明天,誰去鄉村當老師?鄉村教育的未來該走向何處?
1. 鄉村教師數量不足問題突出
4月初,廣西百色市計劃招聘中小學教師3039名,其中九成為鄉村教師。然而報名結束后發現,有523個崗位717人無人報考。8月,百色再次發布招聘公告,復征補充計劃招聘458個崗位679人,僅少數民族山區貧困縣——隆林各族自治縣就需復征補充451人。但截至招聘結束,僅招到188人,其中鄉村教師113名。
與百色相鄰的河池市,今年計劃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教師1803人,需復征補招357人,全部集中在深度貧困山區,其中天峨縣133人、巴馬瑤族自治縣194人、鳳山縣30人。即便在經濟相對較好的柳州市,今年計劃招聘中小學教師2557人,也有912個職位無人報考。
記者注意到,這次廣西14個設區市中有9個市招聘中小學教師,無一市滿員,無人報考崗位主要集中在偏遠山區的鄉村學校。地處桂東的昭平縣計劃招聘197人,經過3次復征后,仍有57個職位無人報考。
教師招聘大面積遇冷的背后,是基層教師尤其是鄉村教師的大量缺口。記者了解到,目前百色農村中小學教師缺口4126名,其中幼兒園1971名、小學1237名、初中918名。類似現象,在其他各市也不同程度存在。據統計,目前廣西全區鄉村教師缺口達數萬人。
相較于數量不足,鄉村教師還存在學科結構不合理的問題。據統計,百色市鄉村教師中,英語、音樂、美術、體育、信息技術等學科教師共1300名,僅占鄉村教師總數的7.89%。部分鄉村學校由于缺乏相應的學科教師,規定的課程無法開齊開足,影響了鄉村學校的教學質量,制約了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導致城鄉教育發展不平衡。
在隆林各族自治縣新州鎮小學,由于教師資源匱乏,學校只能采取壓縮班級的形式確保正常開課。“比如本來應該三個班級,現在只能分為兩個班,‘大班額’就出來了,這也是無奈之舉。”新州鎮小學校長韋升強坦言,“音樂、美術、體育這些課程缺乏相應的專業老師,只能由其他科目的老師代上,對于有音樂、美術天賦的學生來說是不利的。”
而在一些偏遠山區小學或教學點,有的學科老師成了“全科教師”,頻頻出現體育老師教語文、數學老師教科學、語文老師教音樂等“跨界現象”,有的教學點更是一個老師堅守一輩子,其中不乏身殘者、帶病者。
廣西教育部門的信息顯示,未來5年,自治區貧困地區鄉村教師將面臨“二孩”和“老齡化”雙重挑戰。尤其是日益嚴重的鄉村教師“老齡化”,導致部分鄉村學校面臨后繼無人的窘境。“整個廣西村級小學和教學點教師老齡化嚴重,如今支撐村小和教學點的老師,都是當年的中師畢業生。未來5年將迎來退休高峰期,師資缺口很大,亟待補充。”廣西教育廳師范處負責人說。
2. 鄉村教師:“招不來”又“留不住”
曾經,許多從鄉村走出的大學生,夢想是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然而,唱著“長大后我就成了你”的一代年輕人,如今自愿選擇到鄉村當老師的卻越來越少。
據統計,廣西目前有鄉村教師約14.91萬人,鄉村教師在西部少數民族省份中規模最大,缺口也最大。“受城鄉發展不平衡、交通條件不便、學校辦學條件歷史欠賬多等因素影響,當前廣西鄉村教師隊伍整體存在待遇不高、職業吸引力不強、資源配置不均衡、隊伍整體素質不高等突出問題,鄉村教師‘招不來、留不住、用不好’的現象較為嚴重。”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李康說。
近年來,廣西各地不斷加大教育基礎設施投入力度,鄉村學校面貌發生巨大變化,教學設施極大改善。記者穿行于壯村侗寨,隨處可見最漂亮的建筑在學校,最美麗的景觀是校園。
“但基礎設施再好,沒有老師,教學質量從何談起?”河池市教育局一位負責人說,每年的中小學教師公開招聘,都有部分偏遠的鄉村學校教師崗位無人報考招不到人,造成中小學編制出現空編;部分偏遠學校招進來的年輕教師往往也“留不住”。鄉村教師隊伍流動性大、不穩定,直接影響了鄉村學校的教學質量。
幾年前,一名江西籍大學畢業生考上桂林恭城瑤族自治縣三江鄉的一個教師崗位。報到時,該畢業生乘車去三江,走到半路,嫌路途遙遠,直接就下車折回不去報到了。
這并非個案。近幾年來,鄉村教師“招而不來”的情況屢見不鮮,以致“確定來不來”成了招聘面試的“必答題”。一些縣區為了保證鄉村教師的報考有效,不得已加上限定條件,限本縣戶籍,以便于招得來、留得住。臨桂區在招偏遠鄉村教師時,條件限制為:只有在當地服務夠三年,才可報考城區的中小學。
“我們每年分流出去的老師比較多,優秀的鄉村老師通過努力考到縣城去,縣城優秀教師努力到市里去,有條件的則改行或辭職;本地考上師范院校的大學生基本都不回來,特崗教師服務期滿后紛紛考取公務員或事業單位。”東蘭縣教育局局長陸遙告訴記者,縣里年年招聘鄉村教師,卻沒有一年招得滿。東蘭高中每年都到外地招聘人才,無一例外“滿懷期待而去,最后失望而歸”。
3. 師范生去哪兒了
今年7月,楊曉燕從百色學院英語教育專業畢業后,和同學結伴到南寧求職,目前在一家服裝店做銷售員。和楊曉燕一樣,全班52人中,大部分同學選擇留在城里,或創業,或打工,不少人至今仍處于待業狀態。對于自己的專業“學無所用”,楊曉燕說:“在城里好歹有個奔頭,去鄉村后,我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里。”
地方師范院校是培養基層教師的搖籃。然而,隨著師范生統招統分政策調整,師范生畢業后選擇非教師職業的現象越來越普遍,自愿選擇到鄉村當老師的更是越來越少。
廣西某師范學院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屆師范類畢業生2000人,到縣以下基層就業的有374人;2016屆師范類畢業生2200人,到基層就業的269人;2017屆師范類畢業生1700人,到基層就業的252人。
類似現象在其他高校也不鮮見。《廣西師范大學2017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顯示,2017屆本科師范類畢業生簽約率為93.71%。細分來看,普通師范類專業從事教育行業的比率為56.35%,職教師資類專業從事教育行業的比率為25%,而從事鄉村教育工作的不足10%。
“很多從農村考出去的大學生,就是奔著城里的生活去的。再回到村里當鄉村老師,自己內心過不去,父老鄉親也會有看法。”一位大學生坦言,師范生不愿意到鄉村當老師,既有鄉村面臨的發展困境因素,也與部分青年學子的價值觀有關。
調查發現,師范類大學生畢業后一部分自主擇業或創業,一部分考取公務員或事業單位,而考研深造正成為越來越多師范生的首選,“考研宿舍”“考研小組“考研班級”等新聞不時見諸媒體。
廣西師范學院初等教育學院院長鄒循東說,當前,學生考研錄取率已成為衡量各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考研率高的學校在排名、升格、獲得項目等方面有優勢,師范院校新生入學時接受的教育是“好好學習,盡可能考研”,以提高自身就業的資本和機遇。如此一來,高校變成了“第二個高中”,部分師范生走上考研、讀研道路后,自然也就很難再選擇到鄉村從事教育工作。
4. “收入待遇,跟打工的都比不了”
“鄉村教師待遇低,是制約農村義務教育發展的關鍵因素。”李康曾在全國政協會議上呼吁,廣西為解決教師待遇問題已竭盡全力,迫切需要國家加大對廣西教師待遇的傾斜支持力度。
關于教師的待遇,一位小學校長的調侃讓記者印象深刻:“我們都對老師們好點吧!要不學校對面的大排檔又招人了,起薪比老師高,還有提成。”
玩笑的背后,是對鄉村教師待遇低的嘆息。雖然國家明確要求: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但現實中,薪資問題依然是困擾教師生活的難題。據統計,新入職教師的工資普遍在2000至3000元,扣除五險一金后,有的僅剩千余元。
年輕人面臨的婚姻問題,在鄉村教師中也是個大難題。桂林市永福鎮最偏遠的泡口小學歐鳳瓊老師說:“以前學校里有10多名老師,由于地處偏遠山區,幾名青年老師年齡大了找不到合適的對象。直到學校撤銷,這些老師調出后,才陸續結婚。”
“收入待遇,跟打工的都比不了。”談起鄉村教師的待遇,永福縣教育局工作人員黃傳明說,“現在無論是外出打工還是在農村搞種養,每年收入幾萬元到十幾萬元的都不難。這樣一來,鄉村教師的心理落差大,很多人就把工作崗位看淡了,特別是不少年輕教師,說辭職就辭職。”
與收入不高相對的,是繁重的工作壓力。貴港市平南縣官成鎮某中學區文老師說,教師不只是上課,還要備課、批改作業、出題……除了教學工作,還有大量的非教學檢查,節假日都是在整理資料中度過的。而有關調查顯示,鄉村教師的工作壓力要更大,付出要更多。
“一線教師應該全心專注教學,而不宜讓他們過多地為教學之外的工作所累。”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教育局資助辦主任黃妙珠認為,除了待遇不高,不少鄉村教師也承擔了過多的行政工作。“我們有一位新聘老師,入職當天就要去鄉政府領三本精準扶貧手冊,看到這個陣仗,第二天就離開了。”
5. 鄉村教師的尊嚴感和幸福感不夠強
相對于待遇、工作環境等客觀問題,讓鄉村教師心寒的是工作得不到社會認同,缺乏師道尊嚴。
有的鄉村教師辛辛苦苦登門家訪,卻被家長諷刺:“孩子出去打工收入都比你們高,讀書有啥用?”“優秀的老師都往外面走了,能力不行的老師才留在小地方。”有的老師對孩子嚴厲一些,個別家長便不依不饒,甚至到學校大吵大鬧。很多家長對鄉村學校教學質量不認可,有條件的都盡可能把孩子送到城鎮就讀,鄉村優秀生源流失嚴重,造成鄉村教育惡性循環。
“農村留守兒童多,家長常年外出務工難以兼顧孩子,鄉村教師工作責任重、壓力大;加上鄉村學校條件艱苦,個別年輕教師難以安心教學,尊嚴感、獲得感、幸福感不夠強。”隆林各族自治縣豬場鄉中心小學校長羅新澤說,在價值觀多樣化的社會背景下,讓年輕人過著清苦生活“潛下心來教書,靜下心來育人”已不太現實。
記者調研中發現,鄉村教師們集中反映的一些實際問題,更是令他們勞神傷心。
一是鄉村教師生活補助不足。廣西雖為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但集中連片特困縣數量較少,僅有4.8萬名鄉村教師享受到中央財政補助,占全部鄉村教師的34%。2017年,廣西鄉村教師補助標準在22個省區中排第17位。
二是績效工資考核不合理。很多地方績效工資的經費結構,由70%的基礎性績效工資和30%的獎勵性績效工資構成。而30%的獎勵性績效工資是從全體教師原先的工資中先行截留,再獎勵給有突出貢獻的教師,那些沒有領足獎勵性績效工資的教師心理不平衡,感覺績效就是克扣自己應得的收入。
三是崗位設置不合理。不少地方職稱評聘不掛鉤,造成部分教師職稱與工資不能兌現,個別教師工作有負面情緒。特別是一些年齡大的教師,到退休時仍然聘用在低級崗位,致使他們心理不平衡,認為自己辛辛苦苦一輩子,工作勤勤懇懇,卻得不到公正的待遇。
據桂林市某區教育工會統計,該區中小學教師中級專技崗位十級核定為59個,聘用在十級崗位的共228人,超崗聘用169人,超崗比例達286%。為逐步消化超崗聘用教師,人社局對中小學教師初級崗位遞補進入中級崗位的人數進行嚴格控制。由此,不少年輕教師感慨,這樣他們到退休或許都評不上中級專技崗位。
6. 鄉村教師生存和發展問題需加力解決
鄉村教師招聘頻頻遇冷的現象,不禁引起人們的擔憂:鄉村教育的明天在哪里?
“教師應該講奉獻,但是社會不能只要求教師奉獻,教師也要養家糊口。我們要創造一個讓教師獲得幸福感的氛圍,讓更多優秀的教師留下來。”河池市天峨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認為,解決當前鄉村教師招聘遇冷問題,一要營造尊師重教的氛圍,讓在崗教師樂意扎根鄉村。二要用待遇條件、發展空間吸引年輕新教師。三要通過多種形式的培訓,提升鄉村教師隊伍素質。四要改革鄉村教師隊伍的激勵機制,激發鄉村教師隊伍的活力和積極性。五要創新編制管理,確保各村校教師隊伍結構合理。六要努力消除鄉村教師面臨的各種顧慮,促進鄉村教師隊伍可持續發展。
“鄉村教師評審職稱難如登天,因此要著力解決教師的職稱問題。”欽州市靈山縣舊州鎮一位小學校長呼吁,應切實提高教師待遇,提升教師地位,減輕教師的非教學負擔,真正讓鄉村教師安心教學,而不是終日想著另謀“出路”。
針對提高教師待遇,化解鄉村教師招聘難題,各級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推出包括提高師德水平、拓展補充渠道、提高生活待遇、統一編制標準、職稱評聘傾斜、城鄉教師流動、提升能力素質、建立榮譽制度等在內的多項舉措,各地也紛紛進行了細化落實。
國家特崗計劃實施以來,廣西有5萬多名特崗教師補充到鄉村,對提高貧困地區農村教學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針對教學點力量不足的現狀,廣西還出臺了“農村小學全科教師定向培養計劃”,計劃用5年時間,培養出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能勝任各門課程教學任務的小學教師。
為進一步提高鄉村教學質量,推動教育均衡化發展,廣西還大力推行城鄉教師輪崗制度。河池市探索“集團化辦學”模式,推動城區教學質量優秀的學校與貧困鄉村的學校聯合辦學,把校長、副校長和教學骨干有序放到基層,努力促進城鄉教師資源平衡。
今年4月,廣西出臺了財政激勵政策,解決農村中小學教師總量不足、結構性空編等問題。自治區本級財政安排獎補資金,對2018年至2020年新招聘中小學教師編制總量控制數內鄉村教師的縣給予一次性財力補助5000元/人,同時要求相關設區市本級財政對所轄縣(市、區)按照1︰1的比例安排財力補助。
在鄉村教師職稱評定方面,2016年以來,百色在中高級職稱評審工作中適當擴大鄉村教師評審范圍,除城區學校以外的鄉村教師任教累計滿20年的,可不受崗位比例限制,直接評聘更高一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和崗位,逐步形成“越往基層、越是艱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教師崗位激勵機制。
但事實上,當前鄉村教師的生活工作條件和事業發展前景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觀,鄉村學校招不來人、留不住人及青黃不接等問題依然嚴重。
“有了好政策,關鍵看落實。”采訪中,不少專業人士表示,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不只是教師個人問題,也不只是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的問題,應從戰略高度來認識鄉村教師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把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來抓,滿腔熱情地關心鄉村教師,維護好鄉村教師權益,切實落實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使廣大鄉村教師待遇高、受尊重,有更多的獲得感和成就感。
(作者:光明日報調研組 調研組成員:周仕興、鄒如意)
編輯:秦云
關鍵詞:鄉村教師招聘 鄉村教師 教育